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播君的话
《广州市中小学生心理健康促进条例》希望让出现心理健康问题的学生出得去、回得来!
2024年11月1日开始实施的全国首部促进中小学生心理健康的地方性法规《广州市中小学生心理健康促进条例》(以下简称《条例》),让“中小学生的心理健康”相关问题有法可依。
《条例》以立法形式,在全国率先回应了中小学生心理问题“怎么预防”“怎么发现”“怎么诊治”和健康促进工作“怎么保障”等难点问题。
值得注意的是,《条例》在中小学生休学、复学方面,同样提出需要教育、卫生健康部门协作:“市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应当会同卫生健康部门制定精神或者心理健康问题学生复学办法。”
广州大学法学院副教授 葛自丹
“立法中遇到的另一大难点就是休学和复学问题,家长因害怕学生“休学之后回不去学校”而不敢让学生休学。”
此外,广州市天河区教育发展研究院心理健康教育研训员崔丹,在撰文分析休学学生干预工作时提出,家长往往不愿意接受专业的诊断和建议,只关心孩子能否上学。部分确诊精神疾病的学生家长顾忌药物的副作用,擅自减少孩子服药剂量或自行停药,导致学生病情反复甚至加重。而《条例》希望让出现心理健康问题的学生出得去、回得来。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脑科医院社区精神科主任
广州市精神卫生中心主任 周亮
“学生因为心理健康问题而休学,是一个重要的问题,对学生的个人成长可能产生较大的不利影响。”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脑科医院专家在临床观察中发现,导致休学后复学困难的原因非常复杂:首先是家庭方面,家长对学生的理解、支持、包容是否足够,家庭内的人际关系是否和谐;其次是复学后面临的实际困难,如休学一段时间后,复学可能面临更大的学业压力,休学前学校的人际关系困难在复学后可能仍然存在等;最后是学生个人的心理生理方面,如心理健康问题、药物治疗不良反应的影响、睡眠节律的改变等。
周亮
“针对这些原因,我院专家制订了一整套模块化干预方案,进行了一年多的临床实践,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据了解,针对“儿童青少年因精神心理疾病而休学,如何判定是否达到复学标准”的问题,广州医科大学附属脑科医院已经开设了儿童青少年“复学门诊”,帮助儿童青少年心理康复后更好回归学校,提供评估、诊断、康复、治疗等全面服务。
周亮
“复学干预和复学评估是两个不同的阶段,在现实中如何进行衔接,还需要探索。
目前本院的复学评估主要依赖于有经验的临床医生对学生的诊断与治疗情况、心理症状、社会功能、家庭支持、学习能力等进行综合评估以后,给予医学建议。
下一步需要和教育部门一起积极探索,共同制订系统性的复学评估工作方案。”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脑科医院心理危机干预中心开通的心理援助热线,已接入全国统一心理援助热线电话12356,图为心理咨询师值班。
在休学到复学的全流程中发挥“医教协同”的作用,广州已有先例。以广州市天河区为例,崔丹曾撰文介绍天河区针对休学学生的“一体三维四柱”危机干预网络模型,“四柱”指的是学校、家庭、社区及医院共同参与。
例如
天河区邀请医学专家入校,为学生家庭提供教育建议和医学指导,医学专家为学生制订个性化心理干预方案,为学生及家长提供医学建议。
而在休学后,天河区依托区学生心理健康服务中心与医院建立紧密的沟通机制,跟踪了解学生在治疗期间的心理状况、康复进展等信息,从而制订“一生一案”的支持策略。医院和学校共同开展复学前的评估工作。
在学生准备复学前,医院对学生的心理状况进行评估,研判学生心理上是否适合复学。
广州市天河区教育发展研究院心理健康教育研训员 崔丹
学校根据医院的建议和学生的情况制订个性化的复学方案,向学生提供诸如学习适应、人际适应等相关心理辅导,并特别留意学生“返校后因不适应导致的反复请假”,及时做好相应的支持与家长联络工作,确保学生能够在复学后顺利适应学校生活。
中国人民大学教授
教育部全国学生健康心理工作咨询委员会副主任 俞国良
如果学生达到卫生部门的复学标准,学校应该无条件接收。而学生在复学之后如何进行康复和适应,这并不是一个法律问题,需要教育部门与卫生部门协商出台具体规定。
围绕这部多处体现“医教协同”理念的《条例》,周亮介绍,该院将联合教育部门一起开展学生心理健康水平和心理健康知识知晓情况整体监测,定期调整心理健康提升策略,并和教育部门共同开展心理教师培训,着重提高心理教师对心理危机识别和干预的能力。此外,他们还将和教育部门一起培训学生心理援助热线接线员,建立联动督导机制,完善学校心理危机干预网络。
周亮
“但条例实施时间尚短,我们需要具体实施这些工作措施,并在过程中不断进行调整,积累经验,希望在不久的将来可以看到这一系列努力所带来的成效,为全国其他城市提供经验和借鉴。”
— End —
转载请注明来源
共青团新闻联播(ID:gqviewpoint)
记者 | 林洁 见习记者 | 陈宇龙
编辑|李川 统筹|陈凤莉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出品
欢迎关注加入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