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域寻音” 团队
2024年11月8日至11月17日,南京大学新中国史研究院“雪域寻音”实践团队成员先后前往青海西宁和甘肃武威,展开了对10位援藏驼工后人的口述历史采访,采集超26.9GB的音视频资料和相关图片材料。同时团队参观了莫河驼场、青海省博物馆和民勤骆驼客纪念馆,采集素材并实地学习援藏驼工运粮、修路的艰难历程和坚毅顽强、不怕牺牲的奉献精神,感受先辈们跳动不息的红色脉搏。
驼铃声声运物资,风沙漫漫筑天路
11月9日下午,实践团队探访了位于青海省西宁市乌兰县的莫河驼场。
图为莫河骆驼场大门
坐落于茶卡盐湖附近的驼场的历史可以追溯至20世纪50年代。其前身是西北军政委组建的“西藏运输队”。在援藏的数年间,驼场的驼工和战士们冒着风霜、爬冰卧雪,坚强不屈地挺进在进藏之路上,为西藏的解放和发展、青藏公路的建设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他们的英勇事迹化作一个个老物件、一张张老照片,被安然陈列在驼场的博物馆内。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图为莫河驼场历史陈列展厅展品
实践团队在探访时,重新揭开了这段历史。破旧的草鞋,锈迹斑斑的水桶,沉重的驼铃,都在诉说这段往事。
图为团队成员与驼场饲养的骆驼互动
图为青藏驼队历史陈列馆门前布景
11月10号下午,实践团队来到了青海省博物馆,馆内的革命文物厅陈列着有关青藏公路建设的历史文物。深红色展厅中央伫立着的巨大战士塑像,如同正行进在风雪交加的青藏公路上,领头者吹响小号,气宇轩昂。展柜里,存放着军队的旧物,包括棉服、武器、勋章等。其中,一面新四军的鲜红旗帜最引人注目,彰显着革命战士们的赤胆忠魂,引得不少参观者为之驻足。馆内还存放着与兰青铁路、公路等有关的一系列建设用具,生锈的铁路和枕木同样描绘着那段艰难岁月。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图为团队成员参观青海省博物馆革命文物厅
11月12日下午,实践团队到访了位于瑞安堡的民勤骆驼客展厅。
图为民勤骆驼客展厅牌匾
馆内陈设紧凑有序,细致地展示了驼队的生活面貌。一些看似不起眼的日常用品,包括铁锅、驼毛毯、麻绳,却为我们还原了驼队的种种工作细节,描绘出一幅生动的画卷。
图为进藏驼工训练骆驼的物件
实践团队成员感悟 —— 胡芊珣:
在广袤的大西北,风沙与戈壁是常态。老一辈革命战士、驼工却在这样艰苦的环境中,一步一个脚印,开拓出一条通往西藏的道路。还记得老驼工的后代讲述道:进藏的路上,前面的骆驼倒下了,后面的工人和骆驼就扛起物资,继续前进。我深刻地认识到,这是一条以血肉筑成的道路,也是在荒芜的大地上联系着世界之脊的希望之路。
图为团队成员在瑞安堡前合影
血肉身躯穿雪原,生死征程创奇迹
11月12日,团队成员在民勤县文化馆和文联的协助下前往民勤县城北新区,拜访援藏驼工朱朝喜后人朱金寿。朱金寿生于1961年,是朱朝喜的孙子。朱金寿父亲早逝,80年代从与爷爷一同进藏的四爷口中得知爷爷的事迹。朱朝喜1952年前后进藏,负责拉骆驼运输400斤面粉,路途中因病牺牲于唐古拉山拉赤台。据朱朝喜讲述,驼队进藏是一段艰辛的历程,骆驼吃完了草料,只能吃前面骆驼身上的毛,“人越走越乏越困,骆驼越走越少”,但是“运输的面粉一两也不能少”。
图为朱金寿(左三)和民勤县文联主席邸士智(右二)与团队成员合影
11月14日,团队成员走访了农民文学家唐仪天,了解他的二伯父唐培光的进藏事迹。
图为唐仪天(右二)与团队成员合影
唐培光生于1926年,2012年逝世。1950年代,新婚不久的唐培光响应国家号召,加入民勤援藏驼队,路途中因营救落入冰河的骆驼,得到驼队嘉奖,获得“雄赳赳”的称号。
图为唐培光老人遗像
之后,唐仪天带领团队成员拜访唐培光之子唐光天,唐光天向团队成员展示了唐培光的遗像和照片,并讲述了当年进藏的故事。
图为唐光天(右一)接受采访
11月15日,团队成员走访了援藏驼工闫发润的后人,先后采访了他的三女婿曹明军和两位女儿严(本作闫)青霞、闫朝霞。
图为严青霞(左三)、闫朝霞(左四)、曹明军(左二)与团队成员合影
闫发润生于1937 年 8 月 31 日,1995年去世。22岁时响应国家号召,支援西藏,在当时驼工队伍里年纪最小。他从甘肃省民勤县薛百镇出发,经过半个月艰难跋涉到拉萨,曾参与青藏公路修筑,负责看管援藏物资仓库,在藏8年,期间加入中国共产党。1963年,为照顾老母亲,他返回民勤,担任薛百村主任和生产队队长,领导大队修建红崖山水库。
图为闫发润儿媳和曹明军向团队成员展示闫老遗照
闫老育有四女一儿。据女儿们回忆,他性格开朗,有担当,对子女教育严格,教导他们做事不能拖拉,要先为人、后为己。
图为曹明军(右一)接受采访
团队成员在曹明军家中观摩了闫老的遗物。
图为闫发润使用过的炒面口袋
此外,团队成员还电话采访了援藏驼工后代任毓发、李玉多和潘丽华。
实践团队成员感悟 —— 李逸凡:
进藏援藏的历史是由人民群众创造的。在此之中,要看到为援藏事业默默奉献的底层民众,民勤骆驼队就是代表。驼队进藏,靠的是双脚,流的是血汗。无数驼工的生命,永远定格在从西北至西藏的漫长征途中。受限于历史条件,即使存活下来的驼工,他们的一生,大多在贫困与艰辛中度过。他们的名字也被历史的沙尘湮没,成为无人铭记的过往。然而,驼工后代们接受采访时,虽然记不清祖辈们的模样,却能清楚地讲述出他们的为人与品格。我想,这便是口述史的意义所在,它不仅仅是对历史的缅怀与致敬,更是对不朽精神的传承与发扬。
实践团队成员感悟 —— 张雨纯:
在尚未开辟进藏公路的年代,援藏驼工徒步穿越荒漠、戈壁与雪原,他们真正走过了一条生死之路,在进藏援藏历史上留下了饱蘸鲜血的壮烈一笔。驼队牺牲的人数是难以想象的,幸存的驼工们迫于时间只能草草埋葬队友,放上石头做标记,甚至在野外危机四伏的夜晚,不得已用尸体做围墙……五十年代进藏的驼工们几乎都已不在人世,但当他们的后代讲起这些经历,仍旧极具画面感与冲击力,给我们带来精神上的深深震颤,此行抢救性采集援藏驼工后代的口述历史,是十分有必要且有意义的。
1951年8月,十八军战士进藏之时,来自甘肃等地的驼工们担起了运输补给物资的任务,穿越草地、翻越雪山、蹚过沼泽,忍受恶劣天气、直面野兽袭击,一步一步扣响沉睡的高原。那片承载了无数驼工奋斗与牺牲的土地,至今仍在默默诉说他们的顽强与坚韧、无畏与奉献,雪域高原上回响着永不消散的阵阵驼铃,“驼工精神”也是我们永远的精神财富与力量源泉。
目前,实践团队正计划再次前往四川成都,深入挖掘采集1951-1978年进藏援藏工作者的口述史料,还原那段艰辛却光荣的宏大诗篇中个体的理想与奋斗、坎坷与欣慰,汇聚成触动心弦的进藏援藏历史画卷,弘扬伟大援藏精神。南大学子将担起新时代青年之责,弘扬光荣传统、充分发挥才干,全方位、立体化、多维度讲好中国故事。
文案 | 李逸凡 胡芊珣 张雨纯
图片 | 李逸凡 胡芊珣 袁艺
美编 | 朱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