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7年,轰轰烈烈的大革命运动失败,国民党反动派也开始大肆迫害进步人士,国内革命活动陷入低潮。在这种背景下,我党领导了一系列反抗国民党的武装革命斗争,并创建了我党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今天我们要说的这个人也曾参与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创建,并在那段时期担任了毛主席的贴身警卫员,专门负责保卫毛主席。这个人就是张宗逊,新中国成立后曾担任总后勤部部长等职务。那么,张宗逊的身上都有什么故事呢?
张宗逊出生于1908年,陕西省渭南市人。早年时期,张宗逊主要在家乡一带读书,也是伴随着读书的增多,他开始追求真理,向往光明。在此期间,张宗逊接触到马克思主义,1924年,他加入了共青团,1926年,张宗逊考入黄埔军校第五期,也是这一年,张宗逊转为正式党员。
当时还是大革命时期,两党处于第一次合作期间,张宗逊也跟随国民党参加了北伐。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张宗逊并没有对革命灰心,他跟随毛主席参加了反抗国民党的武装革命斗争,并见证了三湾改编。也是三湾改编后,张宗逊跟随毛主席上了井冈山,参与了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创建工作。
1927年9月到10月,张宗逊担任了毛主席的贴身警卫员,他率领一个排的兵力,专门保卫毛主席。那段时期,他与毛主席形影相随,包括晚上也在毛主席的卧室中打地铺,随身保卫毛主席。另外,除了贴身保卫毛主席之外,张宗逊还有个重要任务,那就是收集情报,他也抓住一切机会搜集报纸等消息,并交给毛主席,供毛主席参阅。
红四军离开井冈山后,张宗逊又参加了中央根据地的创建,并经历了中央根据地的历次反“围剿”。1934年10月,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后,他跟随中央红军的主力部队踏上了长征之路,红一方面军与红四方面军会师之后,张宗逊被调到红四方面军,他也跟随红四方面军三过草地,历经千难万险才取得长征的胜利。
抗日战争与解放战争时期,张宗逊长期活跃在西北,在西北战场歼灭了敌人大量有生力量,为革命的最终胜利作出了重要的贡献。新中国成立后,张宗逊陆续担任了西北军区副司令员、副总参谋长兼军校部部长等职务,1955年,47岁的张宗逊被授予上将军衔,成为“55式军衔”的上将。
授衔之后,张宗逊继续投身我军的各项建设,尤其是在军事教育与训练方面,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1966年,十年浩劫开始后,张宗逊受到冲击,身心受到极大的迫害,但他始终保持着铮铮铁骨,与造反派进行了坚决的斗争,保持了一个党员的崇高气节。
1971年,张宗逊调任济南军区副司令员,1973年,张宗逊担任了总后勤部部长,那段时期,他顶住各方面的压力,努力抓好部队的建设工作,力所能及地减小“四人帮”对部队工作的干预。1978年,张宗逊离职休养,晚年他主要生活在北京,并积极为我军的革命化、正规化与现代化建设献言献策。
1998年,张宗逊因病去世,享年90岁。值得一提的是,张宗逊还培养了一个优秀的儿子,他有个儿子名叫张又侠,曾担任沈阳军区司令员等职务,也是我军的上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