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人的生命中都会有一些低谷期,可能是突如其来的暴击,比如失去一个重要的人,或者是在一个困境中挣扎了很久还是没有出路。
我曾经也度过一段这样煎熬的日子,甚至每天都要给自己打气才能起床。分享一些我觉得有用的建议,如果你现在正在经历一些比较艰难的事情,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请相信痛苦是阶段性的,不妨给自己设一个期限
人处在低谷期时,很容易滋生一种「绝望感」,好像痛苦是无边无际的。其实低谷期就像一个隧道,你可能觉得一片黑暗,看不到一点光亮,也不知道出口在哪里。但事实上,只要日子一天一天往前过,「隧道」总是会结束的。所以不妨给自己设一个明确的期限,比如一个月,三个月,甚至更久……具体多久不重要,而是这种明确的期限会给你一种控制感和希望感。分享曾经给我启发很大的一句话,是窦文涛的父亲告诉他的:这个遇到电视不好看怎么办。不要急,等着吧,过一会儿就好看了。
虽然低谷期总会过去的,但另一个事实是,它的确会存续一段时间,尤其是当你遭遇一些重大的丧失,想要立刻解决痛苦情绪也是不现实的。我记得曾经处在一段低谷期的我,气急败坏地在电话里和好朋友哭诉:「已经过去了这么久,我也这么努力了,为什么我还是这么痛苦?」她告诉我:「可能就是还需要更长的时间,你急什么呢?」不要着急振作起来,接受并允许自己目前以及在未来一段时间内,可能就是这样子,痛苦的、打不起精神的、疲倦的、灰暗的。走进大自然,去看看树吧
很多时候我们的痛苦都来自人际关系,所以去晒晒阳光,观察树木、野花和云朵吧,烦人的杂念会消失,也能为自己补充能量。大自然有意想不到的疗愈作用,播客@随机波动 有一期节目就是专门聊「树」的,那期节目下面网友@噔噔李 的留言让人感动:抑郁症最严重的两年,我经常坐在公园看树,一看就能看一天。看它枝丫伸展,郁郁葱葱,伴随着鸟类来来去去枝叶震颤。
夏天的日照很长,影影绰绰的斑点照在地上,不断变长变短又消失。我那时常常在想它知道身边发生的这一切吗?待在这里不着急吗?但如同找不到活下去的理由一样,我也找不到答案。
后来看着它经过春夏秋冬,叶子变绿变红掉落又生长,再一个春天到来我抬头看到喜欢的树又开始萌发绿意的时候,整个人被感动地大哭,当时我就决定无论有没有意义,就和树一起好好活下去吧。
我知道在低谷期保持工作状态是有些困难的,但如果可以的话,尽量不要停止工作,哪怕做些基础的事情。低谷期会有很严重的「失控感」和「无力感」,而工作可以最大程度上帮助我们维持日常生活的秩序,并且从「我还能做一些事」当中获得一些成就感。记得曾经那段时期,哪怕在最煎熬的时候我也没有请过一天假,就算只是打卡在办公室坐着。我走在办公室的时候,觉得是整个人是最踏实、情绪最稳定的,至少还有工作为我兜底。虽然那份工作我当时也不是非常喜欢,但我至今依然非常感谢它。记录下那些让你感到开心的小事
积极心理学认为,人类进化使我们更容易记住失败而不是成功,所以大脑天生就倾向于关注负面事件和经历,而不是积极的事情,这种倾向使生活满意度降到最低,使心理压力达到最大。事实上,生活中有许多人人都喜爱的,简单而随处可见的快乐,只是我们很少谈论这些快乐,比如下班路上看到很美的落日;你在超市排队结账的时候更好碰上新开了一条新的付款通道,本来你排在最后一个,现在你排第一了。试着观察这些生活中值得欢呼雀跃的小事,每天睡前把它记录下来。我的手机备忘录里一直有这样一个清单,叫做「活着真是太好了!」,给大家分享上周记录的几条:找人聊聊,但不要只和一个人聊
低谷期很容易陷入自己的消极思维中,这个时候找人聊聊很重要,倾诉本身就有助于缓解痛苦情绪,他人的建议还可能给你一些新的视角。找那些你喜欢的并且让你感觉安全的朋友或者家人,在对方面前你会很放松,有把握自己不会被评判,能够得到支持。多换几个人聊聊,和一个人说得多了你可能心里也会有负担,而且换个人还能给你一些新的感触。很多人会选择和朋友一醉方休,其实我不太建议喝酒,因为酒后更多只是情绪的宣泄,醒来之后还会觉得懊恼。可以的话,为朋友准备一些茶和点心吧,或者去吃顿好的。然后聊一聊。尽可能具体化地想象你的理想生活
请尽可能具体地想象你的「理想生活」:比如你理想的一天是怎么度过的?你理想的房间、喜欢的工作?想和什么人呆在一起?或者你希望自己看起来是什么样子的?◍ 带夸张又好看的首饰。
《怦然心动的人生整理魔法》一书中,一个年轻女孩坦然想过上「少女的生活」,她是这样描述的:◍ 喝花草茶,做瑜伽。
◍ 在轻松舒服的心情下入眠。
对理想生活的想象能够带来「希望感」,甚至给你带来一点「动力」,这是低谷期的人们最需要也最缺少的东西了。试着做一些对他人「好」的事情
为别人做点什么对于缓解自己的痛苦竟然很有效,这一点我也是尝试过才发现的。比如你可以为家人准备礼物;利用自己的才能和优势为朋友做些事情;或者能让他人高兴的小举动,接过外卖的时候说一声感谢。帮助他人可以将注意力从沉溺于自己的想法中转移出来(如沉溺于压抑的思想)。当人们的注意力从不健康的想法转移到更健康的行为上时,前者使一个人变得脆弱,强化了作为受害者的自我认知,而后者培养了自我效能感。
低谷期的你可能觉得自己糟透了,但实际上你能为别人做的还有很多。
作者:寒冰
编辑:菜头
【2025社没共读会】正在筹备中,即将和大家见面。
如果你对【2025社没共读会】感兴趣,可以加入社没共读会交流群,推荐共读主题和书目,第一时间了解共读会的最新进展,参加共读会的部分活动。1、领取2023年【美好关系】主题书单和12本电子书2、领取2024年【自在成长】主题书单和12本电子书加下方老梁社长的微信,即可进入共读交流群,成长快人一步。不畏人生低谷,点个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