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驻村印迹】冯建:心“中”有爱,“埂”有未来

文摘   2024-11-07 22:09   四川  




心“中”有爱
“埂”有未来
驻村印记

冯建,男,法学博士,四川轻化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学生工作办公室主任、团委书记,2024年8月以来,担任龙华镇中埂村驻村工作队队员。

在驻村新征程上,冯建坚持以热爱为动力,点燃服务乡村的热情;以喜爱为桥梁,融入乡村的日常生活;以关爱为灵魂,播撒乡村温暖与希望的种子,赢得了当地干部和群众的一致好评。









梦启“埂”间

以热爱为引,点燃驻村火种


“我热爱龙华镇这片土地,它虽不繁华却充满生机;我热爱中埂村的人民,他们淳朴善良、勤劳勇敢。这份热爱,如同火种一般,在我心中熊熊燃烧,激发了我无限的工作热情和创造力。”对驻村工作的热爱,是冯建最初踏上龙华镇中埂村这片土地时最坚定的信念。中埂村是龙华镇的二类村、典型的山区村,人口较多、地形破碎,从高校教育系统工作转到农村驻村工作,内心的热爱让他迅速适应陌生的环境和艰巨的任务。来到村上后,他迅速调整工作状态,同驻村工作队及村“两委”一起,紧紧围绕驻村工作“四个职责”,用心用情开展调研走访、政策宣传、收入测算、矛盾调解等工作,经常熬夜整理村户资料数据、深夜冒雨查看洪水险情,在驻村两个月内就走遍全村127户脱贫户和16户监测户,走访慰问5个帮扶对象送去家用慰问品。虽经历了许多挑战与困难,但正是这份热爱让他变得更加坚韧不拔。








“埂”上新篇
以喜爱为伴,融入乡村生活

喜爱是心灵的桥梁,让他与乡村、与村民紧密相连。在驻村的日子里,他喜爱上了村上的绿水青山、竹茶飘香、淳朴民风,更喜欢与群众话家常、同劳动。在中秋节、国庆节、重阳节等重要节假日,他主动留守驻村,自请主持并积极参与活动,同群众共庆节日、分享喜悦,感受群众的喜怒哀乐,融入乡村的生活方式。作为大学教师、法学博士,他用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积极向镇村干部、群众宣传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推动党的政策在基层走深走实、落地生根;他还利用好自身专业知识,担任龙华镇青年干部演讲比赛评委。自他到中埂驻村后,附近村民会时不时的自发给他送菜。“冯博士,这是我自家种的黄瓜、白菜,没有打农药的,你尝一尝看好不好吃。”“冯博士,这是我自家种的竹笋、红薯,你尝一哈。”他自己也开辟了几块菜园,播种了各种蔬菜,时常与村民们分享。面对独特魅力的乡村生活和淳朴热情的村民,更加坚定了他为乡村发展贡献力量的决心。







“埂”绘蓝图
以关爱为魂,传递农村希望

在驻村工作中,他始终把关爱村民、帮助村民作为自己的首要任务。作为高校教师,他始终牢记“传道受业解惑”职责使命,助力乡村振兴教育扶智,在很短的时间内通过组建“驻村心灵驿站”“驻村爱心课堂”“学历提升互助小组”学习平台,在工作日晚上和周六免费为村上学生辅导课业、答疑解惑、心理辅导,纾解学业和生活压力。面对积极踊跃参加活动的学子们,他的这份关爱不仅让他与村民们之间建立了深厚的感情和信任,更是传递了农村的希望与力量。此外,他和同事一起积极争取单位支持,为中埂村今年高考考取本科学生申请奖学金、困难群众子女就读初高中申请助学金,共计申请资金12.6万元。他深知只有真正关爱村民、了解村民,特别是加强教育帮扶,扶贫先扶智,才能赢得他们的支持和拥护,才能共同推动乡村的振兴与发展。


“心‘中’有爱,‘埂’有未来”不仅是他对驻村工作的情感寄托,更是他对未来乡村发展的美好憧憬。展望未来,他将不忘初心、笃定前行,继续深耕屏山县龙华镇中埂村这片热土,奋力谱写乡村振兴新篇章。




往期回顾

【关注】全市县处级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专题培训班开班

【驻村印迹】赵林滨:“三向”扎根,从“念兹在兹”到“枝叶关情”

【双向互派奋进路】王琦琛:往时读遍千卷书 归来已踏千里路

【基层星光】翠屏区牟坪镇金银村:探索“四微”模式开启聚居点善治新篇
【党课书房】重温党史守初心 砥砺前行担使命——宜宾市“党课开讲啦”暨“党史故事我来讲”擂台赛举办

宜宾组工
弘扬“组”旋律、传播正能量、奋进新时代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