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家叶圣陶说过:教育就是习惯的培养。好习惯,是孩子人生路上的宝贵财富。
孩子的优秀,是一系列良好习惯的总和。人民日报推荐让孩子变优秀的五个好习惯。
1
阅读
终身受益的财富
阅读习惯是孩子一生的财富。
阅读可以拓宽孩子的视野,增长见识,能够激发他们的想象力与创造力,能够培养孩子解决问题的能力。
家长可以设置好一个固定的阅读时间和阅读时长,家长和孩子共同阅读,营造浓厚的阅读氛围。
书籍的选择必须适合孩子年龄特点,鼓励孩子自主选择,鼓励孩子分享阅读感受,鼓励孩子去写读后感,从而提升孩子的表达能力。
2
整理
培养秩序感和专注力
整理习惯的形成是孩子动作协调发展的过程,它能够让生活整洁有序,能够培养孩子的条理性。
整理,不但能锻炼孩子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自律能力,还在潜意识中整理内心的情绪垃圾。
家长可以教会孩子一些整理的方法,还可以鼓励孩子自主整理个人物品。
孩子会整理物品,才能梳理知识;规划好空间,才能规划好人生。
3
运动
增强身体素质
书籍塑造我们的思想,运动强健我们的体魄。
运动有助于强健孩子身体,有助于磨练孩子的意志。
家长可以根据孩子的兴趣和体能选择适合的运动项目,比如跑步,游泳,篮球等。
家长还可以和孩子一起制定好锻炼计划,包括锻炼的时间和内容。
如果可以,请鼓励孩子参加运动比赛,让孩子去挑战自我,从而提升孩子的自信心。
4
守时
让孩子成为“靠谱”的人
时间是一种宝贵的资源,而守时是对时间的尊重和有效管理。
守时代表着有管理时间的能力,有计划、有责任心地学习和生活。合理的生活安排、规律的作息可以增强孩子的秩序感,树立时间观念,提高做事效率。守时,最能看出一个人的教养和修养。
一方面,家长要以身作则,做到守时,为孩子树立榜样。
另一方面,家长应该帮助孩子制定时间表,培养孩子的时间管理能力,如有必要,在关键的时间节点,比如上学,睡觉,读书等给予适当的提醒,帮助孩子养成守时的习惯。
5
做家务
培养自理能力和责任心
自理能力,是我们每个人的必修课,也是我们最最基本的生活能力的体现。
孩子总会长大,需要独自生活。做家务是锻炼我们成长的第一步,也是很重要的一步。
养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把自己的生活打理得井井有条,所有事情靠自己来完成,是形成独立人格的关键。
家长可以根据孩子的年龄和能力大小,制定家务清单,让孩子明确任务和要求。
家长还可以设置合理的奖励机制,从而激发孩子做家务的积极性。
著名教育家孙云晓先生也曾说过:“对儿童来说,好习惯是命运的主宰,是成功的轨道,是终身的财富,是人生的格调。”
好习惯的培养,离不开父母辛勤的栽培和养育。父母给孩子金山银山,都不如教会他们养成受益终身的好习惯。好习惯,决定孩子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