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播预告】↓↓↓
临床工作中您是否遇到注射过低分子肝素部位,比如腹部、上臂,出现了瘀斑、硬结、血肿、等情况呢?是否对注射部位、注射速度、注射角度以及注射后要不要按压等这些问题存在过疑问呢?
比如护士 A 说:「注射后不需要按压」;护士 B 说:「注射后需按压到不出血即可」。那么低分子肝素注射方法到底怎么样是对的呢?
注射低分子肝素引起皮下出血的原因?
1、抗凝剂
因抗凝剂本身具有抑制凝血因子活性的作用,操作稍有不慎,易引起出血风险。
2、注射工具
抗凝剂注射针头越长,注射至肌肉层的风险越大。
除预灌式注射器外,选择注射工具需根据个体体型、生理特点和抗凝剂剂型。对于儿童和消瘦患者,尽可能选择短型针头,捏皮注射时严格把握进针角度和深度,以降低肌内注射风险。
预灌式注射器由玻璃针管(中性玻璃)、活塞(橡胶)、针帽(橡胶)、推杆和/或注射针组成,其优势在于有完好密封的包装系统、高精度微量灌装,剂量准确,应用方便。
目前,预灌式抗凝剂均为带注射针产品,针头长度和外径较普通 1 mL 注射器短小,安全性高、耐受性好,不同预灌式抗凝剂之间针头规格参数差别不大。
3、注射角度
成人皮下组织厚度可因性别、身体部位和体重指数不同有很大差异。
传统皮下注射穿刺方法为一手绷紧局部皮肤,一手持注射器,以示指固定针栓,针头斜面向上,与皮肤呈 30°~40°角,将针梗的 1/2~2/3 快速刺入皮下。
临床操作中发现,针头呈锐角斜刺,针尖斜面透过真皮层距离较长,无形中扩大损伤区域而增加疼痛,且深度和角度不易掌握;斜刺法内外注射点位置不一,容易导致不易察觉的注射部位深部出血,发现时常出现局部瘀斑、硬结。
4、注射部位不当
皮下注射部位主要为:
5、注射体位
体位选择应确保注射局部皮肤松弛,易于捏起形成皱褶,使药液直接注入皮下组织内,最大限度减轻疼痛和皮下出血。
6、注射部位轮换
有规律地轮换注射部位,避免在同一部位重复注射,2 次注射点间距 2 cm 以上,可以明显降低注射局部药液浓度过高引起的出血及注射部位疼痛等不适症状。
轮换方法主要分为不同注射部位间轮换和同一注射部位区域内轮换。
推荐使用腹壁定位卡定位,中间大孔为禁止注射区域,每次注射前去掉一个小孔,保证2次注射点之间2cm以上。
7、 注射方法
注射前不排气, 针尖朝下,将针筒内空气轻弹至药液上方。
注射手法:左手拇指、示指相距5~6 cm,提捏皮肤成一皱褶,右手持注射器以执笔姿势,于皱褶最高点垂直穿刺进针,使药物完全进入深层皮下组织,有利于药物吸收,无需抽血回血。
注射前不抽回血,匀速注射10 s,注射后停留10 s,再快速拔针。
拔针后无需按压。穿刺处如有出血或渗液,垂直向下按压3~5 min,有效地避免了皮下出血和硬结的发生。
8、健康宣教
①嘱患者注射过程中勿突然更换体位。
②注射部位禁忌热敷、理疗或用力在注射处按揉,以免引起毛细血管破裂出血。
③皮带、裤带避免束缚过紧。
④指导患者发现下列情况要及时告知医护人员:腹痛,牙龈、眼睑球结膜、呼吸道、消化道出现出血症状;腹壁注射部位出现硬结、瘀斑、疼痛;局部或全身有过敏反应,如皮疹、发热、发冷、头晕、胸闷等。
【好课推荐】
来源:内科护理综合整理
排版:内科护理公众号
在线备考,小编给你推荐长北保障题库
章节题+模拟题+历年真题题库
全程给你安排好
用实力说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