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播君的话
3年来,一部以“老”校史为创作主线的话剧,不仅能吸引青年还能留住青年,背后究竟靠什么?
3年前,张啸文是在台上讲故事的人。3年后,他成了重塑故事的“裁缝”之一。
“新版剧本改动幅度较大,从内容到篇幅都作了调整。”前不久,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2021级本科生张啸文和学校学生艺术团话剧团团长袁铭沁一起,熬夜给旧剧本来了个精致“变身”,“我们今年的目标是不给观众低头看手机的机会”。
2021年,中国人民大学以其前身陕北公学的历史故事为中心,创作编排了原创大型话剧《陕北公学》。同年6月,该话剧完成首演。如今,《陕北公学》话剧已成为每年新生固定的“开学第一课”。
“每次演出的票都靠抢,因为除了本校观众外,还有其他学校的同学慕名而来。”说到这儿,袁铭沁拿起手机向记者展示,在100多人的团队微信群里,有不少已经毕业但仍不舍得退群的老团员,“这些学长学姐时不时也会回到学校观看演出”。
青年粉丝粘性强、活跃度高,还拥有专属“粉丝群”,这部以“老”校史为创作主线的话剧,魅力究竟何在?
▲《陕北公学》演职人员合影。图源网络
2022年,还是法学院大一新生的岳丽锱和室友一起观看了《陕北公学》。
“话剧开场就带给我极大的震撼,整部剧从舞美设计到学生表演都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岳丽锱说,自己感动于剧中的人物经历,当即就扫码报名《陕北公学》新一轮的演员招募活动。
“很快我就收到了回复,邀请我扮演新中国第一位女播音员丁一岚。”岳丽锱回忆。
但话剧表演讲求专业与技巧,仅凭一腔热情,很难将角色刻画到位。“丁一岚作为剧中群像人物之一,没有过多的台词来辅助,人物的成长脉络也不够清晰。”岳丽锱直言,揣摩角色特征的过程并不容易。
▲《陕北公学》幕后花絮照。受访者供图
“当时,团长和导演让我先结合自身对人物做一个粗浅的建构。”从描述自己的外貌特征,到捕捉说话的声线特点、走路的细微习惯,再到日常喜欢或痛恨的东西,“在这个过程中,你会猛然发觉自己与角色的相通之处,比如说都是组织里的文艺骨干,然后从这点延展开来,去塑造一个你想象当中的丁一岚。”
岳丽锱觉得,就像是在自己身上找到了一个“锚点”,“从相似的特征出发,先将自己与角色连接起来,然后慢慢和人物贴近,直至融为一体”。
如果说,岳丽锱与角色之间是一场美丽的邂逅,那么,对于袁铭沁而言,他与“杨白冰”之间更像是一段命中注定的缘分。
大二时,经济学院本科生袁铭沁接到了第一个角色——学生时期的杨白冰。“正好是那一年,在出演这一角色之前,我去杨白冰的故居参观过。”袁铭沁拍着腿,略显激动地说:“更有缘的是,我妈妈小时候上学的地方,就是杨家祖宅。”
“同处一地、说同一种方言,这让我对杨白冰这一角色有了更精准的把握。”袁铭沁的手机中,还保存着一份他两年前撰写的人物小传。
“我的听觉是敏锐的,我喜欢虫鸣声。”
“我比较高,走路习惯脚跟先着地;我喜欢听《太阳出来喜洋洋》,也听过川剧和江号子。”
“我想要让那些自己能够影响的人们,都拥有一种信仰,跟随着一个目标前进,不可松散和疲软。”
……
袁铭沁笔下,勾勒出了一位鲜活而又生动的“杨大哥”。
只是,入戏容易“出戏”难。
“舞台之外,演员需要不断走戏‘滚’戏,尤其到了后期,许多表演动作都是下意识的假反应。”在岳丽锱看来,这也是团内演员都必须直面的问题。
为了克服重复训练带来的麻木感,演出陕北公学时期学生的精气神,话剧团为演员们增加了体能训练课程。“比军训的强度还大。”袁铭沁感慨。
尽管累,但效果显而易见。“排练过程中,成员们会相互鼓励,学着做彼此的支撑,团队凝聚力变得非常强。”袁铭沁说。
岳丽锱的台词不多,但她偶尔也会来几句“临场发挥”,帮对手换换口味,增加对戏时的趣味性。“主要是保持一种新鲜感,把戏和人物演活,避免陷入‘样板戏’的套路里。”
— End —
转载请注明来源
共青团新闻联播(ID:gqviewpoint)
记者|卞良栩(实习生)陈凤莉
编辑|卞良栩(实习生)
统筹|陈凤莉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出品
欢迎关注加入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