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 蓝字 关注我们
The Elite Reference
据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报道,10月21日至25日,美国国务卿布林肯前往以色列和其他中东国家,尝试推动巴以停火。这是自2023年10月7日新一轮巴以冲突爆发以来,布林肯第11次前往中东。美方表示,布林肯此行旨在“促成停火协议”,但许多分析人士对此持怀疑态度。
据英国《卫报》报道,10月21日,以军向加沙地带北部发动进攻,导致29人死亡。同日,以军轰炸黎巴嫩东部和南部多地,造成数十人死亡。当前,中东地区冲突外溢效应明显,加沙、伊朗和黎巴嫩的局势令人揪心。
“(地区)冲突外溢背后是复杂的原生矛盾和外部干涉的共同作用。”西北大学以色列研究中心主任王晋在接受中青报·中青网记者采访时分析称,一方面,巴以、黎以、伊以之间存在固有的宗教、族群和意识形态分歧,很难在短期内通过对话和斡旋的方式解决;另一方面,一些地区行为体和域外大国利用这些矛盾推波助澜,加剧了地区矛盾。
中国香港地区英文媒体《南华早报》、德国“德国之声”电台网站和英国《卫报》等注意到,美以同盟关系密切,中东地区局势不断恶化,美国难以撇清干系。
“美国对以色列的纵容对地区局势造成了负面影响。”王晋表示,美国不希望破坏美以同盟关系,向以色列提供情报、军事援助等,导致以方不受约束地向加沙、伊朗等推进军事行动。
王晋认为,美国是这场危机中最重要的域外当事方和国际关系行为体,却拒绝承担相应的地区责任和义务。“这种行为容易导致地区冲突升级为更大规模的社会危机和人道主义危机。”
《南华早报》注意到,美国民主党总统候选人哈里斯和共和党总统候选人特朗普的“中东政策”差别不大。他们一边强调支持中东和平,一边坚定地站在以色列身旁。一年多以来,拜登政府多次表示“调停冲突”,但收效甚微。美国智库中东研究所高级研究员约翰·卡拉布雷斯指出,美国在中东地区的影响力逐渐下降。
10月14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外交部长王毅分别同伊朗外长阿拉格齐和以色列外长卡茨通电话。
王晋表示,这两次通话清晰传递了中方立场:中方在地区事务上没有任何私利,不参与地缘争夺。中方始终希望中东地区停火止战,通过正确的路径和原则化解当前冲突。比如,中国在巴以问题上坚持“两国方案”,呼吁通过对话协商解决热点问题等。王晋分析称,这两通电话表明,中国与以色列和伊朗都保持着良好的外交关系。中国希望通过加强同各方的沟通,帮助有关各方进行斡旋,为推动冲突降温发挥建设性作用。
《南华早报》注意到,近年来,中国对中东地区的影响力正在加强,中东国家“向东看”趋势明显增强。2023年3月,在中国斡旋下,沙特阿拉伯和伊朗同意恢复外交关系。2024年7月,巴勒斯坦14个派别在北京举行和解对话,签署《关于结束分裂加强巴勒斯坦民族团结的北京宣言》。
王晋表示,中国能促成和解的原因有很多:中国与中东各国都保持着良好的外交关系;中国在中东问题上一贯秉持和平正义,得到了中东国家的广泛支持;中国的提议符合中东各行为体的普遍诉求,比如呼吁实现加沙全面永久停火和确保人道主义救援不受阻碍地进入加沙等。因此,中国的倡议和斡旋得到了多方认可。
王晋观察到,近年来,中东国家加快推进“向东看”战略,向中国学习的趋势越来越明显。中国的发展为许多国家尤其是发展中国家提供了有益借鉴和路径,中国始终愿意同各国共享发展理念和成果,得到了中东国家的广泛赞誉。
“随着中阿命运共同体的构建取得实质性进展、中国-阿拉伯国家峰会等机制的建立,未来,会有越来越多的阿拉伯国家‘向东看’。”王晋表示。
作者:赵婷婷
责任编辑:张昊天
微信制作:王忻媛
中国青年报 · 中国青年网出品
邮发代号:1-64
订阅热线:11185 010-64098773
全年订阅价:138元
国内统一刊号:CN11-00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