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 《法人》杂志全媒体记者 伍洲奇
尽管如此火爆,但关于“听泉鉴宝”的争议依然存在。其中,最引人瞩目的当属直播间疑似出现重庆奉节博物馆文物一事。近日,当地警方已对此展开调查。接受记者采访的三名律师均认为,涉事网友涉嫌违反法律,不排除被追究刑事责任的可能。而且平台对于节目内容合法性负有主体责任,一旦出现违法行为或涉嫌违法犯罪信息,平台应第一时间向有关部门举报,并保存好相关线索及网络信息证据。
近年,随着民间收藏的走热,网络鉴宝变得异常红火。相关事件也暴露出线上鉴宝行业正面临着监管缺失的问题,部分噱头十足的鉴宝节目饱受质疑,一系列游走在法律边界,甚至涉嫌侵权、犯罪的行为层出不穷。
近日,《法人》记者梳理发现,鉴宝行业存在四类乱象。
乱象一:骗取鉴定费用
今年3月,记者曾接到湖南读者欧先生的咨询,他称把自家祖传的宝贝拿去直播间做“鉴宝”,被要求支付每件上千元的鉴定费,鉴定人员称可向欧先生出具“鉴定书”。但记者调查发现,所谓出具“鉴定书”的机构是不具备法人资质的小作坊,欧先生也意识到自己可能被骗而作罢。类似骗局时有发生。有媒体报道,2021年5月,湖南警方捣毁一个以买卖、鉴定艺术品为幌子实施诈骗的犯罪窝点。该团伙以网络直播间为依托,以帮忙高价拍卖并提供“鉴定书”为由,骗取鉴定费。
对此,北京海勤律师事务所合伙人刘丽琦称,电商法对提供直播服务的平台管理责任有明确规定,直播主体的资质、产品以及内容是平台重点审核范围。对于违法的互联网直播服务使用者,互联网直播服务提供者应当将其纳入黑名单,禁止重新注册账号。但前述规定对于平台未尽审核义务或因审核不严导致直播事故的惩戒措施有所欠缺,一旦直播主体出现事故,平台不需要承担任何责任,这不仅导致平台方审核流于形式,也会损害消费者权益。
北京京本律师事务所主任连有认为,判断网络鉴宝是否涉及诈骗,主要看直播人员是否虚构事实,包括假身份、假头衔、假经历、假认证等,如果这些虚假事实导致持宝人轻信,并支付高额鉴定费,则涉嫌诈骗。对于平台来说,应该承担网络鉴宝活动主体责任,应加强对于鉴宝人身份的认定,一旦出现因虚假鉴定导致持宝人有财产或其它损失的,平台也需承担相应法律责任。
北京法政安邦律师事务所主任刘云雷认为,各地行政部门会不定期约谈指导相关平台。但出于利益,平台监管意愿并不强烈,此时一是定位市场监管,根据电子商务法规定对其进行罚款,情节严重的可责令停业整顿。另一方面,消费者发现平台监管有疏失的可发起投诉,可以要求平台共同承担连带责任。
乱象二:夸大其词导流拍卖
对于鉴宝直播,有网友戏称:“在鉴宝直播间,你可以看到上过福布斯富豪榜的女富豪随手展示价值几百万元的翡翠手镯;也可以看到某私人博物馆的藏品。情节跌宕起伏到‘南派三叔’可以直接取材。”话虽夸张,但不可否认,在鉴宝直播间里的各种夸大其词屡见不鲜。其背后的原因是为了将流量导流至自己的实体店铺,为用户提供拍卖、鉴宝等服务。记者曾在某直播间看到,主播指着一套古香古色的家具说:“这可是‘龙床龙椅’,要不要,我这连线的正在拍卖呢。”
对于这种情况,刘丽琦告诉记者,我国拍卖法律明确规定,拍卖企业利用拍卖公告或者其他方法,对拍卖标的作引人误解的虚假宣传,违反规定的按照不正当竞争法相关规定予以行政处罚。
针对网络平台拍卖行为,2024年4月30日,国家市场监管总局联合商务部、国家文物局共同发布《关于促进网络拍卖规范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明确加大竞争执法力度,重点规制网络拍卖中“有照无证”“无照无证”经营、虚假宣传、恶意串通、虚构交易、以假充真、文物拍卖标的未经审核、拍卖国家禁止买卖文物等违法行为。
刘云雷律师认为,加强行业自律是改变现状的根本途径。行业自律加上市场监管,才能实现拍卖市场的健康长久发展。
乱象三:鉴宝直播被指娱乐化
某直播间曾有一段后来被广为流传的网络视频:一名疑似盗墓者连麦主播,在四下漆黑的野外,拍摄疑似古墓石碑上的文字、雕花等。此外,诱导持宝人杜撰虚假收藏故事,甚至找人扮演持宝人等事情,都是鉴宝直播里曾利用的引流手段。不少网友对此认为,鉴宝直播过度娱乐化。
刘丽琦称,鉴宝直播娱乐化是电视鉴宝节目的延伸,持宝人与鉴定师一唱一和的剧本化模式吸引了大批观众。连有律师认为,“走台本”作为一种营销手段,本身并无不当,但若通过“走台本”误导消费者购买假文物,涉嫌虚假宣传甚至诈骗。行政主管部门应根据相关情况及时采取措施。同时,平台也应主动承担网络传播的主体责任,加强监管,强化提示,消除隐患。
刘云雷认为,鉴宝节目过度娱乐化,其核心在于个别节目过分关注文物经济价值,宣扬错误投资收藏理念,导致节目形式和内容不符合法律规定。目前,广电部门和文物部门发布了加强对文物鉴定类广播电视节目理的通知,要求加强文物鉴定类广播电视节目的规范和管理,给过分娱乐的鉴宝直播戴上了“紧箍”。
乱象四:鉴定专家良莠不齐
类似放卫星的估价数字游戏,在某些鉴宝节目中时有发生:同一件乾隆年间的青花瓷器,嘉宾甲估价为30万元,嘉宾乙估值200万元,而最终鉴宝专家给出500万元的高价估值。
刘丽琦表示,长久以来,文物鉴定行业缺乏准入门槛,我国文物鉴定专家处于无职业资格认证状态。虽然,国家文物局等部门会组织相关培训,但文物鉴定是一门庞杂深奥的学问,几天的培训无法触及文物收藏与鉴定的深层领域。而且,文物鉴定行业缺乏资质考核机制,甚至市场上大部分“专家”出具的鉴定意见并不需要任何资质条件。“我国民间文物鉴定管理缺乏统一规范和行业组织,鉴定程序、主体资格、法律责任等方面几乎处于法律空白。”
刘云雷则表示,目前,很多网络鉴宝存在鉴定责任不明确等市场无序化问题。可通过推动建立具有公信力的权威鉴定机构,为公众提供可靠的鉴定服务。同时,加大对虚假鉴定的监管和惩罚力度,确保鉴定市场向公平、透明两个方向发力。
连有认为,大众认知通常认为文物鉴定属于高专业知识经验活动,文玩业也有“买定离手,真假自认”等民间说法。但文物行业并非法外之地,在民事诉讼中,如果需要确定文物真假、价格,可通过国家认定鉴定机构予以鉴定。
编审|王 婧
责编|白 馗
校对|张 波 张雪慧
严正声明:“法人杂志”所有原创文章,转载均须
获得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