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大选快来了 要抓住选民的心还得先抓紧衣食住行

文摘   2025-01-20 19:11   新加坡  

物价上涨的速度,是否让你感到担忧?(海峡时报)



作者 许耀泉



1992年美国总统选举竞选期间,出自克林顿团队的一句俏皮话,意外地深入民心:

“It’s the economy, stupid.(笨蛋,问题出在经济。)”

美国当时正面临经济衰退,失业率达7.8%,时任总统老布什的支持率因此暴跌,这句讽刺在当时因而显得特别犀利,也可说反映了经济和民生课题在任何选举的重要性。

时隔33年,新加坡咨询公司黑箱研究(Blackbox Research)1月16日公布的一份调查结果,同样显示了经济和就业率的重要,但另一个因素却显得比它们重要许多。

大选要来了,新加坡选民最关注什么?

黑箱研究今年1月份向1310名新加坡选民进行调查,结果发现:

大选来临之际,新加坡人最关注的还是更实际、与日常生活相关的课题。

调查要求受访者从20个因素当中,选出他们在大选来临之际最关注的两个。

(数据来源:黑箱研究,红蚂蚁制图)


研究显示,生活费与通胀是受访选民最关注的问题(34.8%),关注它的受访者比排在第二位的工作与就业(15.6%)多出一倍以上。

政治因素(如政局的稳定和延续性、对某个政党的信任和现任政府的领导力)排在三甲之外,但占比与排在第三位的经济相差不远。

调查也发现,近九成选民认为选区的治理比国家的治理还重要:88%选民看重自己选区候选人的素质,87.8%也重视自己选区的服务素质和基础建设,这两个因素的占比都比总理人选、哪个政党更能领导国家,以及政府自上届大选以来的表现等等都高。

调查显示,选民更关注选区的治理。(海峡时报)


选民对不同选区的国会议员也有不同的评价,超过九成中部选民认为自己的国会议员表现良好或非常好,但西部选民当中,有17.8%对国会议员的表现给予负面评价。

无独有偶,也是西海岸集选区领军部长的国家发展部长李智陞近日接受媒体访问时表示,西海岸集选区的局势比起一年前(也就是前交通部长易华仁被控涉贪的时候)“稳定得多”,他和其他西海岸议员也加紧努力,确保居民能够继续获得服务。

说到易华仁,你是不是想起过去两年内,人民行动党和工人党相继传出桃色绯闻,以及反对党领袖毕丹星涉嫌向国会特权委员会作伪证的审讯?

如果你以为多数选民会关注这些课题,那黑箱研究的调查结果可就要让你跌眼镜了,因为只有5.7%的受访者表示关注政治丑闻或政治人物的道德水平。

值得注意的另一点是,住房成本整体来说虽然只排第七,但在49岁以下受访者当中,却是最重要的三个课题之一。

住房成本对49岁以下的新加坡受访者来说,仍是重要课题。(海峡时报)


游离选民是“造王者”?

另一方面,还有超过四分之一(26.8%)的受访者表示,还没决定要把手中一票投给谁。

这个现象在21岁至29岁之间的选民尤其明显,他们当中有三分之一表示投票意向还不确定。

相比之下,50岁以上的选民有四分之三已经决定要如何投票。

如果根据收入来分析,来自中等或高等收入家庭的选民有74%已经知道要投票给谁,但这个占比在低收入群体则下跌到65%。

民生课题始终最重要

接受媒体访问的分析师指出,调查结果显示新加坡选民较为务实,最关心的始终是民生课题。

他们也认为,还没做决定的选民可能是因为对政治缺乏了解,甚至冷感。此外,大选日期尚未公布,一些选民可能觉得现在还没有必要做决定,甚至不排除他们当中有人不愿意在调查中公开自己的决定。

民生课题涵盖了人们的衣食住行,出自《史记·管晏列传》的“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以及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Maslow’s Hierarchy of Needs),都是其重要性的佐证。

因此,与其从政党或政治人物的形象下手、还是强调民主,甚至是对储备金等各种制度提出质疑,参与来届大选的政党若想争取游离选民的选票,或许更应该着重表现自己有能力改善人们的生活。





更多好读

生活费高涨,中低收入家庭除了政府出手补贴还得靠这个四字诀


"阅读原文"不翻墙就能大咬特咬 


  日行一善 点个 

新加坡红蚂蚁
红蚂蚁立足于新加坡,触角伸向海外,以生动笔调撰写独立观点,以新颖手法呈现新闻,随意钻、认真咬。官网:www.redants.sg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