“人一辈子,难度大得很!”

文化   2024-11-28 13:01   北京  
《年少日记》
人生的难度,是很难被书写的。
很多时候,历史洪流下普通人的喜怒哀乐尚未被书写者捕捉,就隐入茫茫尘烟。
“单向街书店文学奖”年度旅行写作获奖者胡成,这几年重走萧关道,穿越此地沧桑的历史与文化,看见时代角落里几乎被遗忘的普通人。古路景象与历史洪流下人的命运,合成了《萧关道》这本书。
在瓦亭驿,胡成遇到独居的张老汉。年轻人都进城了,村里就十多个孤寡老人。他向胡成念瓦亭新民谣:“川地都退成林了。好小伙都进了城了。没本事的都喂了牛了。老婆老汉待在家里都害了人了。”
老汉靠高龄补贴过活,身体不便也不愿麻烦孩子,他们都忙。“人一辈子,难度大得很!”他说。
(转载自小鸟文学,文字选自《萧关道》,部分有删节)

01 张老汉
瓦亭驿内曾经车马喧嚣的东西大街,冷冷清清,街中路南一座水泥戏台,大而无当的广场,铺在空空荡荡的街边未免显得浮夸。广场正对内城唯一的小卖部,老李老两口坐在小卖部窗下吃他们的午饭。难得煮了米饭,桌上一碗咸菜,一碗凉拌青椒,一碗青椒炒肉。
张老汉站在空空荡荡的街边,东张西望,直到看见我来,迎前问我从哪里来。
那年老汉七十八岁,一身黑衣,一双黑皮革,一顶黑色的鸭舌帽。两鬓头发花白,却有浓黑眉毛,酱红色面庞,背起双手,十足村长派头。眼不花,耳不聋,声音洪亮,“身体没麻搭”。时常爽朗大笑,难得牙齿也齐整,反倒显得缺失的两颗上右尖牙分外醒目。
“牙怎么没了?”豁牙如同黑洞吸引我的好奇心,于是不顾礼貌地直接问他。
“你是汉人还是回民?”他没来由地反问我。“汉人。”
“啃猪骨头,崩掉的!”老汉哈哈大笑,黑洞继续吞噬我的视线。
瓦亭村分作三组,老张老汉与张老汉老伴埋骨的赵家庄是三组,瓦亭驿城内与西关住二组,东关则是一组。
一组全是回民,前些年宁夏回族自治区生态移民,全部迁去了唐肃宗称帝的灵武。灵武地近银川,今属银川代管,银川旧为宁夏府,“天下黄河富宁夏”,宁夏平原也即银川平原水网纵横,土地最是肥沃。家里十二亩全是山地的张老汉,也想移民去灵武,可他却是汉人,不在移民之列,只能与二组的其他村民留驻肃宗牧马的瓦亭村,靠天吃饭。
瓦亭村,张有财。2021年10月14日。
原本村镇人口流失严重,加之失去三分之一村民,瓦亭的萧瑟再复萧瑟,自不待言。西门路北的瓦亭小学,或许就是叶昌炽来时的义塾旧地,正对校门住家的老吴,两年前整六十岁,和其他上些年纪的村民同样,曾经就在瓦亭小学读书。叶昌炽来时的学童十人,发展至瓦亭小学极盛时的一百五六十个娃娃,学校的挂牌也改为六盘山平安希望小学。可是待到两年之前,瓦亭小学仅剩五个娃娃,娃娃并去瓦亭村所属的大湾乡,瓦亭小学正式关闭。
一扇铁门紧闭,院内如同张老汉看病十天回来的家,长满野草。
02 瓦亭驿
瓦亭小学所在的西门,是瓦亭驿西门,也即瓦亭关内城西门。
瓦亭关分内外两城,北倚右山之崖,南临泾水之畔的是其外城,老汉称作“连山城”。外城北垣为御敌而筑于北山之脊,东垣自山脊下接内城东垣至河谷,内外城共用临水南垣,南垣过内城西垣后,再向西行,与顺山而下的外城弧形西垣相接。
自山脊北垣而下的外城北隅皆处山麓,不能居住耕作,地在外城东南隅的内城,也即瓦亭驿,才是瓦亭关的烟火市井。
内城形似琵琶,东窄而西阔,始筑年代不详,唯一有据可考的重修,还是光绪三年(1877)平庆泾固化盐法兵备道魏光焘。
袁大化接见王学伊,又得《新修固原州志》一部,回赠王学伊四字评语“官声尚好”。“尚好”,着实意味深长。可以是不坏,却也未见得好;也可以是不好,却也未见得坏。王学伊后来捧读《抚新记程》,不知心中作何感想?
官声或许不坏,州志却是真好。
若非《新修固原州志》之《艺文志》记录许多当年可见的碑碣文字,一百年来湮灭于开山修路与土造高炉的金石摩崖,便也永不可知。比如三关口的另四方题刻,比如可能曾嵌于六郎庙照壁的《重修三关口关帝庙记》,比如瓦亭驿内的《重修瓦亭碑记》亦仅见于此。
追述瓦亭历史之后,魏光焘写道:
……焘忝巡陇东,百废渐举,光绪三年二月爰及斯堡,请帑重修,并出廉俸佽之。募匠制器具,饬所部武威后旂、新后旂伐木锤石,偕工匠作。旧制周七百四十七步,坍塌五百四十余步,瓮洞堞楼悉倾圮无存。乃厚其基址,增其宽长,新筑六百九十五步有奇,补修一百八十八步有奇,依山取势,高二丈七八尺至三丈六七尺不等,面阔丈三尺,底倍之。为门三,曰“镇平”,曰“巩固”,曰“隆化”,上坚敌楼雉堞五百二十四,墩台大小八座,水槽七道。越明年四月告成,役勇二十余万工。凡以通邮驿,聚井闾,塞险要也,岂惟是壮观瞻也已哉?
瓦亭关城或为唐宋所筑,内城或始于明时瓦亭关巡检司,清于其址置瓦亭驿,设瓦亭递运所。自同治元年(1862)陕甘叛乱,西北一片焦土,随左宗棠湘军渐次戡定,百废待兴。同治八年(1869)魏光焘署理平庆泾固道以来,轻重缓急,循序恢复。同治四年(1865)瓦亭败毁,城垣坍塌逾七成,瓮洞堞楼悉数不存。光绪三年(1877)二月,魏光焘请帑并仍以所部勇丁施工重修,厚其基址,增其宽长,耗时一年两个月,役勇丁二十余万工,于光绪四年(1878)四月完工。
新瓦亭驿开三门,东曰“镇平”,西曰“巩固”,南曰“隆化”。三门之间构成的丁字路,一百余载不曾改变。
董醇、陶保廉即由东门而入,宿于行馆。叶昌炽即由东门而入,得见迓迎的义塾师徒。袁大化即由东门而入,行馆接见官声尚好的王学伊。然后明天,他们皆由南门而出,共赴前途。
往昔繁华的瓦亭驿,东西大街车马云集,往来平凉、固原、兰州驮运咸盐皮毛的骆驼,穿行其间,路旁饭馆灶火不休,食客如流水汹涌。
若是不尖不宿,可以不走东西大街,在东西两门向北绕行内城北垣外,至今道路痕迹清晰,掩于漫天荒草之中。
内城垣仍在,只可惜门券全无,包砖与土法炼钢共作了土。
本来完整的外城垣,因为近年道路施工,残断多处。
宝中铁路自北山麓横贯瓦亭外城北隅,打穿外城东西两垣。
344国道自西北穿透瓦亭外城西垣弧出部,再紧贴内城西垣向南斩断外城南垣,纵城而出,将瓦亭城东西一分为二。
斩于国道西侧的外城西南隅,如今辟为萧关遗址,除了将本未包砖的外城西南隅城垣包砖,竖立一通复刻的“萧关”石碑之外,一无所有,六百余万元投入成了梦幻泡影。
原本进入瓦亭驿的东门不通车行,南门通车却是窄道,只有东西大街向西延伸转折后连通国道的水泥路,才是进入瓦亭村的干道。

《隐入尘烟》

03 日子
转折处再向西,路边第一家就是张老汉家的小院。十四五年前分家,张老汉赵家庄的老宅留给碎儿,大儿子在西门外建起新房小院,老汉搬来同住。
说是同住,大儿两口子常年在石嘴山打工,只有老汉独居院中。
碎儿又在固原,曾经也在瓦亭村的大姐年长老汉太多,已经走了三十多年,“孙子都没了,重孙子也不认识了”,只有老汉独居村中。
村里的小院北房两间,东间又隔成南北两间,房型如同左倾九十度的“品”字。隔出的南间临窗,不能保温,只能辟为夏日的行宫。北间只在近房顶处留一扇透气小窗,砌起土炕,专作老汉冬日的寝宫。
客厅如同村中的广场,同样大而无当。正中一架煤炉,
三年前的雪后进屋,老汉却还没有生火,那时煤价腾贵,一吨肃煤从七八百飞涨至一千四,老汉舍不得,只是烧了土炕,睡觉不冷就行,可是客厅却冷过雪原。
六郎庙守庙的老逯老两口一冬要用四千斤煤,而用煤极省的张老汉一冬一千斤也就够了。
村里不少人家养牛,给了张老汉一些牛粪。烧炕用的就是牛粪,屋里弥漫着浓酽的“炕烟子”味儿。“炕烟子”极具吸附力,哪怕只是客厅小坐半个时辰,烧烤牛粪的气息可以绕梁三日,回味无穷。
两年前虚岁七十八的张老汉,每月的全部收入就是一百八十二元养老金。家里十二亩山地流转,租给别人培育松树苗,开始每亩每年流转费多达二百,两年前九十,今年已经降到四十六块钱。
二十多年前退耕还林伊始,树苗供不应求,价格飞涨。“一米树三十几,一米五树五十几—这样的小树苗还要五六块钱一棵,”老汉比划着一尺左右的高度,“泾源不少人赚下钱咧,小车买几辆!”
可是随着市场需求萎缩,瓦亭村的树苗愈发滞销,“一棵树一块钱都没人要,四百几十棵树卖四百块钱”。不到一块钱一棵抛售的可不是一尺高的树苗,而是长到一米五高的小树。一亩地能种上二百几十棵树苗,四百几十棵基本就是两亩地产量,折算下来平均每亩收入不到二百元,甚至不如最廉价的小麦。即便如此低价,能够出手也是幸运。张老汉院门外种了几株云杉,“贵的时候刚种下,贱的时候没人要”。二十多年树龄,高过房脊的云杉,“两块钱我就卖!”,张老汉恨恨地说,但再贱也没人买,砍伐拾掇费工,于是老汉自己放倒一棵,“冬天烧柴”。
村里也鼓励伐树还田,“每亩补偿一千块钱”。
老汉地里的树苗还没砍,为数不多的流转费还能继续。
每月二百多块钱,张老汉觉得生活足够了,“买一袋面,能吃一两个月,有时候还吃不完。”而且生活还有期盼,今年六月半,张老汉年满八十周岁,可以成为第一位拿到高龄补贴的张家人。“一个月二百七十块钱,那可太好咧!”老汉喜不自禁,“要是城里人就更好咧,一个月四百五呢!”
各省政策差异,陕西高龄补贴始于七十岁,而甘肃、宁夏则自八十岁领取。所以比起陕西监军镇与永平镇的李老汉,张老汉已经多等了十年。
张老汉出生那年,老张老汉给他取了一个理想朴素的名字——“有财”。
高龄补贴加上养老金、土地流转费,每个月收入能够达到四百九十八块钱的张老汉,不知道是否实现了老张老汉当年对他“有财”的期望?
距离八十周岁还有五个月,二月初六,张老汉忽然在院里摔了一跤。
红砖墁地的小院,西墙下辟出一块菜园,种些韭菜和青葱。就在菜园旁边,脚下打滑,重重摔倒。老汉觉得没有骨折,
瓦亭村,张有财。2023年6月5日
只是伤到肌肉,但是右腿从此不敢吃力,原本步履稳健的老汉跛足至今,不得已出门也要带把折叠椅,且作拐杖,且坐歇脚。
距离八十周岁最后一个月,十天前,张老汉忽然浑身觉得没劲,躺在临窗的小屋里,两天两夜,没吃没喝。
平日里老汉也要强,娃娃不给他打电话,他也不给娃娃打电话,“不能随便干扰后人的生活么”。
“两天没有一个人进来,咽气了都没人知道。”老汉觉得实在挺不过去,给银川的女儿打了电话。大儿子的娃娃,在泾源工作的孙子距离最近,开车来把老汉接去泾源,“吊了四瓶子针,下午四点我就回来”。
“回来还是没有松么,”老汉不住埋怨自己得病,“把你气的!”
碎儿不放心,又把老汉拉到固原。中医院挂号检查,老汉血压极低,高压一百,低压六十,“大夫吓一跳”,判断是严重的营养不良。“媳妇子炖了点羊肉”,老汉却全无食欲,不见好转。没办法又换家诊所,郎中一瞧:“你感冒着呢么!”
开了一堆中成药,吃了几天,也不知道是羊肉还是各种口服液起了作用,老汉觉得身上松快一些。虽然没有好利索,还是执意自己搭客车回到瓦亭村,“儿子、媳妇都忙着呢么”。
“村里十来个孤寡老人,都是一个人住下嘛,后人们忙嘛!”老汉宽慰自己。
“人一辈子,难度大得很!”
难度大到几乎要在最后一个月,失去苦等八十年的高龄补贴。
前两年我从固原去瓦亭,专程去接老汉上固原,因为之前他和我说:“没坐过小车,享受享受。”老汉当然坐过小车,碎儿长孙也都有车,当下怀疑一念而过,脱口说我不上固原。然而待我到固原,左思右想觉得不该。
小学五年级的时候,有天下午上课,校外门蹲着一名老汉,怀抱着他割开一道刀口的人造革皮包,说是被盗,回不了家。我把身上的零钱都给了他,女班长还回家给他端来一碗盖满菜的米饭,不幸罹患脸盲症的我,至今还记得她的模样,低头紧盯瓷碗,生怕菜饭洒出来。预备铃响,回到教室的我却渐遭负罪感吞噬,因为我的口袋里还有五块钱。终于,在正式上课铃响之前,我又跑出去清空了自己的口袋,老汉正蹲在地上,埋头吃他的米饭。
本欲第二天翻越六盘山的我,待在固原的那夜却如怀揣着五块钱坐在五年级的教室,于是改变计划,重返瓦亭。路过大湾乡,买了二十个刚出笼屉的牛肉萝卜馅儿的包子,老汉已经盛装等在门前,却还是回屋连吃五六个包子,然后意气风发地出门。
老汉还是那身黑衣,却仔细擦了皮鞋,配上一副崭新的茶晶眼镜,斜挎背包,笑容满面。他进城是想办理手机携号转网,正在用的十九元套餐,他觉得实在太贵,听说别家有更廉价的选项,打算变更。他确实需要跟我同上固原,否则根本找不到营业厅。可惜号码却不是他的身份证所开,业务办理失败。
将近正午,就近找家面馆,虽然才吃过牛肉萝卜馅儿的包子,老汉的胃口却丝毫不减,一碗干捞面,片刻见底。
今年坐在门前的折叠椅上,他又说起那碗面,双手比划着比实际碗口大两圈的尺寸:“两年前,这么大的干捞面我要吃一碗呀!”
可是两年后,早起喝口茶,吃口馍馍,已过正午,老汉依旧胃口全无。
两年前的八月初三,张老汉置办下人生中的大件,在固原将旧电动车折价二百八十块钱,又补上将近一年的养老金,共计两千六百块钱,买了一辆全新的三轮电动车。新车直接骑回瓦亭,正午十二点出固原,大湾乡吃顿饭,下午三点半回到瓦亭。
喜气洋洋。
生活在瓦亭村,蔬菜还好解决,买肉只能去邻近的乡镇。蒿店乡的集是三、六、九,不过人口越来越少,三个村民小组生态移民去了中宁渠口,集市也随之越来越小。大湾乡的集是二、五、八,然而蒿店与大湾都是回民聚居区,要买猪肉还得去更远的一、四、七逢集的什字路。
老汉反感大湾乡,他宁可去最远的什字路,旧车已难耐长途,为此不得不斥重资购入电动车。家中旧车用的旧锁,找不到钥匙,老汉心疼新车,也怕不安全,于是想买把新锁。
我在固原买到如意的新锁,再过瓦亭村送给他,然后西越六盘山。
山路迢远,山风凛冽,我却始终敞打车窗,试图吹尽车里浓烈的炕烟子味儿。
张老汉身上的炕烟子味儿,替他坐在我的车里,一路西行。
两年之后,炕烟子味儿依旧充斥在老汉家中。老汉拣起他的竹苕帚,缓缓扫去院中的野草。
他絮絮叨叨念着,念着两年前说给我听的瓦亭新民谣:
川地都退成林了。
好小伙都进了城了。
没本事的都喂了牛了。
老婆老汉待在家里都害了人了。
相关图书
阅读原文,购买《萧关道》

理想国imaginist
知名文化品牌。想象文化与生活的另一种可能。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