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心发现

文摘   2024-10-22 19:02   山东  

在这个纷繁复杂的世界里,
我们常常会被各种现象所触动,
从而引发对人性和道德的思考。

今天,
让我们一起走进“良心发现”的主题,
探讨那些隐藏在生活背后的道德准则。


本文整理自唐红灵老师线上直播节选
(关注视频号“全息宇宙读书会


点击音频,倾听全文 主播 / 樂觀
  



01

自然与贪婪:良心的缺失



我们生活的大自然正面临着严峻的考验,森林被砍伐,冰川开始融化......

有一次走在地下车库,我看到许多高一米,长四五米,可能是千年老树制成的茶桌,那一刻我就想到了人类的贪婪。

这些老树被砍伐,仅仅是为了满足某些人的私欲,制作成昂贵的茶桌却未被卖掉,只能堆积在车库。这种行为无疑是对大自然的破坏,也反映出一些人良心的缺失。

与此同时,社会上也存在着诸如贪官贪污31亿等现象。当一部分人为国家无私奉献时,这些贪官却毫无底线地满足自己的贪欲。

有一年我们去埃及游学的时候,在埃及的某个景区,有一个壁画上就在“称良心”,里面的场景提醒着我们:

每个人都应该摸摸自己的良心,问问它是否还在,是否有重量?

如果我们都能意识到良心的存在,或许就不会做出这些贪婪无度的行为。




02

生活中的良心考验



生活中,良心的考验无处不在。就像我的一个咨询者的遭遇,他在乡下租了房子,按照房东要求花费20万装修,合同签了五年。

然而,仅仅一年后,房东看到房子装修好了,就想撵走租客。这种行为实在令人心寒,也再次证明了一个人如果没有良心,什么事都做得出来。

世界要和平,就需要良心。做任何事情都要摸摸自己的良心,看看良心在不在。当你真的能良心发现的时候,你就不会干那些事情。

所以这个世界就需要有道德的约束,没有道德的约束,人性是无止境的,无底线的。

我们在之前的直播中有讲到感恩,知恩、感恩、报恩,而这些的背后就是道德。一个有良心的人,不需要束缚。道德束缚没有良心的人,所以就有了法院。

如果每个人做任何事情之前都能够摸一摸自己的良心,好多事情你就不会做了,你就不会给这个世界带来麻烦。而是善心、善念、善人、善事这样的频率里面。

“人在做天在看”,当天有不测之风云的时候,就是在处罚。

之所以能够良心发现,都是因为良知善存。王阳明心学里面就讲到致良知,是因为你的良知在运作,你才能够良心发现。

所以古人云,良心者,本然之善心。

良心不仅是做事的准则,更是做人的根本。当一个人只凭良心做事,却忽略凭良心做人时,这是本末倒置的。

良知是人生最好的底线,就像三字经中所说“人之初,性本善”,人生来就具备良知。无论是个人良知还是集体良知,都应该被我们所重视和坚守。



03

王阳明心学中的良知启示



在龙场期间,有一次,王阳明捕获了当地的一个强盗头目。强盗头目在受审时对王阳明说:“我死罪难逃,之乎者也、道德廉耻我不想听了,要杀要剐你就痛快些!”

王阳明说:“我不跟你谈道德廉耻。今天真热啊!咱俩把外衣脱了,再来审案!”

强盗正被捆得难受呢,当然喜欢这个建议。

两人把外衣脱了,王阳明又说:“怎么还这么热呀!咱俩把内衣也脱了吧!”强盗又依了他。于是,大学问家与强盗头目在公堂上都光着膀子。

王阳明又发话了:“还是热得不行!我俩把裤子也脱了吧!”强盗头目愣了半天,又依了他。到此,两个人只剩下了一条内裤。

不想王阳明又来了个提议:“罢了!罢了!咱俩还是把内裤也脱了吧,图他个轻松自在!”

那强盗头目一个劲地摇头:“这可使不得!万万使不得!”

于是,王阳明开始了因势利导:“为什么使不得?说明你内心还有一些羞耻感。这羞耻感何尝不是道德良知的一些表现呢?看来我还是可以跟你讲道德廉耻的!”

至此,强盗头目被彻底折服,乖乖地认罪伏法。

王阳明的故事给我们带来了深刻的启示。他在面对强盗时,通过巧妙的方式让强盗认识到自己内心的良知。即使是强盗,也有羞耻感,这就是良知的表现。

那么良知到底是什么?良知就是做人的一个底线。有人说每个人都可以成为英雄,只要你接受这个良知底线,你就能够有所为有所不为。

明善恶、知羞耻,有恻隐心,知恩图报都是良知的主要内容。

王阳明的“人人自有定盘针,万化根源总在心”告诉我们,心是最重要的。我们的内心决定了我们的行为和态度,只有保持内心的坚定,才能不被外界所干扰。




04

历史故事中的良知坚守



(一)许衡的故事

南宋末年有一个年轻人名叫许衡,因聪明勤奋而在当地颇为知名。一次,许衡独自赶路,当时正是炎热的夏天,烈日像火球一样炙烤着大地。

许衡由于长时间赶路而汗流浃背,口干舌燥。走着走着,他遇到了几个商贩在一棵大树下乘凉,那帮商贩也都又热又渴,但却没有水。

这时,远处走来一个人,他怀里捧着一堆梨子说:“前面有梨树,大家快去摘来解渴。”商贩们一听,赶忙收拾东西去摘梨,许衡却没动。

有个商贩奇怪地问:“你为什么不去摘梨呢?

许衡问道:“梨树的主人在吗?

商贩们都说:“梨树的主人不在,但天气这么热,摘几个梨解渴也没什么大不了的。

许衡认真地说:“梨树现在虽然没有主人看管,难道我们自己的心也没有约束吗?我心有约束,不是自己的东西,又没经主人允许,我是绝不会去偷的。”

商贩们不理会许衡,纷纷去摘梨。

面对无人看管的梨树,他坚守自己的良知底线,没有去摘梨解渴。尽管有人讥讽他迂腐,但他关注的是是否守住了自己的良知,这种坚守让他获得了美誉。


(二)陶渊明的故事

陶渊明为了养家糊口,来到离家乡不远的彭泽当县令。在那年冬天,郡的太守派出一名督邮,到彭泽县来督察。

督邮,品位很低,却有些权势,在太守面前说话好坏就凭他那张嘴。这次派来的督邮,是个粗俗而又傲慢的人,他一到彭泽的旅舍,就差县吏去叫县令来见他。

陶渊明平时蔑视功名富贵,不肯趋炎附势,对这种假借上司名义发号施令的人很瞧不起,但也不得不去见一见,于是他马上动身。

不料县吏拦住陶渊明说:“大人,参见督邮要穿官服,并且束上大带,不然有失体统,督邮要乘机大做文章,会对大人不利的!”

这一下,陶渊明再也忍受不下去了。他长叹一声,道:“我不能为五斗米向乡里小人折腰!”

说罢,索性取出官印,把它封好,并且马上写了一封辞职信,随即离开只当了八十多天县令的彭泽。

他的这种行为体现了他对良知底线的坚守,也让他过上了“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田园生活。

这些历史故事都告诉我们,只有坚守良知底线,才能获得成功和自我。




05

良知与行为的统一



王阳明讲的心学强调知行合一,《传习录》中有言:“未有知而不行者。知而不行,只是未知。”良知与行为是统一的。

一个人有了良知底线,就不会无底线地去做事。我们应该言行一致,做到诚信。诚信是一个人在世上安身立命的根本。

(一)曾子的故事

古书中记载着一个曾子 “杀猪教子” 的故事,一直为世人所传颂。

有一天,曾子的妻子准备到街上去买东西,小儿子哭着非要跟着去不可。妻子怕带他去添麻烦,但又不好摆脱掉孩子,于是,就哄孩子说如果他乖乖待在家里,她回来后就把家里的猪杀了给他吃猪肉。

小儿子一听有肉吃,就立刻止住了哭声。

曾子知道妻子这样说完全是为了哄孩子,并不是真的要杀猪。他本想上前阻止妻子,但话已经说出去了,“覆水难收”啊。 

等妻子回来,一进家门,眼前的情景使她大吃一惊:曾子正在跃跃欲试要杀了那口大肥猪。

妻子忙阻止道:“我刚才是叫儿子纠缠得没办法哄他呢,你怎么竟当真了呢?”

曾子全然不顾妻子的劝阻,继续准备着,捆好猪后,他严肃地对妻子说:“我知道你是跟儿子说着玩的,可是小孩子还不大懂事,只会跟着父母的样子去学、去做。今天,你说的话不算数,答应了的事不去做,哄骗了孩子,这实际上就等于在教孩子讲假话骗人。

另外,做母亲的欺骗了儿子,儿子觉得母亲的话不可信,以后再教育他,他也就难以相信你的话了。你这样做,怎么能把孩子教育好呢?”

妻子听了,开始深深地责备自己,她明白了:父母是孩子的首任教师,是孩子最直接的模仿对象,应该给孩子做出好榜样。

妻子最后不再阻止曾子,虽然看似损失了一口猪, 但是与孩子的教育相比,这么做却十分值得。

曾子为了给儿子树立榜样,坚持兑现承诺。而在生活中,我们也应该避免随意开口头支票,要对自己的言行负责。

比如答应孩子的事情却没有做到,这不仅会伤害孩子的信任,还会影响孩子的价值观。我们应该从这些小事做起,做到知行合一,坚守良知。

(二)杨震的故事

杨震公正廉洁,不谋私利。他任荆州刺史时发现王密才华出众,便向朝廷举荐王密为昌邑县令。后来他调任东莱太守,途经王密任县令的昌邑时,王密亲赴郊外迎接恩师。

晚上,王密前去拜会杨震,俩人聊得非常高兴,不知不觉已是深夜。王密准备起身告辞,突然他从怀中捧出黄金,放在桌上,说道:“恩师难得光临,我准备了一点小礼,以报栽培之恩。”

杨震说:“以前正因为我了解你的真才实学,所以才举你为孝廉,希望你做一个廉洁奉公的好官。可你这样做,岂不是违背我的初衷和对你的厚望。你对我最好的回报是为国效力,而不是送给我个人什么东西。”

可是王密还坚持说:“三更半夜,不会有人知道的,请收下吧!”

杨震立刻变得非常严肃,声色俱厉地说:“你这是什么话,天知,地知,我知,你知!你怎么可以说,没有人知道呢?没有别人在,难道你我的良心就不在了吗?”

王密顿时满脸通红,赶紧像贼一样溜走了,消失在沉沉的夜幕中。

杨震一生为官清廉,刚直不阿。他始终以"清白吏"为座右铭,严格要求自己,"不受私谒",这在古代不但是十分可贵的品德,就是在现代也是人们十分欢迎和敬仰的品质。

杨震在任涿郡太守期间,从不吃请受贿,也不因私事求人、请人、托人,请客送礼。他的子孙们与平民百姓一样,蔬食步行,生活十分简朴。

亲朋好友劝他为子孙后代置办些产业,杨震坚决不肯,他说:"让后世人都称他们为'清白吏'子孙,这样的遗产,难道不丰厚吗!"

杨震的这四知不只是对外公正廉明的一个承诺,也是对自己清白的坚守。生命,不可能从谎言中开出灿烂的鲜花。

“举头三尺有神明”,即使在无人知晓的情况下,也要坚守自己的清白和良知。任何事情都逃不过天地的眼睛,我们要做一个公正廉明、坚守良知的人。




06

培养内在品质,传递正能量



一个人当内心强大时,他所向往和搭建的舞台就会更广阔。我们要培养自己的内在品质,如诚信、良知等。

同时,我们要传递正能量,用自己的言行举止感染周围的人。就像我们要做一个有气场的人,将自己的正能量扩散出去。

在这个纷繁复杂的世界里,我们要回归清净心,避免被外界的诱惑所干扰。

就像道德经中所说的“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保持一颗清净心,才能稳打稳扎地做事情。

我们要追求真善美,用良知去运作,才能获得这些品质。

“良心发现”是我们每个人都应该重视的主题。在生活中,我们要时刻摸摸自己的良心,问问它是否还在。我们要坚守良知底线,做到知行合一,用自己的言行举止传递正能量。

让我们一起回归人性的道德底线,创造一个更加美好的世界!

(THE END)


 ·最新活动·


· 观看视频 ·







全息宇宙 北京  作者|唐红灵    整理|全息宇宙菲菲

全息宇宙:我们发布的文章收集于大千世界,所有的智慧真理都值得我们无条件推送。咨询探讨入群可加小编微信:QXYZ1413仁者见仁 、智者见智、 修行在个人 


▍版权声明:
○ 文字图片采集自网络,由全息宇宙编校发布,尊重知识与劳动,转载请保留版权声明。
○ 版权归创作人所有,我们尊重著作权所有人的合法权益,如涉及版权争议,请著作权人告知我方删除,谢谢。 

免费领取学习资料/进公益群

· 长按扫码 咨询助理 ·



宇宙乃平衡之道
以心应万物
万物皆全息应其心 归其道,皆为自然

推荐全息服务号





 点击阅读原文 进入线上成长平台

全息宇宙
一切都是爱的能量。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