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 《法人》杂志全媒体记者 岳雷
在政策红利持续推动下,中国股市近期站上风口。然而,随着股市热潮涌动,一些潜在的风险与隐患也逐渐显现。在网络上,部分财经博主发布离谱的市场预测,误导投资者。更有甚者,进行违法荐股、直播带盘。同时,上市公司大股东利用市场行情回暖的机会减持套现,进一步加剧了市场的波动。而新入市的投资者由于经验不足,往往容易盲目跟风,难以在股市的大幅波动中保持冷静和理性。面对这些市场中的“杂音”,正处于风口浪尖的中国股市在迎接机遇的同时,需要在“自我修复”中稳健前行。
秋意渐浓之际,中国股市却呈现出如盛夏般的炽热。11月5日,上证指数、深圳成指和创业板指经过短期震荡调整后再登新高。“这市场行情,火得让人心痒痒!”近日,已经注销证券账户六年的老常,重新开了新账户,再次迈入了股市的大门。他对《法人》记者说:“这次回归,我要好好拼一把。”
从9月24日开启的这一轮行情,不仅吸引了大量新股民“蜂拥而入”,更让许多像老常这样的老股民“重出江湖”。
然而,在A股或将迎来“大变局”的关键时刻,市场专家纷纷提醒投资者,在蕴含机遇又暗藏风险的资金博弈场中,投资者需秉持审慎与理性的态度,深入洞察市场动态,把握其运行逻辑,才是成功投资的关键所在。
股市新气象
近日,记者再次走访了位于北京市东城区的中信建投证券某营业部。与国庆节期间“开户热潮”的景象相比,此时的营业部虽已褪去了那份喧闹,但仍保持着有序的忙碌与活力。
在营业大厅休息区,几位投资者正聚精会神地翻阅着手中的业务指南,偶尔抬头望向电子显示屏上不断更新的股市行情,他们的眼神中既流露出对市场的期待,又透露出对市场动态的沉思。
股民聚在一起,谈论的话题自然离不开股市。“这回我是真押对了,买了上证50指数ETF,那几天没少赚。”一位手持保温杯的大爷按捺不住激动,向众人分享他的喜悦。旁边的一位中年男士连忙点头:“看起来这轮行情刚开始发力,每次震荡调整都是入场良机。我得赶紧开通‘两融’账户,不能错失这千载难逢的机会。”
中国股市素有“三根阳线改变信仰”的说法,更何况是指数连续6天“狂飙”。本轮上涨始于9月24日,仅6天时间,三大股指平均涨幅便突破20%,上涨速度之快,令市场内外惊叹不已。
连日来,市场上百股涨停轮番上演,近千股涨停也屡见不鲜,翻倍的股票层出不穷。这股强大的赚钱效应,再次将公众的视线聚焦到了股市上。
随着国庆节期间港股市场表现强劲,A股市场投资者的热情被全面点燃,各大券商纷纷迎来了新开证券账户及激活休眠账户的高峰期。长久以来,相对沉寂的券商营业部重新焕发了生机,热闹非凡。
“国庆节我们加班7天,一天都没休息。”胡梓萌是某头部券商的首席策略专家,以往很少直接参与一线开户工作。这次突如其来的“开户潮”,使得营业部人手严重不足,她因此成为“救火队员”,亲自上阵为每一位投资者服务。
“开户人数激增,同事们每天忙得不可开交,加班加点几乎成了常态。”胡梓萌介绍,在国庆节期间,她所在的营业部不仅没有放假,还延长了营业时间,确保投资者能随时办理业务。投资顾问们也24小时处于待命状态,随时准备为投资者提供帮助,他将这段经历形容为“甜蜜的负担”。“尽管过程中充满了疲惫和偶尔的抱怨,但大家都清楚,这是市场赐予我们难得的机遇,不容我们有丝毫懈怠。”他这样告诉记者。
不仅券商在忙碌,市场各方也都“全力以赴”。中国证券登记结算有限责任公司自10月6日起,首次提前对外开放了统一账户平台和身份信息核查系统,以应对国庆节假期出现的大量开户申请。紧接着,10月7日,尽管沪深交易所不进行日常交易,但为了确保节后交易系统平稳运行,沪深两地交易所当日组织了系统连通性测试。这些“破例”行动,被生动地视为对当前股市热潮的“额外加持”。
在万众瞩目之下,国庆节后的首个交易日,A股市场开盘仅20分钟,市场成交额便迅速突破万亿元大关,而全天的成交额更是达到了惊人的3.45万亿元,刷新了历史纪录。
这波行情带来了显著的赚钱效应,吸引了大量投资者争相涌入市场。对于A股后续的期待,不仅弥漫在社交媒体上,更成为街头巷尾热议的话题。
但采访中,记者发现股民对当前市场行情的看法,存在显著差异。初入股市的小崔,脸上洋溢着自信与笃定,他激动地说:“瞧瞧这气势如虹的走势,我很看好A股之后的表现。”而相比之下,拥有多年股龄的老陈表现得更为审慎。他向记者坦言:“我当然也希望这是一个好的开端,但内心还是提醒自己要保持一份冷静。虽然市场涨势喜人,但波动幅度也相当大,股民要保持清醒的头脑,不可掉以轻心。”
财经评论员郑宇对此轮A股的强劲势头格外关注。他表示:“尽管市场热情高涨,但未来如何还不好说。”股市的走势历来复杂多变,需要考量宏观经济、政策环境、企业基本面以及市场情绪等多方面因素,投资者在面对当前的市场行情时,应保持理性思维,审慎判断。
行情背后的政策红利
在中国股市的发展历程中,每一次显著的大级别行情,都清晰地反映了时代的变迁,并与国家的精准政策刺激紧密相连。
2005年至2007年间,中国经济经历了快速增长,资本市场也迎来了发展机遇。股权分置改革的成功实施是这一时期的重要推动力,上证指数从998点飙升至6124点,书写了中国股市一段辉煌的历史。
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给中国经济带来了严峻考验。面对外部环境的剧烈动荡,中国迅速采取了一系列经济刺激措施,其中包括4万亿元人民币投资计划,为经济注入了新的活力。受此影响,上证指数在经历大幅下跌后,从1664点实现了强劲反弹,最高达到3478点。
进入2014年,中国经济步入结构优化升级的新阶段,改革也进入了深水区。在此期间,融资融券的扩容、沪港通的开通等金融创新政策相继推出,显著提升了市场活跃度和国际化水平。同时,国家通过降息等货币政策措施,直接降低了企业的融资成本,增强了市场流动性,进而推动了上证指数从1849点上涨至5178点。
当前,在新时代背景下审视中国股市的发展,可以发现本轮上涨行情所蕴含的政策、估值、情绪等多维度因素愈发明显。
中山大学岭南学院教授韩乾指出,国家已将推动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提升至战略高度,这充分体现了对资本市场在经济转型升级中重要作用的深刻认识。
资本市场改革的持续深化,无疑是本轮行情的重要催化剂。近年来,中国资本市场改革不断推进,一系列旨在优化市场环境和提升市场效率的政策措施相继出台,包括完善发行上市制度、加强信息披露监管、推进退市制度改革、完善投资者保护制度等,为资本市场的健康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制度保障。同时,这些措施也显著提升了市场透明度和公平性,进一步激发了市场活力。
特别是2023年股票发行注册制的全面实施,标志着中国资本市场正式迈入市场化、法治化的新阶段。中国人民大学中国资本市场研究院联席院长赵锡军指出,作为资本市场改革的“牛鼻子”工程,注册制改革牵一发而动全身,它促使发行上市、交易、信息披露以及退市等各个环节,都向市场化和法治化的方向自动对齐。
宏观层面的高瞻远瞩,为中国资本市场快速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而市场层面的精准布局,则让本轮行情的发展路径更加清晰。
业内普遍认为,央行近期实施的降准降息政策以及创设的两项支持工具——证券、基金、保险公司互换便利(SFISF)和股票回购增持专项再贷款,对资本市场产生了积极影响。其中,互换便利通过允许机构质押资产从央行换取高流动性资产,显著提升了机构的资金获取能力和股票增持能力,为股市注入了新的流动性。而股票回购增持专项再贷款引导商业银行向上市公司和股东提供贷款支持,助力其回购和增持股票,有助于稳定市场预期和提升投资者信心。这两项政策工具共同作用于市场,直接提升了市场的流动性和活跃度预期。
郑宇认为,“中国正处于经济发展新旧动能转换的关键时期。”与以往大级别行情主要依赖银行、房地产等传统行业不同,本次行情中,新兴产业成为主导力量。AI、芯片、低空经济等具有新质生产力特色的新兴产业蓬勃发展,为股市注入了新的动能。同时,随着美联储降息的预期,中国资本市场整体估值偏低的吸引力愈发凸显,外资流入中国股市的速度加快,不仅为股市提供了资金支持,还进一步推动了中国股市的国际化进程。
股市升温与理财转向
国庆节假期,理财产品投资者胡女士心中充满了焦虑,她持有的固收类理财产品近期持续下跌。“之前的收益几乎归零,现在更是连本金也岌岌可危。偏偏这款理财产品还有半年的锁定期,我真恨不得立刻赎回。”
与此同时,随着国庆节前股市的上涨行情,胡女士丈夫投资的权益类公募基金表现喜人。两人计划,一旦理财产品解锁,就将其卖出,转向股市投资。
胡女士的经历并非孤例。近期,随着银行存款步入低利率时代,银行存款、大额存单等传统保守型理财产品的吸引力大幅下降。许多投资者开始将目光投向股市,寻求更高收益。更有甚者,为了“跑步入市”,不惜“让利”转让大额存单。
市场的上涨离不开资金推动。在业内人士看来,本轮行情的直接推手是流动性的大幅改善。然而,A股市场在经历快速上涨后,多空双方的博弈愈发激烈。在市场波动中,资金的动向备受关注。
工商银行数据显示,9月24日至9月30日,银证转账净值指数波动剧烈。其中,个人投资者相关的指数直线飙升,从最初的1.19升至16.92,10月8日更是暴涨至54.88,大量资金涌入证券市场。然而,随着10月9日A股市场大幅回调,这一数字又迅速回落至6.8左右。
“场外资金入场的节奏虽然有所放缓,但潜在入市资金的规模仍然不容忽视。”郑宇表示。
随着股市升温,债市回调,股债“跷跷板”效应也愈发显著,导致低风险理财产品的净值出现波动,银行理财产品的规模也大幅收缩。国信证券统计数据显示,截至10月6日,银行理财公司产品存续总规模较两周前下降了近万亿元,其中固定收益类理财产品的规模更是大幅缩水。不过,随着近期股市震荡调整,银行理财产品热度有所回暖。
招联首席研究员董希淼对记者表示,鉴于A股近期表现居民金融资产有所增长,风险偏好有所修复,推动包括储蓄存款在内的更多资金流入股市。
尽管场外增量资金跃跃欲试,但创金合信基金首席经济学家魏凤春提醒投资者,判断未来大盘的上涨力度,关键点在于宏观基本面、增量资金、市场情绪和政策环境的多重修复和持续性改善。从内部因素来看,只有随着政策的陆续兑现以及宏观经济增长和企业盈利预期的改善,才能判断本次行情是否从反弹转向反转。
郑宇则认为,在关注市场基本面的同时,也应正视中国资本市场仍面临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这些问题包括信息披露的不规范、大股东分红意愿不强及违规减持现象以及投资者缺乏理性、情绪化投资行为较为严重等。这些问题无疑构成了中国股市向成熟资本市场迈进的重要障碍,亟须得到及时修正与完善。
编审|渠 洋
责编|白 馗
校对|张 波 张雪慧
来源|《法人》杂志2024年11月总第249期
推荐阅读
严正声明:“法人杂志”所有原创文章,转载均须
获得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