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6年,解放军被敌军包围,一地主站出来:我能退去数万敌军

学术   2024-07-31 21:49   福建  
在历史发展的过程当中,总要有一些人在关键时刻挺身而出,来谱写最美的佳话。今天我们要讲的主角胡之杰就是这样一个人。

胡之杰的一生做过教书育人的先生,又弃笔从戎打过仗,最后归隐田园,他以为自己的一生就这样过去了,但是没有想到在1946年却又是他人生的一次闪光时刻。
胡之杰从小就刻苦读书,后来也就顺其自然当了教书育人的先生。但是后来看到时局的动乱,有了报国之志,胡之杰参加了川军,而且最终做到了川军军长,在一次次大大小小的战役当中,都表现得非常突出,体现出卓越的军事才能。
蒋介石是一个疑心病很重的人,他从一开始就对川军有着深深的忌惮。在他的想法中,最好的办法就是把几个川军的将领统统调离原先的实权岗位,最后一步步把他们逼走。
就如同上面所说的,这样的招数用了很多,胡之杰也遭受了这样的待遇。一心投军报国的胡之杰遭受到这样的待遇之后,不免有一些心寒。最终,权衡利弊之后,他选择辞去军中的职务,回到故乡。
多年的军旅生涯胡之杰还攒下了一点积蓄,靠着这些钱,他在老家买了一些天地,成为了一个地主。这个时候的胡之杰就想着能够安定下来,在老家安享晚年。

在家乡的这段日子倒也过得十分清闲,但是总是有些失意。有本事有才能的人总会有他的用武之地,不论什么时候,只是时间早晚的问题。即使胡之杰回到老家当地主,也迎来了历史赋予他的使命,那就是——力挽狂澜助解放军。
时间一晃就来到了1946年,这个时候的国民党10个整编师30万的军队对中原军区发动了进攻,但是这个时候的解放军只有6万多人的兵力。
面对着如此大的悬殊,当时吴诚忠带领了6000多人的兵力进行掩护突围,一路边打边走,就来到了胡之杰的家中。
这明显是一个机会,能不能悄悄地撤出,对于吴诚忠来说,非常重要。可是让人没有想到的是,军中竟然有叛徒想敌军报告了吴诚忠整个队伍的行踪。最终,不可避免的又要打一仗。
当吴诚忠率领着众人来到胡之杰家中的时候,胡之杰为他们提供了驻军的场所。连日的奔波战斗,将士们已经疲惫至极,很多人直接倒头就睡。但是吴诚忠还在灯下作者明天的战略计划。其实这个时候的吴诚忠已经做好了牺牲的准备,计划着如何保护当地民众的撤离和保护胡之杰的安全。
胡之杰听到了吴诚忠的整个计划,他想到了解放军对他的情谊,于是决定为这群可爱的人做一些什么。
他站出来说:“我有办法退去数万敌军。”这句话如平地惊雷,震惊了在座的每一个人。一个几乎是与世隔绝的地主,怎么可能能击退千军万马呢?他们怀疑着。
第二天,72师在村子东边果然开了一个口子,第二旅团顺利突围,这无疑是绝对逢生。

没有人得知胡之杰与敌军的两位将领到底谈了什么,我们只能够从成功的记过来大致推测,很有可能是以下三个方面。
一方面,曾经的上下属情谊,战火纷飞年代的上下级关系,他们对彼此都是绝对的信任。别人的面子可以不卖,但昔日的长官亲自与他们交谈劝说,分量还是很重的。
另一方面,胡之杰将利弊关系讲给他们听,两位将帅做出了自己的选择。凡事皆有趋利避害的性质,人也是如此。
胡志杰看到他的下属们,就好像看到了曾经的自己。他认为,由于蒋介石对于川军的不信任,即使他们再怎么为国民党尽心竭力,也不可能得到他们想要的。蒋介石对他们只是利用而已,还不如就此放过解放军们,顺便给自己的兄弟们修身养息的机会。
傅毅和祝顺鲲一定也能够感知到自己的处境,他们只是做出了更有利于自己的选择而已。

最后一方面是同胞情谊的维护。胡之杰在与解放军相处的过程中感受到了同胞情谊,他们并不像其他的军队一样,烧伤抢掠,祸害民生。反而爱民如子,真诚地保护同胞们。
这无疑打动了他。所以在劝告自己下属的过程中,他不可能不提及这件事。
胡之杰在这场劝说中充分发挥了自己的才能,晓之以情,动之以理,循序渐进,逐渐加温。终于感化了对方将帅的心。
那颗催动行动的就是他的爱国之心,他热爱自己的同胞,也关怀自己的下属,他将个人的命运与国家的命运紧紧地系在一起。
而在爱国这个舞台上,人人都是主角。只要你愿意虔诚的热爱,尽心地地建设祖国,无论你的出身,阶级,民族,性别,信仰,你都可以迸发出绚丽的光彩,你就足够伟大。

就如胡之杰,创造的这一段流芳百世的佳话,我们应当敬之。
【免责声明】:转载自其他平台或媒体的文章,本平台将注明来源及作者,但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仅作参考。本公众号只用与学习、欣赏、不用于任何商业盈利、如有侵权,请联系本平台并提供相关书页证明,本平台将更正来源及作者或依据著作权人意见删除该文,并不承担其他任何责任。

历史典故趣闻
历史人物 和历史时期事件 明古鉴今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