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月季刺,毛蒺藜,酸枣树刺他们,使他们感觉轻轻的痛苦

文化   2024-10-18 20:32   澳大利亚  

春日   ◎痖弦(1932-2024)

主啊,唢呐已经响了

冬天像断臂人的衣袖

空虚,黑暗而冗长


主啊

让我们在日晷仪上

看见你的袍影

在草叶尖,在地丁花的初蕊

寻找到你

带血的足印


并且希望听到你的新歌

从柳笛的十二个圆孔

从风与海的谈话


主啊,唢呐已经响了

令那些白色的精灵们

(他们为山峰织了一冬天的绒帽子)

从溪,从涧

归向他们湖沼的老家去吧


赐男孩子们以滚铜环的草坡

赐女孩子们以打陀螺的干地

吩咐你的太阳,主啊

落在晒暖的

老婆婆的龙头拐杖上


啊,主

用鲜花缀满轿子行过的路

用芳草汁润他们的唇

让他们喋吻


没有渡船的地方不要给他们制造渡船

让他们试一试你的河流的冷暖

并且用月季刺,毛蒺藜,酸枣树

刺他们,使他们感觉轻轻的痛苦


唢呐响起来了,主啊

放你的声音在我们的声带里

当我们掀开

那花轿前的流苏

发现春日坐在里面的时候


一九五七年一月读里尔克后临摹作



这原本是预定在9月17的更新,因故推迟后,迎来的却是痖弦过世的消息。


(以下摘自「虚词」)痖弦近年身体欠佳,今年初曾因摔倒而昏迷住院,数月前才回到三角洲的家中静养。如今辞世,使文学界哀恸不已。作家杨佳娴发文追悼,「因为采访、评审、纪录片放映等事,见面次数稍多。痖公极幽默,私人谈话也有一种演出的趣致。一次听他说,在写诗这件事情上,他是早年结扎,洛夫是高龄产妇。」然后她重翻自己提及痖弦及其诗的旧文,聊表伤逝和纪念,其中有2011年6月某次见过痖弦后的记载:「中午见到痖弦先生。他说回河南,那里的人把他当个人物,他立即机会教育:河南真正的大诗人,是周梦蝶哪。回台湾后,痖弦问梦公,是否愿意到河南走一趟?谪仙人乃操豫白曰:我呢,已经算是个死人了,按照你(指痖)的诗写的,『死人们从不东张西望』,所以呢,我也不东张西望,死人不对问题表示意见。」


痖弦,本名王庆麟,1932年8月29日生于河南南阳,一九四九年流亡台湾,来台后,他进入复兴岗学院(现为国防大学政治作战学院)影剧系就读。1954年,参与创立「创世纪诗社」,发行《创世纪》诗刊,与张默、洛夫获封「诗坛铁三角」,为1950年代的台湾带来新诗和超现实主义思潮,对台湾现代诗的发展带来深远且关键的影响。


痖弦的诗作集中在1953至1965年间,在1968年之前出版过4本诗集,分别是《苦苓林的一夜》(1959)、《痖弦诗抄》(1960)、《盐》(1968)和《深渊》(1968),这些作品都汇整在1981年的《痖弦诗集》。1967年后,痖弦即未再有创作,而全力在文学史料的编辑整理和研究。


痖弦的诗作常以超现实的艺术手法表达对「生存」与「存在」的质疑,流露出虚空、虚无的感觉。他在〈诗人手札〉中写到:「存在于叇叇主义与超现实主义者底诗中,一种无意识心理世界的独创表现。」他认为诗人需要通过「晦涩」的诗句表达心底无意识的「混沌」之独创精神,提倡作品应追求「纯粹与凝练」使意象可以「自由自他们的覆盖下,站立起来。」


人的死亡是痖弦诗歌重要书写对象之一。「在一堆发黄了的病历卡中/在一声比丝还细的喊声下/背向世界的/一张脸/作高速度降落」(〈纪念TH〉)。在痖弦的眼中,死亡就是一种高速度的下降,人透过死下降至大地深处,进而抵达另一个世界。「而这一切都已完成了/奇妙的日子,从黑色中开始」(〈焚寄TH〉)死亡对痖弦而言并不意味着终结,而是一个新的开始。


杨佳娴的帖文重贴2014年10月号《印刻文学生活志》她写下关于痖弦诗的「死亡」意象,「痖弦诗里藏有各式死亡样态。〈忧郁〉里的红歌女嘻笑地唱着「我快乐得要死了」,这句话可以概括〈深渊〉里延展打造出来的嘉年华地狱图。而诗人发现了这种快乐与死之间关系,如同看见金玉内里的败絮,生不快不洁之感。〈阿拉伯〉:「一些时间的斧子在额上凿着年轮/一些钉棺椁的声音」,这声音就是死神的鞋跟。


而在痖弦少年时代,与死亡最相关者,莫不就是战争。〈战神〉写战后的垩土:「在夜晚/很多黑十字架的夜晚/病钟楼,死了的两姊妹:时针和分针/僵冷的臂膀,画着最后的V」,可是这个V是荒年的「黑色的胜利」,死神的丰收季。诗里说少女死去了,「昨天的裙子今天不能再穿」,可说是痖弦名句「今天的云抄袭昨天的云」的对映、对讽。」


痖弦视不幸为其创作之动力,他在〈现代诗短札〉提到:「诗,有时比生活美好,有时比生活更为不幸,在我,大半的情形属于后者。而诗人的全部工作似乎就在于『搜集不幸』的努力上。当自己真实地感觉自己的不幸,紧紧的握住自己的不幸,于是便得到了存在。」生命自于焉感受「存在」,存在才能感受时代的不幸,显发为「生命的独语」、「存在之言说」;「对于仅仅一首诗,我常常作着它本身原本无法承载的容量;要说出生存期间的一切,世界终极学,爱与死,追求与幻灭,生命的全部悸动、焦虑、空洞和悲哀!总之,要鲸吞一切感觉的错综性和复杂性。」


1966年以少校军衔退伍后,痖弦应美国国务院之邀参加国际写作计划访问两年;回台湾后任中国青年写作协会《幼狮文艺》主编,带动文艺风气。1976年再度赴美进修,获威斯康辛大学东亚研究硕士。次年回台湾后,担任《联合报》副刊主编达21年之久。


痖弦谦称外界喜欢以「诗」来总结他的工作,但他始终觉得写得不够,原因之一是他过去花了许多时间在编辑工作上,耽搁了写作,「诗的创作是娇嫩的艺术,不能停,停了就接不上了。」已故文学大师余光中曾依痖弦生命内容的份量轻重,将其成就分成诗作、编辑、评论和剧艺四部分。他认为,痖弦写诗,是扬己之才;编报刊,是成人之美,不仅鼓励名家、挖掘新秀,还负起培植继任的后辈责任;评论主要为研究新诗发展、为人作序;至于剧艺,则以从事广播事业、主演《国父传》闻名。


痖弦自《创世纪》、《幼狮文艺》到《联合报》副刊,从事编辑工作近四十年,如规画筹办「联合报文学奖」,鼓励全球华人作家投稿、主编多部重要选集,培育文坛青年后辈不遗余力。


此外,痖弦亦深具跨域思维与广阔视野。在编纂《当代中国新文学大系.诗卷》时,他广泛收录来自新加坡、马来西亚、菲律实、越南、香港、英国和美国等海外华侨、 华裔诗人的作品。又在联合报文学奖中附设「中国大陆短篇小说奖」,鼓励两岸作家间的交流。这些做法在当时的社会环境、氛围下,均有划时代意义,亦为华文创作、文学的未来走向,埋下关键种子。创世纪诗社铁三角中,洛夫与痖弦于1990年代先后移民加拿大,两人积极参与本地文学社团活动,成为加拿大华裔作家协会和加拿大华文作家协会顾问,大幅度地推动了加拿大的华文文学写作风气。


他们/她们在岛屿写作
一起读:  台湾文学  
欢迎添加岛屿文学防走失微信:
daoyuwenxue

  欢迎对我们进行小额赞助:  
↑续命↑
有什么要说的
欢迎留言哦

岛屿文学
他们/她们在岛屿写作。台湾文学相关。欢迎关注微博@島嶼文學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