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身边有没有这样的朋友:TA看起来条件还不错,但就是长期处在单身的状态,即便间或有新恋情,往往也只能维持几个月甚至更短,而且看势头,好像脱单也越来越难了。
造成这种状态的原因有很多,比较容易想到的,比如随着年龄增长,适龄的恋爱对象在减少,再比如长期没有突破造成的择偶意愿下降,等等。
但我在最近读的这本《关系的重建》中,却看到了一种不易被洞察到的新视角。
关于建立与维系亲密关系的书汗牛充栋,但这本的核心内容却是大道至简,长期单身的症结、脱单的方法、维系好亲密关系的秘密,可以说都藏在这本书的核心主题里了——
依恋模式。
恋爱和婚姻里的三类人
你是哪一种?
1978年,美国心理学家玛丽·安斯沃斯做了这样一项实验:
被试者是一位年轻妈妈和她一岁大的女儿,母女俩来到一间装满玩具的房间,由一名研究助理接待,她们简单做了交谈。
然后,小女孩开始探索这片玩具天堂,她拿起这个,看看那个,尝试各种玩具的玩法,还时不时瞟一眼她的妈妈。
接着,按照安排,妈妈走出了房间。女儿意识到妈妈离开后,立刻坐立不安,奔向房门,边哭边捶门,喊着要找妈妈,哪怕研究助理用一大盒彩色玩具来吸引她也没用,小女孩甚至还生气地把玩具扔了出去。
又过了一会,妈妈回到房间,女儿立刻张开双臂冲过去求拥抱,妈妈伸手抱住她并安抚情绪。当小女孩情绪稳定后,她又重新开始专注地玩耍了。
这个实验说明,孩子探索世界的兴趣,完全会被母亲是否在场而左右。母亲是孩子的依恋对象,她的存在就像一个“安全基地”(secure base),可以使孩子来到一个陌生环境,也能自信地探索未知。
这种依恋效应在成年人中同样存在,亲密关系的伴侣往往就是对方的“安全基地”。比如,当面对未知挑战时,我们会希望得到伴侣的肯定和鼓励;当深夜在小街巷行走,我们会下意识拉紧伴侣的手。
虽然每个人都希望伴侣能成为稳固的“安全基地”,但对方却并不一定能够履行好这个角色,他们也许不能及时地,或以我们舒适的方式满足我们的依恋需要。
由此,便产生了3种主要的依恋风格(依恋模式):
焦虑型
拥有这种依恋模式的人,非常喜欢与恋人粘在一起,但同时又害怕恋人并不乐意靠近自己,他们对伴侣一丝一毫的行为都非常敏感,并能做放大解读,“夺命连环call”是典型表现。焦虑型在亲密关系中投入了很多精力,但获得的体验却不一定好。
安全型
拥有这种依恋模式的人,在恋爱中表现得温暖又体贴,他们享受恋爱中的亲密举动,也并不会对此过于担忧。他们可以有效地向伴侣表达自己的感受与需求,对伴侣的情绪也有很强的解读与反馈能力,并在对方需要时给予支持。
回避型
与焦虑型相反,这种依恋模式的人,非常看重恋爱关系中的独立性和自主权,伴侣的亲密举动,往往会让他们感觉不舒服,也不太愿意完全敞开心扉,并且抗拒伴侣想要“抓紧”他们的想法行为,很怕被关系“绑住”。
除了这三种依恋模式外,还有些人属于“焦虑—回避”型,既不喜欢过分亲密,又很在意伴侣是否爱自己。但这种情况比较少见,我们不多深究。
不同的依恋模式,也会造成不同的亲密关系幸福度。
三位加拿大心理学家曾做过研究,在对100多位持续恋爱4个月以上的大学生进行调查后发现,安全型依恋模式的人,在恋爱中能获得更高的满意度、信任度及确定性,而非安全型模式的人,这三项指标都相对较弱。
所以,如果一个人的依恋模式是安全型,一旦脱单,便有较大概率会保持长期稳定的亲密关系。
而且安全型人更加宝藏的地方在于,他们在与焦虑型、回避型成为伴侣时,能减少关系中的冲突,帮助对方提升安全感,把恋爱满意度提升到和自己一样的水平。
看起来,如果焦虑型和回避型能够遇到安全型,好好把握机会,同样有可能获得稳定的恋爱关系。
然而事实上,这种情况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容易。焦虑型和回避型,大概率会面临相对坎坷的情路,如果不走运,真有可能进入“单身越久,越难脱单”的怪圈。
这是为什么呢?
相爱相杀的“焦虑-回避”型爱侣
《关系的重建》中,有一对情侣的故事,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相信它也会给你似曾相识的感觉。
小丽对小明可谓是一见钟情,对方的帅气外表、出众的工作能力,都深深吸引着她。
然而,当俩人进入暧昧期后,小丽却发现好像有点不对劲。
有一次,小丽突然到小明公司等他下班,想制造一个惊喜,没想到小明却对她很冷淡:“我们才刚认识,被同事看到会很尴尬。”
两个人暧昧了两个月,小丽整个人已经处在恋爱状态,满脑子都是小明。而对方却始终没有明确关系的意思。小丽有点着急,又是把小明拉进自己的朋友圈子,又是反复暗示催问,他们才终于确定了关系。
但事情并没有变得更好。真正开始一起生活了,小明慢慢流露出对小丽的嫌弃:个子矮、路痴、缺乏生活常识,甚至还和自己的前任做比较。这种态度让小丽的情绪饱受折磨,更加想从男友那里索要安全感:见不到面时线上求陪伴,消息一直没有被回复就连环致电,弄得小明更加厌烦。
你能看出小丽和小明的依恋模式吗?
很显然,小丽属于焦虑型依恋者。
这种依恋风格的人一旦恋爱,会比其他人更容易迅速进入一种依恋激活状态:
伴侣成为了自己生活的重心,占据了绝大部分注意力;
他们能敏感地关注到伴侣情绪的变化,想获取一切关于伴侣的想法和感受;
即便关系让他们不开心,也会想象对方应该会有所改观;
他们认为如果与对方分开,就很难再遇到这么好的人……
这些激活策略(activating strategies),虽然给了焦虑依恋者强烈的“恋爱感受”,却容易让他们情绪大起大落,饱受折磨。
而小明,很显然属于回避型依恋者。
这种依恋风格的人,总显得有点拒人千里之外。在亲密关系中,他们与焦虑依恋者相反,会下意识地使用一些去激活策略,来遏制亲密感的发生,比如:
常常感觉到并没有准备好和伴侣安定下来;
将伴侣的小缺陷扩大:说话方式、穿衣品味、吃相等等,甚至这些都是恋爱的“减分项”;
忘不掉前任,或者会与他人调情;
恋爱进展顺利时,常常做一些减少联系之类的“降温”行为,把对方“推开”;
产生一些诸如恋上已婚人士之类没有未来的爱恋;
抗拒身体接触、抗拒性生活……
综合起来看,似乎焦虑型和回避型“很搭”,他们在关系里相互“配合”,充分呈现着各自的依恋风格,所以往往会相互吸引。
然而,这样的恋情里,双方都充满了不安全感,一方紧紧追赶,一方拼命躲藏,进入恶性循环,最终两败俱伤。
现在,我们就可以做个简单的推理,从依恋模式的角度,来说明为什么一个人单身越久,很可能越难脱单。
首先,安全型依恋模式的人,不太会长期单身,他们更容易通过有效沟通与有真诚意向的人建立亲密关系,并且稳定地把关系经营下去。
所以没有长期稳定亲密关系的单身者,更可能是焦虑型或回避型。
第一种情况,如果TA是焦虑型依恋者——
在缺乏依恋模式的认知和恋爱经验的情况下,他们往往会认为安全型的人比较“不来电”,而对焦虑型的同类,双方的不安全感都极高,非常容易相互猜忌,这样的关系稳定性也不高。
那么TA遇到回避型依恋者呢?对方倒是有吸引力的,但很遗憾,就像上文的小丽遇到小明,这样的关系同样痛苦且难长久,TA很可能会再度单身。
而在相亲交友队伍中,TA大概率会遇到什么样的人呢?
答案是:回避型依恋者。(真是让人悲伤的轮回啊!)
因为安全型人绝大部分时间处在稳定的恋爱关系中,所以不太容易遇到他们。而回避型人,更容易主动结束关系,并且不需要太多时间“疗伤”,就又在寻觅新的恋爱对象了。
且两个回避型的人无法被对方吸引,无法实现回避型内部的自我消化。
所以在交友队伍里,越大龄的年龄层,越容易随着时间“沉淀”下更多的回避型依恋者。
第二种情况,如果TA是回避型依恋者——
那就更不用说了,他们本身就很难与人亲密。
实惨。
我们如何在爱中自我救赎?
别难过。接下来说点好消息。
首先,按照《关系的重建》中引用的调查结论,安全型依恋者,依然是占据人群大多数的,剩下的人里,焦虑型和回避型基本对半分。对比一下你观察得到的主观印象,应该差不多。
我也看到有知乎上有咨询师认为,由于我国心理学普及不成熟,家长对孩子的心理健康养育方式不当,所以焦虑型与回避型要比安全型要多。
即便真的如此,也不用绝望。针对非安全型依恋模式者,《关系的重建》中都有给出针对性的建议。
如果你是焦虑型依恋者,希望你能记住这几点:
第一,正视并接受你的真实恋爱需求。
你的渴望与依恋都很正常,充分地了解它们,并且评估潜在对象满足你需求的能力,而不是一味改变自己、取悦对方。
第二,辨别出回避型依恋者,并避免与他们恋爱。
如果对方总是传达不清晰的信息、抱怨你太粘人、渴望遇见一个完美恋人……这些线索都表明,对方可能是回避型依恋者。
第三,多接触一些潜在恋爱对象。
这并不是让你去当海王或海后。因为焦虑型很容易迅速对人产生依恋,哪怕根本还不了解对方。所以,适当多接触一些潜在对象,能帮你对依恋机制脱敏,不用把所有希望都压在一个人身上,以致于不自觉地美化对方。
对于回避型依恋者,同样有几条建议给你:
第一,识别你的去激活策略。
当你本能地觉得对方不是那个对的人时,可能是你的回避机制在作祟,别记着推开对方。
第二,有效沟通。
在关系的一开始,你可以适时表露你对独立空间的需求,事先让伴侣知道,你需要时间来独处并不是关系出了问题。这可以有效平复伴侣的焦虑。
第三,放弃对“完美伴侣”的执念。
你的灵魂伴侣,正是此刻你从人海中甄选出的TA,请允许TA靠近你,让TA成为你生命中特别的一部分。
最后,无论焦虑型还是回避型,都建议寻找安全型作为伴侣。也许最初会有些乏味,但他们真诚沟通的态度、对伴侣积极而共情的回应、及时的鼓励与包容,不正是我们在亲密关系中想要依恋的“安全基地”吗?
我想,我们学会依恋的意义,大概就是这样——
小时候,我们或多或少都有过一些遗憾,也都体验过一些幸福。长大成年,就是一场心灵的历险,我们聆听召唤,向那个熟悉的小角落说再见,越走越远。
直到有一天,遇到了一个人,我们各自分享着心灵深处的美好,也学会了包容接纳对方小心翼翼暴露给我们的不堪。
恍然间,好像时间又倒转了,你在那个人的身上,体验到了一种似曾相识的感觉,叫做家。
那就一起走吧。殊途但同归,同归而又殊途。
无论你是安全型,焦虑型,还是回避型,了解了自己的怕和爱,你也就找到了,那条回家的路。
安利时刻
【2025社没共读会】正在筹备中,即将和大家见面。
如果你对【2025社没共读会】感兴趣,可以加入社没共读会交流群,推荐共读主题和书目,第一时间了解共读会的最新进展,参加共读会的部分活动。
在群内,四大福利:
1、领取2023年【美好关系】主题书单和12本电子书
2、领取2024年【自在成长】主题书单和12本电子书
3、参与2025年共读主题和书单建议
4、第一时间了解最新进展,参加部分公益共读活动。
加下方老梁社长的微信,即可进入共读交流群,成长快人一步。
暗号:2025共读
作者:昱轩
来源:看见心理(ID:kanjianxinli1)
编辑:小杨
你可能还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