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剧组也能撑起“大制作”,背后靠的是……

时事   2024-12-04 16:04   北京  


 

主播君的话

在仅有31人的小剧组内,这群年轻人既是台前演员又是幕后工作人员,为保证出演话剧的质量与效果,他们必须要从始至终保持一种“沉浸感”。


一台90分钟的话剧,张航维需要台前幕后转场数十次,配合不同的场景换装5次。


“从更换服装到改变妆造,四五个人和我一起配合,快的话只需要两分钟左右。”张航维说,“但若是一个人,这一套流程下来最起码要花费10分钟。”

今年6月2日至3日,在北京理工大学良乡校区文博中心大剧场,《大道更光》舞台剧完成了今年的首轮演出。


据介绍,《大道更光》作为北京市高校校园原创文化精品重点项目,以及2024年“‘京’彩文化 青春绽放”行动计划的组成部分,自2023年3月首演以来,已在中国工程院、第十三届“挑战杯”决赛赛场等多个场合演出。此外,除线下演出外,该剧还同步开展网络演出,总观看人数已超过10万人次。







作为该舞台剧主角徐更光院士的饰演者,睿信书院网络空间安全专业2022级本科生张航维忍不住感慨:“这部剧能够圆满落幕,绝对离不开大家的默契配合。”


如他所言,在这个只有31人的小剧组内,为了保证演出顺利,几乎每一名学生演员都需身兼数职。“在台上你只管表演,但到了台下,你可能需要安排道具,甚至是负责造型工作,而这就要求你必须对每一个角色都有所了解”。


于是,在这种情况下,从始至终保持一种“沉浸感”就成了剧组成员必须修炼的一门功夫。

2022级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本科生陈睿在剧组负责服装管理,她的手机里一直保存着一份道具迁换表。


从表中可以看出,每一幕所需的道具都被清楚地标注出来。“小到桌上摆放的花生米,大到现场的实景布置,甚至是文件板的数量都是明确的。”陈睿告诉记者,表中所见即是台上所得。


“可不要小瞧这些道具,尽管看上去非常普通,但每一样都经得起推敲。”负责舞台监督工作的张耀阳在一旁表示,在他眼里这些道具就像是隐藏“彩蛋”,等待与有心人相遇。


他举例,第三幕中学生林加胜在实验室库房中找到了徐更光院士的炸药资料。“如果仔细看就可以发现,装资料的箱子可不是一般的储物箱,而是完全复刻历史实物的炸药箱。”张耀阳解释,这是主创团队结合当时军工转民用的历史背景,经过多次研讨后才采用的。


“包括剧中给警卫员配的56式半自动步枪,都是严格按照其原型1∶1复刻出来的。”张航维说,“哪怕是书架上摆放的书籍,都是按照他们的专业,寻到的旧书、旧资料。”

张航维还记得一段格外有趣的“幕后花絮”:自己在转场抢装时不小心摔到了腰,在后续表演过程中很巧妙地将扶腰的动作融进了人物表演。


“其实大家都没有看出来,就觉得这应该是徐老70岁时的反应。”2021级飞行器设计与工程专业本科生谢智琰在剧中饰演北京理工大学戊区警卫员,听到张航维的解释,他才恍然大悟。

得益于这些真实可考的道具,《大道更光》剧组在舞台上创造了一个“平行世界”,将台上演员的沉浸感直接拉满。


“当你站在舞台上,就仿佛穿越到了当时的真实情境,不由自主地沉浸其中,许多动作、情绪都是自然而然发挥出来的。”张耀阳说。

—  End —

转载请注明来源

共青团新闻联播(ID:gqviewpoint)

  记者|卞良栩(实习生)陈凤莉

编辑|卞良栩(实习生)

统筹|陈凤莉

图片来源于网络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出品

欢迎关注加入我们

       

       



共青团新闻联播
网罗共青团前沿新闻,传播青少年主流声音!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