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天1328公里,他骑车上北大!

政务   2024-08-26 09:02   北京  







几天前

北大迎来了2024级本科生

在来自五湖四海的新生中

有一位新生

用一种特殊的方式

开启自己的大学之旅

他选择从上海出发

骑行15天

历经3省17市1328公里

前往北大报到

他就是来自江西省新余一中的丁文鑫

如今正式成为北大的一员

他希望自己可以

保持一路前进的勇气和激情

丁文鑫在报到现场


丁文鑫的大致骑行轨迹以及部分骑行数据记录


PART 0
骑行启程

以车轮丈量青春梦想

你上大学报到会选择什么样的交通方式呢?是飞机还是高铁?北京大学社会学系2024级本科生丁文鑫选择用骑行这种独特的方式开启自己的大学生活。

丁文鑫从小生活在江西新余,上大学前,他还没有过独自外出的经历。用骑行这样一种方式来开启大学生活,是因为他想为自己的青春画卷添上精彩的一笔,也为自己留下更多美好的记忆。丁文鑫是一个热爱运动的人,高中时期的他就非常喜欢跑步,在校期间一直坚持跑步和素质训练。高考结束后,丁文鑫开始训练骑行项目,他的脑海中也浮现出一个大胆的想法:骑自行车去北大报到。谈到选择骑行的理由,丁文鑫认为这对于自己是一种锻炼,能够提高自己的运动能力和独立能力。

我是一个喜欢冒险挑战的人,希望能够突破自己,走出自己的舒适区,骑行于我而言就是一种无拘无束的感觉,我喜欢这种一直前进不用回头的感觉,虽然辛苦但是完成后会有很多成就感。

丁文鑫在高中时参加运动会比赛

由于自身的身体素质比较好,在经过一个月的“训练”之后,丁文鑫觉得自己有信心完成这趟1000多公里的骑行旅途。与其将之称为训练,不如言其为心灵的热爱,是灵魂深处的火焰,燃烧着无尽的热情与执着。那段时间,丁文鑫凭着一腔热情,每天凌晨三点起床,骑行四五十公里,下午又去跑步增强身体素质,并在网络上通过视频自学补胎、换胎等基本的修车技术。与此同时,丁文鑫的家人们也传授给他很多外出生存的技能,出发前协助他共同规划路线和应急预案。

丁文鑫和家人们规划的骑行路线

一个人的旅途总是艰难的,很幸运,丁文鑫有了一名“骑行搭子”,他俩是高中跑步时认识的好朋友,彼此都向往自由与远方,两个人一拍即合,踏上了旅途。就这样万事俱备,八月初,丁文鑫从上海出发了。

丁文鑫(左)和自己的“骑行搭子”章腾新(右)
骑行,不仅是双轮之下对大地的一次次轻抚,更是心灵深处对广袤中国的一次深刻实践与感知之旅。在路上,丁文鑫见到了独一无二的风景,他们跨越了浩渺烟波的长江、温婉细流的淮河、壮阔奔腾的黄河,穿过了云雾缭绕的沂蒙山和巍峨峻岭的泰山,有经过宽敞的国道,也走过乡间的土路,见过朝阳也迎过月光。路上骑行经过泰山时,丁文鑫和伙伴夜爬了泰山,那天的天空格外晴朗,满天繁星,还恰好遇到了英仙座流星雨,他们看到了划过天空的四颗流星……这一路走来,每一处风景都成了丁文鑫灵魂深处不可磨灭的印记。

丁文鑫骑行经过黄河

在泰山顶上看日出


PART 02 
千里路途

挑战与温情交织之旅

从8月3日到8月17日,从上海到北京,丁文鑫骑行了1328公里。这段旅途并非一帆风顺,特别是临沂到泰安那段路途,刚刚穿过沂蒙山区,一路上都是不断的上坡下坡,这非常考验骑行者的身体素质。丁文鑫回忆到,“那段时间是我们的至暗时刻,应该是骑得最累的时候,我的肌肉反应也非常剧烈,差点就放弃了。”多亏小伙伴持续不断地鼓励,让他坚持了下来,连续休息两天后,丁文鑫的疼痛感缓解了,两人又再次踏上了旅途。

丁文鑫(右)与朋友在骑行途中

沿途中不只有风景,更有那不经意间邂逅的人物和趣事。他们遇到了各种各样的人,卖菜大爷、饭店食客、走夜路的货车司机……但只要一说自己的目的地是北京,这些陌生人都会立马打开话匣子,向丁文鑫说起自己年轻时的理想抱负、青春记忆。有一天晚上,同行伙伴的自行车坐垫坏了,两个人一起摆弄了很久都没有修好。当时,他们正路过一个村庄,有一位大妈主动过来问他们需不需要打气筒,不一会又有一位好心大哥帮助他们修车,并且还给了胶布应急,使得二人完成了当天的骑行任务。现在回想起这些点滴,丁文鑫依旧被那些陌生人的善良与热情而感动。

丁文鑫在修理坏的车轮

在旅途中,饮食和休憩就是一种朴实无华、随遇而安的选择。国道边上每隔一段距离会有小镇,他们可以在此进行休整;他们也会提前一天定好下一个目的地的小旅馆。当然,计划赶不上变化,有时高温和暴雨会打乱他们的安排,这时就只能选择“就地落脚”了。有时候两个人太累了也会选择“随地大小睡”,加油站营业厅、公园草坪、餐馆的沙发都曾是两个人休息的场所。

迎着朝霞,一路向北之旅

日复一日的骑行,丁文鑫慢慢习惯了这种披星戴月的生活。有时候太累了,顾不上想那么多,就一直闷头赶路,只要坚持到了旅馆,睡一觉醒来又可以活力满满。“既然都已经骑了那么长的距离,半途而废就太可惜了,我一定要咬牙坚持到底。”每天经过不同的城市,丁文鑫都能看到不一样的风景,他总想着再骑行一天,去看看不同的风景,时间一天天过去,离终点的距离也越来越近。终于,北京就在眼前!作为大学之始的一次选择,这段旅途给丁文鑫一个最大的启示,就是要勇于尝试。

不尝试一次,你永远不知道自己可以做到什么。我也希望在大学里能够多多探索,让大学生活更加丰富一点。


PART 03 
行至北大

骑行路上的成长与圆梦

高中三年的学习生活节奏非常快,但丁文鑫会把为数不多的课余时间投入到运动这项爱好中。中、长跑是他投入大量精力的训练项目,这既为他日后骑行奠定了身体基础,又让他结识了许多志同道合的好友,他们还一起备战过校运动会和市马拉松比赛,留下了欢笑的记忆。

在高中时,北大就是丁文鑫心目中的最高学府,考上北大也是他高中三年的最大动力。有时候课间,丁文鑫会和同桌一起用班级的电脑浏览北大微信公众号上的文章,他的心中充满了对北大的憧憬与期待。

这对于我来说是一种精神食粮,就像我在骑行的路上有一个目的地一样。在高中三年的学习之路上,北大就是我的目的地,我因此一直努力,不会偏航。

选择骑行上北大,最初丁文鑫的父母出于安全考虑不太支持,但是看到儿子一直在坚持,也付出了很多汗水和行动,最终还是尊重了他的意见。父母一直在帮助他规划筹备,一路上也始终密切关注他的位置和行程,在后方予以他最大的支持。丁文鑫的父母携带着儿子收拾好的行李,乘坐着火车到达北京,一家人在北京相聚。

丁文鑫与家人在北大门前合影
虽然之前一直都在通过网络关注、了解北大,但是当丁文鑫真正第一次走入燕园时,还是觉得超出自己的预期,校园里的食堂、教学楼、宿舍等设施非常完备,老师和同学们都很热情友好,社会学系的氛围也很温暖,这让丁文鑫对未来四年的北大生活更加向往。

丁文鑫与北大的同学们运动后在五四操场合影

与此同时,丁文鑫也多了一个身份——一名社会学系的新生。社会学强调深入实践、从实求知,田野调查是社会学研究的一种基本方法;骑行,作为一种贴近自然、深入日常的交通方式,为丁文鑫提供了一个独特视角和直接途径来感受社会生活。在旅途中,丁文鑫有机会坐在路边和卖水果的大爷闲聊,在加油站时能够深入了解职员们的生活,碰到好心人家可以进门休息一个下午,也顺便聊聊彼此的生活……这和社会学的理念是比较接近的,这门学科要求学生始终保持同理心和人文关怀,保持对日常生活的体察和对普通人的亲近。

我在一路上所看到的、所经历的事情,让我了解到不同人们的工作状态和生活理念,这一方面增加了我的人生阅历,另一方面也是一次专业的尝试吧。

丁文鑫与社会学系的同学们在迎新现场合影

从上海出发,骑行15天3省17市1328公里到北大,一路上风雨兼程。尽管旅途艰辛,但沿途邂逅的青山绿水,将成为丁文鑫青春记忆中一抹亮丽的风景;而这一路上对意志与心性的磨砺,更是引领着他一步步靠近那个更加理想、坚韧的自己。“我希望未来的自己是一个有勇气,有担当的人,敢想敢做,勇往直前。”丁文鑫笑着说。





记者手记



骑行,这一独特的运动方式,远远不只是简单的移动和空间的跨越。它如同一支细腻的画笔,在每一次双轮轻触大地的瞬间,勾勒出大地的脉络与纹理,让人感受到每一寸土地的呼吸与温度。
在骑行的路上,我们能够以最贴近自然的方式,深入那些被日常生活所忽略的角落,亲眼见证并体验祖国的广袤与多彩。山川湖海、古城小镇、田园风光……这一切都在车轮的滚动中缓缓展开,如同一幅幅生动的画卷,让人心旷神怡,感慨万千。
更重要的是,骑行之旅还是一次深刻的自我发现与成长的过程。它要求我们拥有足够的耐心、毅力与勇气,去面对路途中的种种不确定与挑战。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会不断地审视自己的内心,学会独立思考、解决问题,并在与自然的和谐共处中领悟到生命的真谛与价值。
丁文鑫的故事就是对骑行意义最好的诠释,骑行不仅仅是对大地的一次次轻抚,更是一次从心灵深处对广袤中国的深刻实践与感知之旅。它让我们以更加开放、包容的心态去拥抱这个世界,去感受那些隐藏在日常琐碎之下的美好与奇迹,让我们一起去追风。

来源 | 北京大学融媒体中心、北京大学招生办公室、北京大学社会学系

图片 | 北京大学融媒体中心、受访者提供

采写&排版  | 杨映锴

责编 | 戴璐瑶

<<左右滑动查看栏目>>

北京大学
爱国 进步 民主 科学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