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送别国家功臣、北大教授周光召先生

政务   2024-08-23 09:15   北京  


“两弹一星”元勋,著名物理学家,北京大学杰出校友、名誉教授周光召先生于2024年8月17日逝世,享年95周岁。今天,我们以此文章悼念周光召先生。永远怀念,永远铭记。

隐姓埋名,为新中国国防事业铸就坚强的基石;身体力行,在共和国波澜壮阔的历史进程中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周光召,是中国科学界当之无愧的一面旗帜。

他为国家科技事业、国防事业和经济社会发展作出卓越贡献,他倡导和身体力行的“严谨唯实、爱国奉献”的学术思想、“追求真理、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与“学术平等、提携后进”的大家风范,都已成为中国科学界的宝贵精神财富。



▽点击视频,走近了解周光召先生▽


01


学教研,在北大

在北大刻下的青春印记,历久弥新;对北大怀有的深厚感情,生生不息。

1951年,周光召来到北京大学攻读研究生,师从著名理论物理学家彭桓武教授,进行基本粒子物理学研究,三年后,毕业留校任教。

 1978年,周光召(左)和彭桓武(右)在桂林合影 

研究生期间,周光召曾负责到物理系图书馆值班,为寻找上晚自习地方的同学开门服务。在北大理论物理教研室任教期间,他一边开设教学课程,一边承担着科研工作。

周光召先生为本科生开设的“电动力学”课程包括微观电动力学、宏观电动力学和狭义相对论三部分,精心准备的讲义对电动力学进行了透彻的整理、总结,为学生们提供了丰富的理论演绎训练,在不断探索中,形成了一套着重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技能训练、具有北大特色的教学风格。与此同时,他还在外系教大课,如此繁重的教学任务下,周光召的科研工作一点儿也没落下。为了克服高血压症,他“每天坚持三千米长跑,在繁忙的工作之余提出了从微观电动力学到宏观电动力学的研究论文”

 周光召简历表 

除了讲师的身份,周光召还担任党支部书记,是理论物理教研室里的“党代表”。一次社会主义建设积极分子的报告会上,周光召讲述了克服各种困难做好科研和教学工作的相关事迹。1956年,中央发出“向科学进军”的号召,他结合教研室现状进行形势适应研判,认为其应该作出规划调整,并在党小组和教研室会议上郑重阐述了个人看法,提出优化具体建议。为了促进人才迭代,推动人才各尽其用,他动员发掘新教师,鼓励孙小礼等人走上讲台,让“业务功底非常好”的老教师能够“多发挥作用,做科研,开新课”,提高教学整体质量与综合水平。


 1958年底,原物理系分入物理系、无线电电子学系和地球物理系三系的教职工名录 


02


北大外派教师成了理论奠基人

作为一名顶尖的物理学家,杰出科学家代表的形象是他留予大众认知中浓墨重彩的一笔。

在1957年初,受北京大学教授胡宁的推荐,已在学术研究上崭露头角的周光召,受国家派遣,远赴苏联杜布纳联合核子研究所,开展高能物理和粒子物理方面的基础研究。周光召在杜布纳联合核子研究所的工作期间,正值粒子物理学快速发展的时期。他积极参与理论与实验相结合的研究工作,发表了33篇学术论文,两度获得联合核子研究所科研奖金,取得了卓越的成就。

 周光召先生(二排右2)在杜布纳联合原子核研究所工作期间参加学术讨论会 

他的研究主要包括三个方面:


关注粒子的极化和自旋问题:

周光召与合作者建立了极化粒子反应的相对论性理论,引入了相对论性螺旋散射振幅的概念,为粒子物理实验提供了理论基础。


利用超子衰变过程研究粒子—反粒子不对称性:

周光召完善了涉及时间反演和电荷共轭破缺的重要定理,证明了当时间反演不守恒时,粒子和反粒子衰变到不同态的分支比会不同。


赝矢量流部分守恒的早期研究者之一:

周光召于1960年独立发表题为《关于轴矢量流和重子与介子的轻子衰变》论文,他在该工作中利用同一方法处理超子和K介子的轻子衰变,简明地推导出赝矢量流部分守恒定理(PCAC),成为世界公认的PCAC理论奠基人之一。

 1957年,周光召(右2)与王淦昌(右1)、赵忠尧(左1)、胡宁(中)等在苏联杜布纳联合原子核研究所研讨工作 

周光召在杜布纳研究工作的累累成果,得到了国际学术界的高度评价。中国科学院院士、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杨振宁曾赞扬他在美国被认为是杜布纳联合原子核研究所最杰出的年轻科学家,认为“周光召是个绝顶聪明的理论物理学家,他对理论物理的看法既能从大处看、又能在小的地方想出新的办法来。”北京大学名誉教授、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李政道也对周光召的工作表示高度肯定,称他的工作得到国际科学界的高度评价,他的文章通常都写得深入而简洁。


03


“随时听从祖国的召唤”

“作为新中国培养的科学家,我愿意放弃自己做了多年的基础理论研究,改行从事国家急需的工作,我们随时听从祖国的召唤!”在决心书中如是写道的周光召先生,曾因国家需要,3次放弃自己热爱的科学研究。

赴苏研究深造的最后一年,苏联撤走了所有在华专家,带走了大量与核武器相关的资料和图纸。中国决定,完全依靠中国人自己来继续研制原子弹。

祖国事业的关键时刻,同样是周光召在课题研究即将取得进一步突破的关键时刻,如果这时回国,转身于新的领域,就意味着此前的努力都将付诸东流。然而,尽管挽留的声音不绝于耳,周光召的心里十分清楚,掌握核技术对于新中国来说,重要而紧迫,他也坚定地认为,一个科技工作者在这时回国奉献,比任何的个人奖项、荣誉都重要。

没有丝毫犹豫,周光召毅然选择回到祖国,一回国,便全身心地投身于“两弹一星”的研制工作中。曾在西北高原经受风雪磨砺,曾在四川山沟困顿辗转,却始终以国家为重,夜以继日,无怨无悔。

 周光召青年时期 

当时,北大保留了周光召的工作关系,请他每周来学校工作一天。

既担忧国家安危,又关心学生成长,唯一一天的宝贵在校时间,他选择定期与自己的学生苏肇冰、高崇寿进行一上午的交流讨论,进行思想的交锋,帮助学生提高问题理解能力,启迪学术思考角度。

 2004年1月,参加理论物理所迎春联欢会(左起:欧阳钟灿、于渌、戴元本、郝柏林、彭桓武、周光召、何祚庥、苏肇冰) 

苏肇冰曾回忆“我们都不知道,甚至也没有深想,在周六以外的时间,光召在做什么”,“在那一段日子里,高崇寿几次向我说,你看光召的眼睛里边有不少红红的血丝”。周六会面,是他们不约而同的默契,是作为师者的周光召对学生细致的关切与重视;周六之外,是作为科研工作者的他对祖国国防事业使命与承诺的践行。


04


用纸笔描绘出核弹的模样

杨振宁曾说:“光召兄的回来,使得中国1964年爆第一颗原子弹(比预想中)早了一两年。”

1961年上半年,第一颗原子弹的总体力学计算进入了关键且紧张的阶段。当时,中国科学家通过理论计算发现,炸药爆炸后在内爆过程中所产生的压力始终低于苏联专家在设计初期提供的教学模型框图所计算出的结果。为了确保数据的准确性,科研团队花费了一年多的时间,先后进行了九次繁琐的计算,依然无法得出与苏联专家数据一致的结果。

面对这一困境,彭桓武请周光召复查此前九次计算的结果。周光召先生仔细审阅了所有的计算过程,确认每一步计算都没有问题,数据处理也是正确的,这让他开始质疑苏联专家数据的可靠性。然而,苏联已经成功研制并试爆了原子弹,其数据一直被认为是权威的,要推翻这些数据,必须拿出确凿的理论依据。

为了给出令人信服的结论,周光召决定从炸药能量利用率入手,研究炸药在内爆过程中能够做出的最大功。通过严密的理论推导,他成功运用“最大功原理”,从理论上严格证明了中国科学家的计算结果是正确的。周光召的这一结论不仅结束了团队内部长达近一年的争论,也为中国原子弹的研制扫清了一个重大障碍。

在中国科学院院士孙昌璞看来,“九次计算”不仅确立了原子弹发展的技术方向,更坚定了我们独立自主研制核武器的决心。周光召身体力行,不盲从潮流、不迷信权威。

随后研究工作开始加速推进,仅仅一年多的时间,到1962年9月,原子弹理论设计工作顺利完成,周光召协助邓稼先,交出了中国首颗原子弹的理论设计方案。

随即制造工作立即展开,经过两年的努力,中国第一颗原子弹运抵罗布泊核武器试验场,即将迎来核试验的最后时刻。1964年10月15日深夜,距离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的预定时间已不足24小时。此时,一封来自罗布泊核试验场的绝密电报送到了周恩来总理的案头,让一向沉稳从容的总理也不由得担心起来。

电报中提到“过早点火”问题,有可能会影响原子弹的正常起爆,甚至导致整个试验的失败,整个研制团队陷入紧张。上级希望负责核武器理论物理的研究者们做一个认真的估算,中国首颗原子弹爆炸成功的概率是多少。

 接到刘杰部长转达周总理的命令:再计算一下能不能保证绝对的成功 

为确保万无一失,周光召和同事们立即开始了紧张的计算工作。在这场与时间的赛跑中,周光召从庞大的数据中抽丝剥茧,精准筛选出了有用的参数,整个团队连续运算了一整夜,反复验证数据和推算结果,丝毫不敢松懈。次日上午,他们完成了一份联合签名报告,并迅速送至周恩来总理的办公桌上。

报告的结论是: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的概率超过99%,除了一些不可控的因素外,爆炸的引爆过程不会出现任何问题。这份报告成了原子弹爆炸前的“定心丸”。

基于这份经过缜密计算得出的结论,周恩来总理当即批准按照原计划,于10月16日下午3时进行引爆。正如预期,当天下午,随着炽热的蘑菇云在中国大漠深处冉冉升起,罗布泊上空传来了巨大的轰鸣声。

中国的第一颗原子弹成功爆炸,这一壮举震惊了全世界,标志着中国正式进入了核武器国家的行列。这离不开年仅30多岁的周光召和他的团队在关键时刻的贡献,确保了爆炸的成功,开创了中国国防事业的新篇章。


05


做祖国需要的“十万分之一”

毕生尽心躬耕,只为中国科学。周光召先生不仅在核武器领域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他在物理学研究方面的贡献同样不可忽视。

在氢弹的研制中,周光召先生也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氢弹完全是中国自力更生独立研制的,需要运用多门学科的知识。在这场集体攻坚战中,周光召先自己学习、梳理相关材料,然后为大家讲授流体力学、等离子体物理等方面的知识,还编写了讲义。

1965年夏,周光召举办了一系列报告会,阐述对氢弹结构和爆炸原理的思考和认识,吸引了许多其他科室人员参与旁听和讨论。1966年12月,氢弹原理试验成功,仅仅六个月后,中国的第一颗氢弹也成功爆炸。

“两弹”研制任务结束后,周光召逐渐将工作转到热爱的理论物理研究上,他投身于中国科学院理论物理研究所的建设,并积极推动国内基础研究的发展。

由于长时间无法直接在科学研究的前沿工作,为了尽快赶上科学前沿的发展,周光召把自己当作“小学生”,从查阅最新发表的研究成果和描述新近进展的综述文章学起,再不断追踪研究的源头,由此很快了解和熟悉近二十年理论物理的发展,并在短时间内便又走在学术前沿。

在中国科学院理论物理研究所时期,他带领团队完成了多项重要研究,涵盖了爆炸物理、辐射流体力学等领域,系统发展了非平衡态量子场论的闭路格林函数数学形式,以及量子场论的大范围拓扑性质,为我国核武器的理论设计奠定了坚实的基础。20世纪70年代初,他开始研读与强相互作用渐近自由性质、超对称理论、规范理论、拓扑、微扰论和重整化相关的最新文献。

周光召曾向学生苏肇冰介绍闭路格林函数,从一个关于Rossland不透明度系数的推导开始,他把这个正比于温度4次幂的不透明度系数用闭路格林函数语言透彻地写了一遍。这份手稿写在一个练习本上,至今被苏肇冰珍藏着。后来,周光召先生邀请学生在华人国际会议上做一个关于闭路格林函数的报告,也一步步带着苏肇冰深入探索闭路格林函数场论的可重整性等知识,请来优秀的理论家一同合作,在周光召的悉心帮助下,学生也逐渐找到了科学研究的状态。

尽管不久以后便开始担负越来越繁重的领导工作,周光召对科研工作丝毫没有懈怠。上世纪80年代的中后期,他在二龙路的一个医院里小住,苏肇冰等学生一起到他的病床边讨论物理问题,周光召的悉心指导,成为苏肇冰此后理解量子霍尔效应现象的一个基本出发点。就这样,他挤出休息时间和假期,带领我国年轻一代的理论物理学家,站在理论物理前沿不断拼搏,取得多项有重要国际影响的研究成果,为中国的建设与发展作出了卓越贡献。

 周光召获1989年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左)以及2001年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右) 

 周光召在办公室 

在回顾这些伟大成就时,周光召始终谦逊,他曾多次谈到:

“我一直认为,无论是原子弹还是氢弹,远不是几个人的事情,是10万以上人的共同工作。如果要评价我在其中的贡献,那只不过是十万分之一而已。”


06


全方面服务科学的“科学家”

一生一世,只为科学,周光召不仅是科学家,更是培养科学家的优秀领袖。他将经由自我实践检验的科学精神与科学品质,长期观察学习、长年经验累积形成的先进科学理念种在了中国科学发展的田野。

与个人研究经历紧密相关,周光召十分重视基础研究的作用。他曾提出“基础研究只有第一,没有第二”,认为“高技术是基于科学的技术”,将基础研究与国家需求的紧密结合。

在我国基础研究工作的一面旗帜——“973”计划中,周光召先生担任顾问组组长13年,对该计划的战略定位、科学评价、资源配置等提出了深刻、系统、前瞻的思考,形成了一套带有中国特色的基础研究发展思想体系。

周光召先生也曾提出“双驱动”战略思想,即基础研究既要依赖于科学家在探索自然现象和规律方面的好奇心,还要基于他们对国家和人民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他多次公开向科学界呼吁,

“一切有使命感和责任心的中国青年科学家应当珍惜建功立业的大好时机。依靠中国人的智慧和能力,中国必将成为世界上最有创造力的国家。”

 2009年,时任“973”计划专家顾问组组长的周光召在会上讲话 

“学术民主、自由讨论是最宝贵的精神财富。不同意见的争论是发展科学的重要推动力。”

“开放、流动、联合、竞争”是周光召提出的中国科学院理论物理研究所办所方针,“开放、交融、求真、创新”是其提出的办所理念,而二者也是他不变的精神追求缩影。从科研者到管理者,他始终坚持学术民主、自由争鸣、求真务实、交流合作、进取创新。

20世纪70年代,在“从零开始”的氢弹原理探索中,周光召、邓稼先和于敏等人开设“鸣放会”,进行“三老四严”的学风教育,提倡集体攻关、集思广益、建言献策,强调真理面前人人平等;其在理论物理所工作期间,曾带头在理论物理领域开展国际交流合作,倡导“开放办所”,设立开放课题,依托理论物理所建设开放平台。

面对中国科学院发展的现实难题,他审时度势,提出“一院两制”等系列创新改革措施,保持发展活力,增加发展动力。沿着“以研究所为基本单位”的改革思路,中科院成功度过经济紧缺时期。自由、开放、包容、求实、创新的学术氛围,深刻涵养着中国科研工作的欣欣向荣。

 2008年5月,周光召为理论物理所题写的办所方针(左)和办所理念(右) 

 周光召给北大学报nature增刊题写的刊名 

 周光召在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对于青年工作者而言,他强调“要大力培养高层次青年科技人才”,“搞好老中青三结合,发挥中年科技工作者的骨干作用”,让“青年成为科研的主力军”,为人才资源的整合调用、人才效用的组织发挥提供了思路参考。周光召如是说,更如是做。先生亲自为年轻人授课,系统讲解理论知识,倡议开办科学巡讲,推动院士参与科普,传播科学理论,始终陪伴青年人成长成才。

 2003年,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学术年会召开,时任中国科协主席的周光召出席 

对于科研人才进行的各类探索,周光召坚持学术宽容,允许试错,认为“科学研究没有捷径可走,尝试、失败;再尝试、再失败”,鼓励科学家们不怕失败、勇往直前,“只有经过千锤百炼,直到最后才可能取得成功”。在理论所期间,周光召先生不断安排科研人员进行攻关,“周先生安排的课题比较难,但指导得很细,不但交代研究方法,甚至还提出可供参考的文献。”其对于人才的支持、重视,成就了一批又一批推动时代发展的科学家,不断强化着中国科学发展的智力储备。

周光召先生也曾勉励青年学者,作为创新型人才,既要有理想追求又要勇于面对现实,在研究工作中应善于分解课题,抓住主要矛盾,指明研究方向;不盛气凌人,不自我吹嘘,善于倾听不同意见,善于和同事合作。“这些成为了我们这一代科研工作者的座右铭,而且时至今日仍有启示。”中国科学院院士陈仙辉感慨道。


07


永远的“北大人”

周光召先生与北大校园、青年学生情缘深厚,有着鲜明的北大底色。

任中国科学院院长等职期间,即使事务繁忙,周召光仍常回学校参与各种学术活动,深入实验室和教学科研一线调研指导,始终关怀北大物理学科的发展建设,关注青年人才的教育培养。

 周光召到北大物理系考察参观 

 周光召先生出席北京现代物理研究中心成立大会 

1987年6月,周光召受邀到北大参加授予美国高能物理学家潘诺夫斯基博士北大名誉教授仪式。北大物理系建系80周年之际,他前来参加活动,并题贺词“探物穷理,永葆青春”,十年后,又为物理系建系90周年致贺词“耕耘九十载,英才遍九州”。2000年,他到北大物理系考察,在超快光科学实验室中,与龚旗煌教授交流科研进展。

 周光召参加授予美国高能物理学家潘诺夫斯基博士北大名誉教授仪式 

 为庆祝北大物理系建系80周年(左)、90周年(右)手写贺词 

 2000年,周光召到物理系超快光科学实验室考察,龚旗煌教授汇报科研进展 

2002年,他来到北京大学百周年纪念讲堂,发表《20世纪物理学的回顾和展望》报告,践行院士参与科普,推动科学知识走向公众。三年后,周光召出席北京大学物理学院主办的北京科技周“科学精神与百年物理发展”活动,与北大学子们亲切对话。五年后,他再次来到北大作报告演讲,与青年学子互动交流,就“新的思想往往在不同学科之间碰撞产生”“首先要有一个明确的理想”“学科学要有人文素养”等话题讨论交流,助力年轻一代人才培养。

 2005年,周光召先生出席“科学精神与百年物理发展”活动 

 “两弹一星”功勋人物肖像画展图 

作为“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在北京大学与中国科学院文联联合举办的“两弹一星”功勋人物肖像画展中,周光召的肖像在在北大百周年纪念讲堂展出。彼时,众多师生前来观看,学生观展后深切感怀:

“我们这一代年轻人有时过于关注个人,却忽略了一个事实——很多事情只有在集体的耕耘下才能实现。”

教师、科研工作者、行政管理者,每一次身份的转变,都是周光召对于集体呼号的一次回应。日月盈昃,暑往寒来,为科研、为祖国、为人民的誓言,回荡于投“笔”从“戎”、无悔奉献、尽心竭力的每一场生命实践。

2022年,中国物理学会授予周光召“终身贡献奖”,以荣誉为笔,为其毕生热爱、追求、奉献的事业写下了贴近的生命注脚。

周光召先生辞世,北大失去了一位杰出的校友、一位永远的好老师、大先生,中国科学界失去了一位杰出的领袖。先生作出的巨大贡献将永载史册,先生“求真务实”的科学精神和“大协作”的战略科学家风范将感召后来者,永远被北大师生铭记、传承。




参考资料




北京大学新闻网 《沉痛悼念北京大学杰出校友、北大教授周光召先生》

中国物理学会期刊网 《深切缅怀周光召先生 | <物理>2009年第5期:往事与祝福》

中国科学报 《他是中国科学界的一面旗帜|周光召先生95华诞》

中国科学报 《徐冠华:周光召的科学光芒永远闪耀》

中国科协之声 《回顾中国科协年会 |周光召25年前的这个主旨报告,洞见未来→》

中国科协之声 《播撒更多科学的种子》

中国科讯《“两弹一星”元勋的学风精神|周光召:多种才华,成就卓著》

中国科学报《他是中国科学界的一面旗帜|周光召先生95华诞》

周光召 《历史的启迪和重大科学发现产生的条件》

《北大物理百年》

中国科学院理论物理研究所 《缅怀周光召先生 |周光召先生与开放的中国科学院理论物理研究所》

中国新闻周刊 《他是“两弹一星”元勋,还临危受命挽救了中科院》

中科院物理所《痛别“两弹一星”功勋周光召先生》

四川两弹一星干部学院《惟楚有才于斯为盛 功参核武绩留人心 ——周光召院士,95岁生日快乐》

瀚海档博《周光召:中国人一定能造出自己的原子弹》

我们的太空《用纸笔描绘出核弹的模样!今天,祝他95岁生日快乐!》

长安街知事《“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周光召逝世》





来源 | 北京大学融媒体中心、北京大学物理学院

图片 | 北京大学新闻网、北京大学物理学院、北京大学校史馆、CCTV4《国家记忆「两弹一星」元勋周光召》纪录片、视觉中国、中国科讯、中国新闻周刊、环球人物、科普中国、中国物理学会期刊网、中国科学院理论物理研究所

编辑 | 张祺祺、史童月、唐儒雅

排版 | 唐儒雅

责编 | 王嗖嗖

<<左右滑动查看栏目>>

北京大学
爱国 进步 民主 科学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