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
●滨州上市公司山东鲁北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股票代码:600727,股票简称:鲁北化工)对外宣布,终止不超3亿元定增,同时再推对外投资。
●两件事均与鲁北化工钛白粉业务有关:公司拥有年产超20万吨硫酸法和年产6万吨氯化法钛白粉的生产能力,定增本计划投向氯化法钛白粉扩建项目,对外投资则是新建硫磺制酸产能以满足公司生产肥料及钛白粉的需求。
●导致定增终止的原因是鲁北化工控股股东推进混改,何时靴子落地以及对上市公司有何影响?这是市场关注的悬念之一。
2024年7月鲁北化工启动以简易程序向特定对象发行A股股票。
鲁北化工披露,公司拥有年产超20万吨硫酸法和年产6万吨氯化法钛白粉的生产能力,2023年产量在全国排名第四。
相比之下,硫酸法技术工艺门槛较低,生产环节多、流程长,且能耗高、三废排放量大。氯化法钛白粉工艺被称为清洁工艺,主要原料是高钛渣和氯气等,技术门槛较高,具有生产自动化程度高、流程短、产品质量高、能耗低和三废排放少等诸多优势。
鲁北化工本次发行募集资金总额不超过3亿元,打算全部投向“年产6万吨氯化法钛白粉扩建项目”,该项目总投资为7.19亿元。从这里可以看出,募集资金占项目总投资的比例不足5成。
该项目已完成多项报批,包括2022年3月取得《山东省建设项目备案证明》,2024年6月办理了项目备案延期,项目建设年限延长至2025年;2022年5月,取得环评批复。
1月14日晚间鲁北化工公告终止本次定增,并表示“不会对公司生产经营和业务发展造成不利影响”。
上述项目如何推进,尚不得而知。不过,鲁北化工在氯化法钛白粉方面有着多重布局:2024年9月有投资者提问,了解鲁北化工子公司“计划总投资45亿元新建年产30万吨氯化法钛白粉新材料项目”相关情况,称该项目将“建设3条单线产能10万吨/年的氯化法钛白粉生产线,达产后可实现年均销售收入62.30亿元,年均利润总额17.90亿元”。就此,鲁北化工表示,“30万吨氯化法钛白粉新材料项目作为公司储备项目,处于前期手续审批阶段。”
也是在1月14日晚间,鲁北化工公告,投资32,972.54万元,建设“年产60万吨硫磺制酸及余热发电项目”,建设期2年,投资回收期为6.45年。
鲁北化工表示,项目建成后,能够缓解鲁北化工园区内硫酸供应紧张情况,满足公司生产肥料及钛白粉的需求,同时配套硫酸输送管网,有助于降低下游产品的生产成本,缓解园区内企业的运输成本压力,减少运输硫酸带来的公共危险。另外,本项目副产大量蒸汽,可供给园区内氧化铝、钛白粉等生产装置使用,完善鲁北循环经济产业链。
显然,此举有望提升鲁北化工钛白粉产品的竞争力。
回过头来再看此次定增终止的原因。
根据鲁北化工的公告,原因是公司控股股东鲁北集团正在筹划的股权转让事项需时较长,受其影响公司本次以简易程序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事项无法按预定计划完成。
2024年10月,鲁北化工披露,控股股东鲁北集团正在筹划混合所有制改革,其控股股东山东鲁北高新区产业发展集团有限公司拟公开转让其持有的鲁北集团15%的股权,可能会导致公司实际控制人发生变更。
根据上图股权结构,如果此次混改成功,鲁北高新发展成功转让其持有的鲁北集团15%股份,则其所持股份将由44.40%降为29.40%,鲁北集团第二大股东海南锦元新材料有限公司将跃升为鲁北集团第一大股东。如此,上市公司鲁北化工的实际控制人也将发生变更。
其中,海南锦元新材料有限公司为同样是滨州上市公司的滨州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证券简称:滨化股份,证券代码:601678)全资子公司。
2023年,滨化股份收购鲁北集团股权时表示,鲁北集团与公司地理位置相近,与公司主营业务均包含氯碱化工类产品(溴素、原盐等),且其主营产品所涉及的原料烧碱、双氧水、氯气等为公司的主营产品,双方存在业务往来及协同效应,有利于强化和拓展公司主营业务,提高行业地位和市场竞争力。
目前,滨化股份无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鲁北化工实际控制人为无棣县财政局。有投资者猜测,是否存在这样的可能性,那15%股份转让给海南锦元新材料有限公司,后者将持股50.6%。
谁将成为上市公司实控人,将给上市公司带来怎样的影响,我们拭目以待。
声明:本文为根据上市公司公开披露的信息所做的第三方研究,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不对因使用本文所采取的任何行动承担任何责任。
商务合作
王先生 186 6165 9828(微信同号)
寻求报道 /转载
韩先生 186 7899 7237(微信同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