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的“力食居”,是他的书房

政务   2024-08-16 10:02   北京  











在北大,有一间书房,名为“力食居”。这是毛主席赠予恩师罗元鲲所题之字,以文史为桥梁的读书故事,引出一段“竹筒罩灯光,夜读廿四史”的佳话。多年后,北京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院副院长、法学院副教授阎天将这三个字翻刻成牌匾,置于书房,不张扬,不喧哗,以书为声,自食其力。

“力”字,写在“劳动”二字之中。通天的书架从书房门口,一路延展入深,伴着这位法律人深入研究的漫漫路途。从北大——这片劳动法的奠基地出发,阎天在先辈们的身体力行中深受感召,又在泛读世界之书时看清方向,毅然归于北大,又一次在这片热土,与学生耕读着。

步入其中,映入眼帘的是他无意间搭造起的“温馨会客厅”,“食”的故事由此展开。来来往往,师生们走过,顺走一些又留下几件,好玩的、好看的、好吃的琳琅满目,思想也由此喷薄而出。老师的推荐书目,一一放入阎天的书架上,又一次次取下,交到自己的学生手中,架起代代师生间对话的桥梁。

这是他的“居”,从法学经典到历史文献,从社科巨著到文学小说,一本本书垒起属于他的堡垒——以劳动为门,以书香为伴,倚靠前辈与书籍,便有了遮风避雨的底气;以教学为乐,以思想为友,豁然打开书中的世界,宽广大气之感油然而生。


给自己码一个

·   书的城堡   ·

采写 | 唐儒雅




握住书,筑就书房


每一本书都承载着阎天的求学记忆,每一页都记录着思考的深度。“力食居”里的书,是知识的载体,陪伴着阎天一步步实现学者理想,又架起通往丰盈的路径。



阎老师的书房,是一个充满故事的空间。1500多册书,堆积在他的书房,书架上是触手可及的,偶然走动也能瞥见一两本小惊喜,这是经年累月积攒的结果,伴随着老师的科研使用筛选所留,时有添置,常获赠书,就这么随着性子,摆在这间小小的办公室中。

“对于我们这些法律研究者而言,所藏之书无非就是一个专与博的关系。”




劳动法、宪法、行政法……这些细分法律领域,垒起阎天坚实的专业基础。再往外,是关于法律理论及其他分支,庞杂的法律体系下,共同回答着对“法律到底是什么”“法律与政治的关系是什么”等等追问。社科类、人文类的书籍,还有一系列“闲书”,也都在这里找到了自己的位置。广泛涉猎的阎天,多维度扩充着专业深度,又不断向外延拓出宽广的知识视野。

英文书占据了阎老师书架的大部分,由国外背回,又历经辗转,在这方寸之地间阴刻下一段艰苦求学的留学岁月。闲暇时光,阎天特别喜欢光顾耶鲁旧书店,花上几块钱,淘下一本书来,翻旧书、买旧书,构成了他在国外相当一部分的生活。哪怕回国时对随身携带的行李重量有所限制,纵使成本并不便宜,阎天依然选择用厚厚的书本,填满归家的行囊,那时想尽办法倒腾回家的“苦不堪言”,化作如今重看众多学生时代回忆时的温情感怀。有一阵子,饱含着对学生时光的思念,阎天将这些背回来的书,一一码在自己身边,将自己圈入其中。

专业一类的书被精心分类,井然有序地排布其间,扣合着这位学者从求学到研究的一步步脚印。游动的书架上,堆放着近期研究常用的文献。偏向通识一类的书籍,则“不太讲究”,在书架前转悠一圈,一本本看去,起身几步间,是一种休息,又在触手之间,拾起一份知识的惊喜。架子上的书籍偶有轮换,一旦不期而遇一本旧书,赶忙收入柜架中,那是一种“如获至宝”的感觉,但难得的藏书,一直珍藏于这方书房。随着时间的流淌,许多的书本、期刊上,也多了自己的名字。

“吃喝玩乐”的小天地,同样是阎老师办公室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我爱我家”的冰箱贴、歼-20飞机模型、《戴珍珠耳环的少女》装饰画、星球大战主题瓶盖、电影“长津湖”周边、仿真鸟工艺品、“老骥伏枥,志在千里”冰箱贴、北大猫协出品的日历、生活中少见的纸币、果腹之用的小饼干……搭建起这个“温馨的小居室”。环顾一周,生活的充盈感随之点亮;随手一拿,物质与精神的食粮蕴于其中。书页间是智慧的光火,小物件又增添上几分生活气息。

 阎天书房中的小物件 

添置的几个书架,把房间一分为二。外部是会客交流之所,总有友人到来,坐一坐,思维的火花在这里碰撞;里边更像个小仓库,将书的温度网罗。这是阎老师安心“做学问”的地方,一如其人风格,办公必需用地之外,总是堆放了大量的书籍。“力食居”的牌匾,赫然放于桌上。阎天坚持着“有点书”,攒下的厚重繁多,呼应着这一份“实”,不断地让他回想阅读岁月,又勾连起实际生活,输送着不竭的力量。

阎天将这片书房之地,戏称为“陋室”,却又因书的珍贵存在,满心安宁,又因“自食其力”的坚守,充盈起来。





秉笔直书,写就书


每一本书都是一个时代的缩影,每一段文字都承载着历史的厚重。在“力食居”中,学术的深度与时代的广度,在书架上凝聚,方寸之间,一幕幕时代流转。



父母与历史研究的深厚情缘,让阎天从小浸润在古韵之间。家中随处可见的历史书籍,既有严谨的学术著作,又夹杂着生动的通俗读物。幼年时不加选择的阅读,反倒编织起一段雅俗共赏的体验,他不知不觉中爱上了读书。

父亲的清史研究,让阎老师从小就对学术研究有了清晰的认识。做学问必备的读书方法、师生间对学问的探讨……耳濡目染中,阎天对于做学术的畏难自然而然消弭,学术前辈的教诲,也让长大后的他少走了许多弯路。

阎老师的母亲是一位博物馆工作者,丰富的解说、陈列、研究、撰书经验,一点点累积成“将复杂的内容简单化”的专业素养,这对阎老师的写作风格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将写一本书比作布置一个展览,“一目了然”是最为关键的,而展览中所选取的各式题材、质地与素材,迁移到书籍中,化作平铺直叙之外的变奏与花样,或郑重其事,或插科打诨。阎天十分期望,自己的学术写作,稍加修改就可以成为解说词,在确保学术深度的前提下,使用最为平白通俗的话语中,点缀上各样手法,真诚直接地完成观点的传递。

可读与易懂,需要“秉笔直书”的坚持,阎天书架上的《耶鲁法学院与1960年代》(Yale Law School and the Sixties: Revolt and Reverberations,便是例证。这是一本他非常喜欢也经常翻阅的书,以耶鲁法学院四十年间的发展历程为线索,将学术思想的变化与社会政治的动荡紧密联系在一起,展现了一个学院在社会变革中成长和蜕变。

“所谓‘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作为一部历史学家的作品,这本书将天下事与身边事相结合,不虚美,不隐恶,谈得非常具体。”




从60年代耶鲁法学院成为了举世瞩目的诸多法学领域中心,在社会动荡的背景下,正统的学术思想开始受到挑战,到二战过后历史翻开“眼花缭乱”的新一页,学派掀开了新的发展,学术思想由此经受到严苛考验……通过鲜活的法学人物、生动的法律事件,耶鲁校园外的历史进程与校园内的学术历程双线交织,这本书将耶鲁法学院“逆袭”成为美国第一法学院的奥秘娓娓道来。阎天还专门将其精选本译为中文,以《黑暗年代——再造耶鲁法学院》之名出版,期待着为中国的法治发展提供借鉴。

将学术研究与社会现实紧密结合,让读者在阅读中既能获得知识的滋养,又能感受时代的脉动,这也是阎天对于自身写作的期待。受这本书的启发,他在撰写《美国劳动法学的诞生》时,以16世纪后期到20世纪中叶的历史四大阶段,分别对应于诗法上的起、承、转、合,阐明劳动法学是制度实践中链条式发展的结果,既是工人运动、进步运动和新政运动等宏大社会运动的产物,又是形式主义、现实主义和法律过程学派等学术思想流派相互激荡的结果。

历史的厚重与学术的严谨,在书架上凝聚,带来时代温度的鲜活触感,这是他从家庭传承中汲取的宝贵财富,也是求学路上的深深影响,化作对学术写作的孜孜追求,随着书页传递给更多的读者。





在北大,走入劳动法的书页间


劳动法是阎天的主要研究领域,这仿佛是对北大人百年前呼唤的回答。此间文字,是对时代的透视,对社会的阅读。



选择法律,对于阎天而言,是大学后所做“真正的选择”,是结合禀赋、责任与热爱三维度考量后的不二之选。

取得北大法律系知识产权二学位的初中班主任王祝兰,为阎天打开了法律的一扇门,学长撒贝宁主持的《今日说法》节目、报纸上刊登的法治故事,进一步让他感受到,法律可以与人间万事相勾连的特质,由此萌生以此为窗看世界的希冀。阎天相信,从事法律研究工作,能让“人生很有意义,活得今生无悔”。

怀揣着对“法学”坚定的选择,大一下学期,阎天从光华管理学院转到了法学院。北大的自由包容回应着这位学子的求学所望,北大人的学术素养又给予了他充沛的生长天地,叶静漪老师将自身所参与的劳动法实务带入课堂,从生活实际中讲解“法律的缘来”,揭开条文背后法学真实的一面。阎天深受启发,聚焦劳动力这一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关注法律领域这一政治经济巨变时代的注脚,从而逐步深入劳动法这片沃土。当时,中国方才出台反就业歧视相关法条,新鲜的法学进展吸引着这位青年,他在本科毕业论文中,探讨着法律概念上的就业歧视,又在硕士毕业论文中进一步从法哲学层面理论化,到了博士论文阶段,他提出政府的改革动机与民间的改革呼声形成上下合力,使得中国的反就业歧视法在不到十年间迅速发展,这些基础性研究又催生出阎天最初的译著与专著,由此与劳动法结下不解之缘。

在阎天看来,“中国劳动法学的诞生,就是一部与北大密切联系的历史”。




劳动法在中国的创生,就立法而言落于1995年,这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的结果;而作为一个学科出现,定在1985年更为合适,在那个国家稳定的时期,这一学科也有了些许积淀,许多重要的节点均与北大息息相关。从1918年庆祝欧战胜利的集会上,蔡元培老校长喊出“劳工神圣”的口号,《新青年》迅即以《劳工神圣》的标题刊出讲演,劳工问题开始成为社会焦点;再到李大钊先生系统地在中国传播马克思主义时,引进许多苏俄劳动法的相关内容,指出“须知今后的世界,变成劳工的世界”,形成多学科理解劳动法的潮流,教授梁启超则传回巴黎和会上建立国际劳工组织的第一手消息,写下《欧游心影录》,成为近代系统介绍海外劳动法的第一人;在20年代的劳动立法运动中,屡见北大人的身影,主要的领导者就是校友邓中夏……先辈们凝聚各种力量,唤醒了社会对劳工问题的关注,更共同推动我国第一个综合性劳动立法《暂行工厂通则》,为中国劳动法学的发展与进步,铺开一条大道。

此后,一大批北大学者又投身到劳动法学的研究之中。北大法律系原教授、系主任王世杰所编著的《比较宪法》,曾是民国时期诸多法政学堂的必读教材,如今仍是许多高校法科专业公法学科的重要参考书之一,他在书中多次探讨劳动问题,成为中国劳动宪法研究的先声。后来,经济学家、教育家樊弘在北大读书期间就发表了中国第一部劳动法专著《劳动立法原理》……“在建国以前,劳动法学的奠基性研究,都是北大人完成的。”新中国成立以后,经过多年的风云激荡,贾俊玲教授在改革开放之初,参与撰写新中国首部劳动法学统编教材,参与1984年召开的劳动法学研究会成立大会,1985年出版的《劳动法论文集》中也收录了她的文章,在我国劳动法学的“临门一脚”关头,贾老师代表北大做出不小的贡献。直到90年代,叶静漪老师参与到了我国有关劳动立法的进程之中。学生时代的阎天时常来往于学院图书馆中,在泛黄的借书卡片上,回望前辈学者的学术足迹,一步步回应着社会需求,为劳动法学科奠定坚实之基。

从1918年到现在,北大在劳动法学科中的影响不曾中断。在阎天看来,这并非完全偶然,因为劳动法代表着对产业社会的激烈反思与批判,实质上就是“不平则鸣”的表现,而北大恰恰是特别具有批判精神的学校,二者由此珠联璧合,开启我国法律发展的新征程。

“我国作为人类历史上劳动力庞大的国家,在改革开放后稳定发展的当今,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一直以来都保持着劳动关系的长期和谐稳定,成为中国发展历程上‘两个奇迹’的一部分。”




阎老师所在做的,就是担起沉甸甸的社会责任与历史使命,将北大劳动法学科的学者情怀,一路传扬。

脚踏实地的学问理念,经世济民的治学思想,毛主席将劳动视为一切幸福源泉的坚守,而北大法学人以自身所学,在丰衣足食的同时添上一份国泰民安的保障,在阎天的“力食居”一以贯之。





和学生,从书开始聊


阎老师乐于与学生分享,哪怕时代在变,观念在变,书中摘抄在变,他相信,书籍总能化作连接师生心灵的桥梁,是读书人面对困难时寻求对策与思路直奔的一隅。



阎天的书房里挂着一个小黑板,上面画着笑脸、各式各样的可爱小表情,皆出自学生之手。这间书房,时常会有学生造访,或带着学业上的困惑前来,或是寻求写作指导,或是需要职业规划上的建议,或仅仅是来宣泄心中的焦虑。各个院系、各类诉求,阎老师总是耐心倾听、悉心交流,给予学生们最真诚的指导和帮助,尽力激发着他们的潜能。

而每一次心灵触碰的搭建,离不开书籍。在阎天的书架上,有一排特别的位置,专门放置他为学生准备的推荐书目。每每有学生来访,他都会根据学生的兴趣和需要,推荐合适的书籍。

倘若遇上对学术有着一般性兴趣的学生,他会拿出香港大学教授李连江的书籍,在专业研究之余,李老师对研究经验进行全面、系统而透彻的总结,像是《不发表就出局》《学者的术与道》等作品,以其坦诚、深刻的真知灼见,将做研究的门道倾囊相授,让众多后辈学者受益匪浅,“他的文字大气平和,告诉你面对困难时该怎么办,告诉你永远不要放弃做学问,光是读一读,就能沉静下来,这在当今时代特别珍贵罕见。”阎天自掏腰包,买下几十本堆放在书房,鼓励着学生将学术理想播下种子,一路坚持,直到生根发芽的一天。

对于已经在学术道路上迈出脚步的学生,阎天则会根据学生的研究方向,更具体细化地推荐一本可以写书评的书。这是他希望学生进行的第一步学术训练,通过阅读他人作品并加以评述,学会如何理解别人的学术成果,更在这个过程中,锻炼批判性思维与学术表达能力。

“直到今天,老师给学生推荐书,仍然是学术指导的一大重要方式,这本身就是在告诉大家,生活在别处,学术在别处,”一本本从“力食居”中借出的书,架起通往彼岸的桥梁,为学生引出一条领略学术激情与智慧的通途。




每一个走进这间书房的学生,都又一次感知着学术的温度和生活的美好。

课堂上,课程群中,都是阎老师分享好书的场所。从章永乐的《西途东归:朝向中国道路的思想突围》中学写书评,追问、探求文本中制造出来的“真理”概念;从田雷的《美国折叠:置身事外的反思与批判》中感受“双重历史化”的学术方法,从不一样的视角“打开”美国这部书;从赵晓力的《要命的地方:家庭、生育与法律》中整体理解家庭、生育等根本性人类生存处境及与之相伴的法律问题,扩充法学研究版图上与文学结合的一块;从冯象的《贝奥武甫》中不断回味思考古代文化中的现代关切,看到法律人高雅的追求……这些书,将学生们的视野延展,思考随之深入。

顺着一本本书,老师和学生恍若跨越十余年的代沟,被文字所揭开的痛点击中,同为读者,撷取所需的价值,达到心灵共鸣。阎天常在“力食居”,向学生们敞开大门,用满室的书籍相迎——

“我们一块儿谈学术,从什么开始谈呢?我们从书开始谈。”





交一群书友,多面共读


作为文化生活的重要媒介,书,是思想碰撞的平台,由此展开一系列交往、休闲活动。从学生时代的周末书市、法律书店,到教师年岁的书展、新书座谈会,但总有爱书的人,在书香的滋养中深感幸福。



在阎天的记忆中,众多与书相关的活动,构成北大人文化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周末书市就是一例。“书市上的书是乱摆的”,阎老师将这一特点归为书市最大的优点,这让师生们在散漫的浏览间,接触到各式各样的书籍,出走于平日研究中反复“打交道”的细分领域,广泛吸纳着从自然科学到社会科学的各家养分。

书市上,师生们可以随意翻阅,可以相互交流,不同院系的书友,或许在两点一线中难以相遇,却能在旧书摊的徘徊间逐渐面熟,打个招呼,对书相似的同好总会相逢,一段友谊就此生发。揣着10元钱,阎老师在书市上纠结着,初次“会面”的李强的《自由主义》张静的《法团主义》都如此引人阅读,殊不知,这样自由而广博的阅读,与自己所专精研究的劳动法也有着千丝万缕的勾连。

除了周末书市,当时的北大法律书店也是阎天经常光顾的地方,“基本上每周要去三到五次”。这家全北京最重要的法律书店,将地址择取在北大校园中,成为学子们心中“法律的圣殿”。书店里,法律书籍琳琅满目,师生们可以根据自身需要,请求店主帮忙找书,有着丰富经验的店主对于这些书相当熟悉,前去拿取时颇有一种“信手拈来”的感觉。“在法律书店的感觉太美妙了,本科时期,除了吃以外的闲钱,几乎全投在这边了,”阎老师打趣道。

“我一直是那一年级藏书最多的,同学们需要的书,往往都可以在这儿找到相关的。”




求学之时,阎天就已将宿舍打造成“书房”,到处都是他的书籍,舍友尽管“怨声载道”,却又总会感兴趣。

如今的众多书展,成为书友间的新型集会地。结伴前去翻翻新书,成了读书人之间心照不宣的默契。像几十年前一样,大家依然习惯走到书架前,享受着翻阅书页的真实触感。

“我们能够聚在一起谈谈书、聊聊书,就很幸福”,阎天感慨着。




在北大耶鲁中心,围绕着新书所举办的一系列小型座谈会,也是老师们之间一起策划书、一块儿聊书的好机会。除了章永乐、左亦鲁、田雷、刘晗等法学研究同道者,不同领域的专家都被邀请前来交流。在阎老师自己的新书座谈会上,劳动法领域的老师基于从内而外的视角,从对于本学科的价值谈到面向外部的启发;法理学、法史学、宪法学背景的老师则秉持着由外及内的视角,由法学发展中共通的规律与追问引出,分析书中聚焦的小问题所折射的宏观背景;编辑出版界的老师会关注这本纯粹学术著作的出版价值,分析这本书在学法律与不学法律的读者中产生的社会价值……同一本书,在不同领域的行家眼中,通过多角度、多维度的交流,激发出相异的理解与启发,又从各自的立场出发,在如火如荼的解读与讨论中,碰撞出这本书的新意。

纵使许多书友聚会已成历史,人们越来越倾向于线上买书、在线聊书,这一态势的庞大流量,也让阎天非常惊喜。随着时代更迭,新的读书形式不断涌现,但读书人对书的特殊情感常在,以书为媒的文化生活,也会一直留存着,陪伴着代代读书人。





钻进书房,好好读


每一本书都有生命,每一段文字都有力量,每一次阅读都是心灵的旅行。



作为社科学者,读书已然成为阎老师工作的一部分,是他每天必做的事项之一。虽然难有大块的时间进行系统阅读,但他依然坚持每天与书为伴,零碎地列下书单完成阅读。

在阎天心中,纸质书是不可取代的存在,不仅在于实体上标注、翻找的独特触感,更是一份强烈的仪式感。“学生时代,什么也没有,学术梦想也那么虚无缥缈,在笼罩大家的焦虑间,有什么是可以把握住的呢?”阎天给出的答案,是书籍。那时候,同学们每一次搬宿舍、搬家,都会“刻意地”赶快用书填满空间,一股充实感便会油然而生。

这是因为,“一本本书码起一座城堡,既是有形的也是无形的,既可以抵御自身的焦虑,也可以抵御外界的诱惑。”




书页的气味弥散在空气中,浸润其中的阎天,随之坚定着成为学者的理想。

阎天将“学以致用”视为读书的基本原则,以此为纲,根据不同的阅读目的,即有着无需拘束的对应方法。对于需要引用的材料,他会认真做好笔记,以便最大化汲取信息;对于寻求启发的书籍,他会将所读与自己的研究相联系,偶尔发圈分享;而对于闲书,他则尽情享受阅读的乐趣,让心灵在书海中自由徜徉。

多背景的出身,也奠定了阎天广泛涉猎的阅读习惯。求学时期,作为宪法行政法专业的学生,他却得到了法学院各个领域老师的滋养。一边读读公法相关的书,一边与师长好友共同探讨劳动法议题,让阎天受益匪浅,待到他回校任教之时,将劳动法与其他法学分支相结合,构成他教学的基本思路,就连目前所出的四本专著,也分别对应于劳动法与宪法、行政法、法史学、法理学的学科交叉研究。

“这就是北大,从来不是‘一个萝卜一个坑’,而更像是一棵大榕树,每位老师都是一条气生根,树冠相连,交相影响着。”

于阎天而言,书房是“人类的洞穴”,书如山一般,是可以依靠的存在。可以遮风避雨的深洞、依山傍水的住宅,是人类本性中就喜欢安居的处所。

在阎天的书房,可以与劳动法学界无数的前辈对话,可以背倚着他们,潜心沉浸在学术的世界中,在钻研间觅得一番别有洞天,在书海中“诗意地栖居”,此为山。

走出书房,投入滚滚红尘之中,又可顿觉豁然开朗、心旷神怡,一个偌大的世界徐徐展开,所学不仅隐于书斋,更与外面的一草一木、一举一动脉脉相通,此即为海。




书房内外,是截然不同的两个世界,是各异又精彩的两种生活方式:在“读书”中,积蓄着力量,引领社会对公平与正义的不懈追求;又在“读世界”中,跃入一片身体力行的无垠旷野,岁月流转间坚守着耕读与秉笔。

这正是属于阎天的“居”室,踏入其间,满是“法律人的诗意”。


来源 | 北京大学融媒体中心

图片 | 吕宸

采写&排版 | 唐儒雅

责编 | 郭雅颂

<<左右滑动查看栏目>>

北京大学
爱国 进步 民主 科学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