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觉悟者把命和病讲透了!

文摘   2024-11-20 20:46   山东  

一切的源头,
在于无形的思想、精神,
然后才有了能量,
然后才化生为物质。
所有的病,
都是这么来的。


点击音频,倾听全文 主播 / 白桥
  





01

什么是健康



整个天地间的万事万物,就像是一个巨大的交响乐,跟天地这个大的交响乐一起走,走得平常中和,这是健康的标准。


生病了,其实就是被老天踢出去了。所以,病在古代叫做“失常”,病因叫“失节”,或者“失势”。


那什么叫健康呢?健康就是“常”。健康不是说你面色红润,精神饱满什么的,不是这些东西,也不是肌力多少,心跳多少……


“常”是什么东西?与自己、与社会、与这个大千世界处在相对和谐的关系中,能跟着自然的节奏玩,这是最重要的一点。


天气热别人都出汗,你也能出出汗;别人走两个小时不累,你也能走得动。但如果别人都怕冷,你还觉得热;


别人都困了,你半夜三点还睡不着觉,其实已经开始跟不上了。


如果你觉得自己是健康的,这已经病得不轻了。


中医眼中的病有几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神”病。


神散,神不定,注意力不集中,这是一种;敏感,容易被外界引动,动心、动情、动欲,自控力差,这是第二种。


平常生活中,睡不好,易惊醒,怕吵,怕黑,怕鬼,这是神弱。


神病严重了,形神分离,心口不一,表里冲突,你跟自己不在一起了,言不由衷,甚至喜怒哀乐发不出来,或者发之太过。


还有“不及”。你该高兴的时候却要压抑一下,习惯了,就真的高兴不起来了。


太过,不及,都是失常。“当其时而无其气”,也是失常。该高兴的时候突然哭了。


原本是伤心的,却强迫自己坚强,现实生活中有很多这样的情况,这是反常。


什么是健康?健康就是“平常”,还有“中和”。所以,学中医就知道,“祝您天天平常”是最大的祝福。


以前老师教给我一个看病的诀窍:一个病,西医不知道是什么,中医也看不出是什么原因,你也不知道怎么治的时候,怎么办?调常。


病人来复诊的时候,要问他的生活状态,吃喝拉撒睡,这才是中医看病的基本指标。


吃得好吗?睡得好吗?动得好吗?拉得好吗?出汗正常吗?


尤其是慢性病,把他的这些基础指标调到正常了,就意味着生机恢复,气机趋常,这个时候,人体本身的生命力,就能把这个病给化解掉。任何病都是这样。





02

生病的源头


中医认为一切病先是神病,然后是气病,再到血病,最后才到什么呢?形病。


疾病先从生命无形的部分,即从精神、信息的层面开始出问题;第二个阶段,到气的部分,能量格局和运行规律发生紊乱;第三个阶段,到有形的疾病层面。


很多人的病,其源头是某种很大的烦恼,很大的怨恨,或者很多他们无法解决的困惑。病是因为他们不愿意去面对、澄清、解决。


为什么儒、释、道这么重视“惭愧”、“反省”、“忏悔”,先得觉察到自己错了,才有“知非即离”的可能。


心念一转,神气也就转了,生命列车的方向也转了。当一个人的身体有大病的时候,已经是生命列车的方向错很久了。


但有一点一定要记得,信念随时有机会转回,信念一转,神气随时有机会修正。


一切的源头,在于无形的思想、精神,然后才有了能量,然后才化生为物质。所有的病,都是这么来的。





03

真正的养生


当一个人用“自己”感受生活的时候,是从他的内心出发,原点是自己,没有错位。


现代人容易出现的问题是我们去求一个东西、一个人或者一件事。


总是有很多远大的发展计划,一直思考,想得很遥远。或者关注一个人,念念不忘。


不停地看这个看那个,或者不停地讲话,不停地做事。


我们以外物为原点,那就会失去对当下的自己和周围的感受。这个状态在中医叫什么呢?是“形神分离”。


打坐安静的状态是什么呢?是《黄帝内经》说的“形与神俱”,或者“身心合一”。


合适自己才是最好的,不是去外面寻找一个外在的统一标准。


所以,在生活中要养成用心的习惯,去感受自己、观察自己,然后至少知道:


一、吃了什么东西舒服,什么东西不舒服;


二、跟谁在一起舒服,跟谁在一起不舒服;


三、想什么、说什么、做什么会比较安心,或者反之,会睡不着、纠结和难过。


生活中时时刻刻留意观察自己,就可以时时刻刻调整自己,这是真正的养生。





04

养生的最高境界


《黄帝内经》对养生和养神还有一个更高的要求,“恬淡虚无”,接近道家、佛家成就者的状态。恬是安静、安然的意思,带着放松的、微微的甜美。


电视剧里常见的大喜大悲是相对偏执、失中、失守的状态,不是一个平常的中和状态。


这个“恬”如果换成“甜”,即“甘”的意思,中药有一个原则叫做“甘以缓之”,意思是所有的药,只要是甜的,比如甘草,就能让人的精神、身体的运转,包括人看待问题的方式及态度柔和、缓和起来。


修心都是第一位的,因为那个时候你的身体像电子天平一样敏感,一个想法涌动就会有很大的变化。


南怀瑾老师的书里提到,打坐坐到比较细微的时候,你的一个念头,身体都会有变化,都会有感觉,那个时候自然就不敢乱动念了。


当你虚静放松,没有那么多念头、思想、情感、欲望、计划和各种烦心事涌动围绕时,自己的心就像一面相对干净的镜子。


一切都清清楚楚地在那里,等你来发现。



(THE END)


 ·线上专属个案分享会·





全息宇宙 北京  整理

全息宇宙:我们发布的文章收集于大千世界,所有的智慧真理都值得我们无条件推送。咨询探讨入群可加小编微信:QXYZ1413仁者见仁 、智者见智、 修行在个人 


▍版权声明:
○ 文字图片采集自网络,由全息宇宙编校发布,尊重知识与劳动,转载请保留版权声明。
○ 版权归创作人所有,我们尊重著作权所有人的合法权益,如涉及版权争议,请著作权人告知我方删除,谢谢。 

免费领取学习资料/进公益群

· 长按扫码 咨询助理 ·



宇宙乃平衡之道
以心应万物
万物皆全息应其心 归其道,皆为自然

推荐全息服务号





 点击阅读原文 进入线上成长平台


全息宇宙
一切都是爱的能量。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