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年座无虚席,如今重返北大!

政务   2024-09-05 12:00   北京  


2004年,青春版《牡丹亭》首演

2005年,青春版《牡丹亭》走进北大‍‍‍‍‍

一票难求 座无虚席

昆曲之韵美与学子之青春

融合生发 共创盛况

2006年、2009年、2016年

三度重返北大演出

盛美盈情 雅韵怀粹

廿载后的今日

白先勇携青春版《牡丹亭》重返北大

进行首演二十周年庆演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

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

也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坚实根基

北京大学推出“无域·北大中华文脉传承计划”

以此次庆演为开篇




《牡丹亭》绝唱再响

正是情韵之大观,廿载之盛会

回眸昆曲复兴之滥觞

承担文化发展之重任

·



小北请你看演出啦!

你对青春版《牡丹亭》有哪些了解?

欢迎在评论区留言

截至2024年9月6日中午12:00

留言点赞前10名的读者

小北将为你送上

青春版《牡丹亭》随机场次演出票1张





不知所起之情

难诉衷肠之思

梅落繁枝 丽娘梦梅

打通幽明 冲决生死

但是相思莫相负

牡丹亭上三生路



青春版《牡丹亭》二十周年庆演

2024 年 9 月 14 日(周六)晚 7:00

(上本《梦中情》)

2024 年 9 月 15 日(周日)晚 7:00

(中本《人鬼情》)

2024 年 9 月 16 日(周一)晚 7:00

(下本《人间情》)



演出地点

北京大学百周年纪念讲堂观众厅



售票信息

↓点击关注“北大讲堂online”↓

即可在线选座购票


自2004年首次演出以来,青春版《牡丹亭》已走过二十年的辉煌历程,海内外累计演出500余场,直接推动了昆曲复兴运动的发展,是21世纪我国传统文化复兴的重要象征性事件。

2005年,青春版《牡丹亭》首次在北大演出,并先后于2006年、2009年、2016年三次上演于北大,均获得巨大成功。北大学子曾这样评价道:“世界上有两种人:一种是看过青春版《牡丹亭》的,一种是没看过青春版《牡丹亭》的。”学子们对其喜爱程度可见一斑。

 ∆2009年12月,青春版《牡丹亭》在北大百周年纪念讲堂演出,现场座无虚席 

“花似人心向好处牵。”作为“百戏之祖”的昆曲,经青春化探索与实践,打破了固有圈层,正吸引更多年轻观众开始了解昆曲、喜爱昆曲。而这一切的起点就是青春版《牡丹亭》,它不仅是一个成功的改编剧目,更是一个以自身为品牌,汇聚多方力量参与的系统昆曲文化工程。

北京大学在这一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2009年白先勇先生与北大资深教授叶朗联合发起北京大学昆曲传承计划,2010年在北京大学开设了公选课《经典昆曲欣赏》,这不仅开创并成为以通识方式在综合性大学进行昆曲教育的典范,并逐渐推广至其它众多高校。昆曲进课堂的成功试验,不仅开辟了昆曲复兴的全新路径,也进一步推动了昆曲青春化发展,为我国优秀传统文化注入无限生机活力。

 ∆2009年12月,在北大百周年纪念讲堂演出青春版《牡丹亭》和新版《玉簪記》,讲堂大厅观演人群 

 ∆2018年4月,白先勇先生在北大讲授昆曲课程 

此次是青春版《牡丹亭》第五度来到北京大学,也是时隔二十年的历史性回眸。本次活动将举办五场文化艺术讲座、青春版《牡丹亭》进高校工作座谈会、牡丹還魂——2024北京大学青春版《牡丹亭》视觉艺术展,推动弘扬昆曲这一中华艺术文化瑰宝,促进文化传承与创新,增强文化自信、凝聚文化认同。


我觉得《牡丹亭》就像是昆曲命运的一个预言,预告昆曲的命运,终将死后还魂。

——《经典昆曲欣赏》(王安祈 台湾知名剧作家、国光剧团艺术总监)


在“莎翁热”之下,青春版《牡丹亭》的再度演出显得更加意义非凡,向年轻人传递了中国古典文化艺术的独特价值和美学内涵。

——央视网《纪念汤显祖逝世400周年 青春版<牡丹亭>再返北大》


我们的课延请海内外顶级昆曲艺术家及著名学者开讲座,让学生近距离感受昆曲之美。课程包括昆曲历史与文化、昆曲表演艺术和《牡丹亭》,此外还有大师工作坊、折子戏文本细读等。课程之外,每年大概有三四场昆曲配套演出。

——陈均 北京大学艺术学院副教授、北京大学昆曲传承与研究中心主任


为深化理解昆曲艺术,积极搭建古老昆曲与年轻学子的心灵桥梁,2024年9月9日至13日,北京大学党委宣传部、艺术学院、会议中心主办,北京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承办的“青春版《牡丹亭》首演20周年庆演系列讲座”,将邀请5位知名学者与艺术家,共飨一场美轮美奂的文化艺术盛宴。

系列讲座还将进行线上直播,届时请关注北京大学官方直播平台:视频号、抖音、快手、B站、百家号。


青春版《牡丹亭》首演二十周年庆演系列讲座

主  题:纪录片《牡丹还魂:白先勇与昆曲复兴》映前导赏

时  间:9月9日19:00-21:30

地  点北京大学百周年纪念讲堂李莹厅

导赏嘉宾:陈均,北京大学艺术学院副教授

内容提要:昆曲纪录电影《牡丹还魂》以对文学大师白先勇先生及多位昆曲表演艺术家和学者的访谈为主线,穿插青春版《牡丹亭》和校园传承版《牡丹亭》在各地的演出与交流的场景,叙述了白先勇先生对于新世纪以来的昆曲复兴运动的巨大贡献。本片在2021年上海国际电影节、北京国际电影节上映后,颇受好评。自2009年起,白先勇先生与叶朗教授在北京大学推行“北大昆曲传承计划”,创设《经典昆曲欣赏》课程。特在青春版《牡丹亭》首演20周年庆演放映此片。


主  题:汤显祖《牡丹亭》与泰州学派的赤子之心

时  间:9月10日19:00-21:00

地  点:北京大学百周年纪念讲堂202会议室

嘉宾简介:郑培凯,耶鲁大学历史学博士,香港城市大学中国文化中心创始主任。现任中国文艺家协会香港分会主席,2023年被选入福布斯中国杰出匠人TOP100。

内容提要:汤显祖是泰州学派三传罗汝芳大师的弟子,从小接受阳明心学的“致良知”学说,更以罗汝芳的“赤子之心”肯定自我本体,作为他生命意义的基本信念。他写《牡丹亭》,强调“至情”,以杜丽娘的自我本体投射为执着的生命追求,不惜生生死死,肯定自己选择的爱情与婚姻,是阳明心学在文学想象中最幽微而美丽的展现。


主  题:国宝传承——从传字辈到青春版《牡丹亭》

时  间:9月11日19:00-21:00

地  点:北京大学百周年纪念讲堂202会议室

嘉宾简介:朱栋霖,上海戏剧学院教授,中国现代文学史家,戏剧理论家,中国昆曲评弹研究院执行院长,《中国昆曲年鉴》主编。

内容提要:青春版《牡丹亭》的表演艺术来自何处?张继青、汪世瑜是青春版《牡丹亭》的艺术总导师。而两位艺术家的表演艺术,则传承自昆曲“传”字辈。昆剧濒临衰亡时,成立的苏州昆剧传习所(1921年),培养了一批演员,称为“传”字辈。他们从前辈艺人处学得昆剧折子戏六百余折。这些昆剧折子戏是昆剧四百年历史中积累的昆剧艺术的精华,史称“乾嘉风范”,保留了昆剧的古典性与经典艺术。


主  题:青春梦·忆青春版昆曲《牡丹亭》创演20年——“白先勇昆曲新美学”20年岁月延续和拓展

时  间:9月12日19:00-21:00

地  点:北京大学百周年纪念讲堂202会议室

嘉宾简介:翁国生,著名京昆武生表演艺术家,一级导演 ,梅花奖、文华导演奖、二度文华表演奖得主,国务院政府特贴、中宣部四个一批人才、全国文化名家获得者

内容提要:怎样将昆曲的传统与现代戏剧的创作理念进行一种糅合和嫁接,怎样使古老的昆曲艺术在不损害其传统经脉的前提下,焕发时代的青春气息,为现代观众所赏识和接受,这成为舞台导演实践中一直也在积极探索和思考的课题。二十年间,青春版昆曲《牡丹亭》实现的舞台呈现和演出效果在大幅度国内外巡演中得到验证,“白先勇昆曲新美学”何以延续和拓展,让我们共同探寻和思索。


主  题:青春版《牡丹亭》“西游记”

时  间:9月13日19:00-21:00

地  点:北京大学百周年纪念讲堂李莹厅

嘉宾简介:白先勇,青春版《牡丹亭》、新版《玉簪记》总制作人,小说家、散文家、评论家、戏剧家,台湾大学、香港中文大学荣誉博士,加州大学圣芭芭拉分校东亚语言文化系荣退教授。

内容提要:白先勇先生将与我们分享青春版《牡丹亭》在美国、欧洲等地演出盛况,以及自己多年来推广昆曲的心路历程。2001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宣布“人类口述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这是第一次“非遗”选项,中国昆曲在世界十九项代表作中被列为第一名。从此昆曲不仅是中国的文化瑰宝,也是全人类的文化遗产。


因情成梦 因梦成戏

念得当年梅树下

繁枝落瓣千万片

幽明难通 情字难解

今将梦影双描画

冲决生死 终成眷属

二十载春秋代序

今朝回眸望去

当年初心不移

戏载文道 戏承文思

大幕再起 静候君临




无域·北大中华文脉传承计划

“无域·北大中华文脉传承计划”,由北京大学党委宣传部策划推出,以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理念,开展举办文化内涵丰富、形式多样的系列主题活动,赓续中华文脉, 增强中华文明的传播力和影响力,推动中华文化更好走向世界。



来源 | 北京大学党委宣传部、北京大学艺术学院、北京大学会议中心、北京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

图片 | 许培鸿

文字、编辑 | 张一涵

排版 | 刘涵烨

责编 | 曹梦瑶


<<左右滑动查看栏目>>

北京大学
爱国 进步 民主 科学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