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40岁成为上将,54岁官至副国级,60岁担任副总理,65岁被免职

文化   2024-08-05 23:44   中国  

1973年年底,八大军区司令员对调,时任北京军区司令员的李德生与时任沈阳军区司令员的陈锡联对调,也是在这之后,陈锡联成为北京军区的新任司令员。担任北京军区司令员后,陈锡联迅速受到重用,1975年年初,他还担任了副总理一职。那么,陈锡联的身上都有什么故事呢?

陈锡联出生于1915年,湖北红安人。土地革命时期,陈锡联受进步思想指引,开始参加革命斗争活动,1929年,他先是在家乡参加了游击队,同年,游击队改编为红军,陈锡联也加入了红军。1930年,陈锡联加入了共青团,不久后,他转为了正式党员。

参加红军后,陈锡联长期活跃在鄂豫皖根据地,参加了鄂豫皖根据地的历次反“围剿”以及川陕根据地的反“三路围攻”、反“六路围攻”,逐渐成为一名能征善战的红军将领,屡立奇功,曾被称赞为“打仗数第一”。

1935年,陈锡联跟随红四方面军踏上了长征之路,值得一提的是,红四方面军的长征异常艰难,陈锡联也三次过草地,历经千难万险才取得长征的胜利,见证了红军三大主力的胜利会师。

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陈锡联担任了八路军129师385旅769团团长,10月19日,他率领769团奇袭了日军的阳明堡机场,不仅歼灭了一百多名日军,而且还击毁了24架日本侵略者的飞机,大大提高了八路军的威望,在全国范围内都引起了强烈的反响,是抗战初期我国面对日本侵略者取得的一次重要胜利,提升了中国军民的士气。

解放战争时期,陈锡联参加了挺进大别山、淮海战役以及渡江战役等大型战役,继续屡立奇功。新中国成立后,他又马不停蹄地参加了解放西南的战斗,并在西南解放后留在重庆,担任了重庆市委书记以及重庆市军管会副主任等职务,稳定了重庆的生产生活秩序,巩固了新生的政权。

1950年,陈锡联被调到炮兵,担任了炮兵司令员、炮兵学院院长等职务,期间他主持制定了我军炮兵的发展规划,并在进口与自行研制炮兵装备方面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促进了我军炮兵的发展壮大。

1955年,40岁的陈锡联被授予上将军衔,成为“55式军衔”的上将。1959年,陈锡联被调到沈阳军区,担任了沈阳军区司令员,此后他长期主持沈阳军区的工作,1969年,54岁的陈锡联还作为代表参加了“九大”,并成为了一名副国级干部。

1973年年底,八大军区司令员对调之后,陈锡联改任北京军区司令员。两年后,四届人大一次会议召开,60岁的陈锡联也在这次会议期间当选为副总理。1976年,在粉碎“四人帮”的谋划中,陈锡联也参与其中,并为粉碎“四人帮”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粉碎“四人帮”后,陈锡联继续受到重用,担任北京军区司令员、副总理等职务。1980年,在十一届五中全会上,65岁的陈锡联被免除职务。在这之后,他赋闲了一段时间,后续又进入中顾委,担任了中顾委委员以及常委等职务,继续为我军的革命化、现代化与正规化建设出谋划策,做力所能及的工作。晚年的陈锡联主要生活在北京,于1999年因病去世,享年84岁。

西城旧事
分享精彩的历史故事!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