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大数据碰上兵马俑,文物这样“活”起来

时事   2024-11-10 11:40   北京  







 

主播君的话

10月29日至11月2日,第十四届“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全国决赛,在西安交通大学兴庆校区鸣锣开赛。本届赛事中,涌现出了数个科技赋能文化保护的优秀项目。快来!让我们跟随“用大数据还原秦兵马俑”的青年团队,一起穿越千年,感受中华文化。


北京建筑大学土木工程专业的戚正浩第一次见到秦兵马俑碎片的时候,几乎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那种感觉确实是很震撼,有些碎片真的很小,随便放在一个土堆里,根本看不出有什么特殊的地方,还有一些细碎程度,真的超出了我们的想象。用考古人员的话来说,这些就不能按几片来算了,而是几斤。”



当穿越千年的秦代军阵展现在世人眼前时,每个人都会为中华千年文明而感到自豪。但为了拂去秦兵马俑千年岁月的痕迹,让他们能够完整清晰呈现在世人眼前,自1974年起,无数考古专家付出了时间和心血。


“考古人员多年来做了大量工作,积累了大量经验后,对比一下纹理,就能知道碎片在哪儿。但是随着文物修复工作的日益深入,新的问题开始出现,越来越多的碎片纹理没有那么清晰,或者本来就没有纹理,怎么办?”戚正浩和团队成员在调研后发现,这是阻碍修复工作进度的堵点之一。


为了唤醒更多沉睡的古代文物,他们多次到秦兵马俑考古现场开展调研,前后共采集了1200块残片信息,建立了兵马俑残片数据库。在各类算法的不断试错、优化、推翻、重建后,北京建筑大学的青年创业团队用4年的时间,开发了一种深度学习与顶峰淹没搜索算法的点云拼接方法。


算法的基本原理是先固定住一个残片,然后用另一个残片旋转靠近,寻找最佳拼接位置,最后以点云平均间距来判断拼接结果。


戚正浩介绍,“我们的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备用时短、应用范围广、拼接效果好的优势,一方面可以拼兵马俑,另一方面它的包容性比较强,理论上来说只要是需要拼接的碎片,我们这个算法都能够拼。”


从最初的一项学术课题,到如今,准备创业成立公司,戚正浩认为,投身文旅产业也一样大有可为。“我们很荣幸,能够参与到文物保护的工作中去。无论是秦俑、汉俑、瓷器……相信我们的项目还能让更多的文物‘活’起来。”


—  End —

转载请注明来源

共青团新闻联播(ID:gqviewpoint)

记者/编辑|周呈宣  统筹|陈凤莉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出品

欢迎关注加入我们

       

       


共青团新闻联播
网罗共青团前沿新闻,传播青少年主流声音!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