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 海 兴文县委组织部
基层是国家治理的神经末梢,是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的“最后一公里”。党的十八大以来,各地区各部门持续着力为基层减负,基层谋事干事的实干氛围愈加浓厚,但也需要清醒认识到,行百里者半九十,推进基层减负,绝不能有一点松懈、半分麻痹,必须以久久为功的韧劲一抓到底。
事必有法,然后可成。建立完善法规制度是落实基层减负的长远之策、根本之策。事实证明,只有全方位扎紧制度笼子,才能把作风建设严的基调贯彻到底,避免一些单位钻漏洞、搞变通。比如,湖南花垣县出台切实为基层减负十条措施,明确“各级各部门每周最多只集中安排一天时间开会”“村干部除安排一人值班外,其余均不坐班”等要求;西宁市纪委监委优化社区工作事务“五张清单”,开展社区证明清理、梳理社区挂牌机构和纸质台账工作,使社区权责更加明晰。始终坚持问题导向,不断优化规章制度,去除执行上的“折扣区间”,为基层减负才能一抓到底、落到实处。
一抓到底为基层减负,需要向问题深处下功夫。“基层的形式主义,根源不在下面,而是上行下效”。错误的政绩观一日得不到纠正,形式主义滋生蔓延的土壤就一日得不到改良。现实中,一些单位政绩观错位,追求纸面数据、虚假繁荣,如此“指挥棒”之下,又怎能真正把减负落实到位?领导干部要树立和践行正确政绩观,不断锤炼党性,从思想根源上破除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多些“种树人”“铺路人”“挖井人”的担当,少些涸泽而渔、崽卖爷田的急功近利。同时,还须不断完善政绩考核评价办法,把“潜绩”和“显绩”统一起来,把“产出”和“成本”统一起来,以正确导向破除形式主义歪风,从源头上推动基层负担见底出清。
一抓到底为基层减负,还要求善于看“桅杆”。形式主义具有多样性、复杂性。在一些地方,现场会少了,但视频会多了;需要填报的表格少了,但花样繁多的app多了。只有保持对新形势、新问题的敏锐,才能对增加基层负担的各类形式主义变种,及时察觉纠治。最近,上海自贸试验区临港新片区管委会发现一些企业成为“调研样板间”“走访打卡点”,果断提出措施,有效解决了企业的接待负担。为基层减负不是“一时的事”,而是“一直的事”。要永葆见微知著的敏锐性,“继续把这项工作抓下去”,真正把基层干部从一些无谓的事务中解脱出来。
往期回顾
【关注】全市县处级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专题培训班开班
【驻村印迹】赵林滨:“三向”扎根,从“念兹在兹”到“枝叶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