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是【后电影时代】的#艺术词典#栏目
将定期推送中外艺术史论通识内容
力求全网最明晰,欢迎关注!
概念简述
巴洛克艺术产生于17世纪的意大利,后流行于全欧洲。“巴洛克”是一个贬义词,一般含有奇形怪状、矫揉造作或畸形的珍珠之意,被18 世纪的一些古典主义理论家用以嘲讽具有这种奇特风格的艺术。巴洛克艺术主要服务于天主教会,多表现宗教题材和从事教堂装饰,远离生活和时代。其一般特点是,无论是建筑、雕塑,还是绘画,都强调运动感、空间感、豪华感和激情感,有时还带有神秘感,重视建筑、雕塑和绘画相结合的综合性艺术手法。巴洛克艺术在建筑和雕塑方面的大师是意大利的贝尼尼,在绘画方面的大师是佛兰德斯的鲁本斯。
鲁本斯与贝尼尼
历史背景
由15世纪和16世纪的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运动所引发的思想和政治力量在17世纪得到不断加强。尽管新教势力逐渐控制了北部,西班牙于1648年承认荷兰共和国的独立,但宗教战争仍在继续。在新耶稣会(也称为耶稣会)的帮助下,通过充满活力的教皇的努力,天主教在南欧、神圣罗马帝国和法国保持了其至高无上的地位。
与此同时,科学的进步迫使人们开始质疑自己的世界观。尤其重要的是,人们逐渐认识到地球并不是宇宙的中心,而只是一颗围绕太阳旋转的行星。随着统治者的经济实力开始减弱,艺术家们在教会和世俗国家,以及新兴的自信且富足的城市中产阶级中找到了新的赞助人,由此演变而来的是一种艺术史学家称为“巴洛克”(Baroque)的风格。这个标签可能与意大利单词“barocco”有关,它是珠宝商对形状不规则的珍珠的称呼——种美丽、迷人、奇怪的东西。
巴洛克艺术有意唤起观众强烈的情感反应。艺术家们为了强调他们的精湛技术、戏剧性的光线和构图,常常在一件作品中结合多种媒介。但17世纪也出现了自己的古典主义,这是文艺复兴时期理想和原则的一种更加感人和戏剧性的变化,其特点是基于对物质世界观察的理想化、平衡的(尽管通常是不对称的)构图、空间对角运动、丰富和谐的色彩以及对古希腊和罗马的视觉参考。许多17世纪的艺术家在肖像画、风俗画(genre painting,日常生活场景)、静物画(如食物、水果或鲜花等无生命物体的绘画)以及普通人在普通环境的宗教场景中寻求栩栩如生的描绘。强烈的情感投人、逼真的描绘和对古典主义的参考运用可能存在于同一作品中,并且都是17世纪的风格特征。
观众的角色也发生了变化。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画家和赞助人一直着迷于透视的视觉,重视理想主义的形式和主题,这让观众保持距离,理智地反思他们所看到的东西。而17世纪的大师们则试图让观众作为参与者加入艺术作品中,并经常将框架之外的世界纳入或激活到作品本身的性质和意义中。在天主教国家,恐怖的殉道场景或神秘主义者在宗教狂喜中充满激情的精神生活等画面,试图通过让观众感受到正在发生的事情,来重振他们信仰的信心,而不仅仅让他们思考。在新教国家,公共游行和城市景观的图像试图激发公民对修养的自豪感。当艺术作品在视觉和情感上把观众吸引到它的轨道上时,观众就像剧院里的观众一样,间接地但完全地参与到艺术作品中。17世纪法国批评家罗歇·德·皮菜斯(Roger de Piles, 1635—1709年)描述了这种交流,他写道:“真正的绘画⋯…呼唤我们;它具有如此强大的影响力,以至我们情不自禁地靠近它,仿佛它有什么东西要告诉我们。”
代表人物
(1)鲁本斯
鲁本斯是17世纪佛兰德斯最伟大的巴洛克面家,其作品具有宏大的场面,强烈的运动感,富于想象力和戏剧性。他的人体造型丰满雄健,色彩鲜艳饱满,给人以富丽堂皇,欢腾鼓舞的艺术感受。纵观其艺术生涯,最为可贵的是人文主义思想和世俗精神贯穿始终,作品洋溢着感人的生命力,热情讴歌了人的伟大力量和壮美永恒的大自然。其艺术风格和成就对后世几代艺术家都产生了巨大影响。其代表作有《劫夺留西帕斯的女儿》《玛丽·德·美第奇的生平》。
《劫夺留西帕斯的女儿》是典型的满足官廷贵族和天主教会的审美趣味而创作的巴洛克风格作品。题材取自希腊神话中众神之主宙斯的孪生子劫夺迈锡尼国王两个女儿的神话故事,借古代所谓“抢婚”的风俗,歌颂勇士们对爱情的大胆追求,体现了画家的人文主义思想,肯定与赞美“人”与“人生的欢乐”。作品构图具有强烈的动势,颜色鲜艳亮丽、对比强烈,妇女形体造型追求粗壮有力的肉感,充分体现出艺术家特有的驾驭复杂构图的能力和坚实的造型功力。作品在暴力的表象中歌颂着生命的激情,而鲁本斯娴熟绘画技巧的还用增添了画面的艺术情趣和美感。
(2)贝尼尼
贝尼尼是意大利巴洛克艺术最杰出的代表,在建筑和雕塑上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他设计了圣彼得大教堂前的广场和柱廊,气势宏大,富于动感,与米开朗基罗的大教堂穹顶相呼应,成为罗马城中最壮丽的景观。他注重人的情绪表现,擅长制造生动强烈的戏剧性效果,著名雕塑《圣德列萨祭坛》描述了圣德列萨被天使之箭刺中心脏,在痛苦与欢欣交织中体验到上帝之爱的情景,给人身临其境的感觉。他的作品量极大,代表作品有《阿波罗与达芙妮》《圣德列萨祭坛》《四河喷泉〉等,是一位承前启后的巴洛克艺术大师。
《圣德列萨祭坛》标志着贝尼尼雕刻艺术的顶峰。这组雕刻主要由两个人物组成,一是女圣徒德列萨,另一个是天使。女圣徒身穿宽大的僧袍,赤着双脚,坐在云端上,处在沉迷的状态之中。她神情恍惚,脸色苍白,显得有点飘忽不定。在她面前,一个拿着带火金箭的小天使正向她走来,好像正要把箭向女圣徒心口刺去,这爱情之箭刺向少女静如止水的心海,使心海又泛起了爱的连漪。这里虽然描写的是一个宗教传说,但贝尼尼别出心裁,让传说带有世俗的色彩。雕刻家为了配合祭坛雕刻,还在旁边的包厢里雕刻了一组观众,坐在包厢里的是订货人卡尔纳罗一家。这件名作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艺术家的人文主义思想,它表现了人类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与渴望。
(3)巴洛克建筑
兴盛于17世纪的巴洛克风格表现在造型艺术的所有方面,它服务于教会上层和宫廷贵族,讲求富贵与豪华,强调感官享受,具体到建筑上的特征是:强调实体与空间的运动感,一改文艺复兴建筑简练庄重的水平线造型,大量采用曲线与曲面,构造丰富多变;大量使用贵重材料,充满装饰,极力炫耀财富;将建筑与雕塑、绘画结合起来,通过富丽的装饰、大面积的壁画、动势强烈的雕像和绚烂的色彩来营造一种舞台般的幻觉效果。
参考资料及来源:
著作《艺术史》(玛丽莲·斯托克斯塔德,迈克尔·柯思伦)
著作《外国美术史》(王树良,张玉花编)
图片来源于网络
讨论考研问题
了解院校动态
收获实习资讯
一起看电影、聊电影、学电影
后电影时代「25考研社群」
欢迎感兴趣的同学加入!
添加任意学长学姐微信即可入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