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韩最骄傲的制造“腹地”,又被中国车攻下一地。
今年10月,一款名为Grand Koleos的车型在韩国汽车市场悄然崛起,短短一个月,销量突破5300台。
不仅如此,上市第一个月在韩国汽车市场的占有率达到了4.2%。因为外表挂的是雷诺壳子,也让雷诺韩国自2022年11月以来时隔22个月再次恢复4%的份额。
但很多人深扒才知道,背后真正推手竟然还是吉利一个油车儿子:星越L。
韩国人可能相当震惊,自己追捧的法系车,其实是地道的中国制造。
都说如今新能源时代,很多油车被新能源车吊着打,然而吉利这个儿子,却用现实打了很多油车的脸,也证明了“油车=卖不动”的说法其实是产品力不足的挡箭牌。
它在国内也是相当争气。从2月的11745辆到9月的28913辆。一台油车现在月销量还能干到2.16万辆,也超乎很多人的想象,甚至比很多合资新能源卖得更好。
01
新能源时代,它却闷声发财
甚至大打价格战都卖不动。典型如本田CR-V在2020年一度实现单月销量近3万辆,然而今年9月其销量仅剩1.4万辆;卡罗拉最低时一个月仅卖了7000多辆。
都快2025年了,谁也想不到星越L却狠狠给国产油车出了口气。
今年10月,星越L再次成为燃油SUV的销量冠军,这已经是星越L连续三个月成为燃油SUV销量第一,月卖2万以上。
要知道,这个如今风光的星越L,最初诞生时还多少有些“不合时宜”的心酸。
虽然当时是吉利极为看重的儿子,在智能化程度上,可以说吉利也将星越L放在了最核心的位置,特别是7nm的高通8155芯片,是吉利旗下产品的首次搭载,可见吉利对星越L寄予了厚望,而创始人李书福更是亲自为这款车站台,出现在发布会上。
但在当时,星越L依然算是处在相当艰难的环境里。
首先是从车型来看,吉利星越L所处的紧凑型SUV领域堪称一片红海,前有合资品牌的老牌,如本田CR-V、丰田RAV4等,这些合资品牌车型往往被视为品质与可靠性的象征,当时很多人也相当看重合资车的光环背书。
与此同时,国内自主品牌也不断崛起,像哈弗H6、长安CS75等,同样在配置、空间和价格上与星越L形成了激烈的竞争态势。
更重要的是,星越L上市那年,也正是新能源崛起的时候,蔚小理不断推出新车,消费者对于新能源汽车的接受度也越来越高,甚至也在挑战星越L的蛋糕。
就是这种内忧外患之下,星越 L 作为一款“姗姗来迟”的燃油 SUV,很多人并不看好。
一开始的结果也的确不尽如人意。吉利星越L在上市当年的8、9月销量还上了万,而到了10月就直接腰斩到4000多辆。
雪上加霜的是,当时还一度遭到了用户对车机卡顿的投诉,也可谓是星越L的至暗时刻。
有人甚至一度扒出它的营销海报。“我要打十个”等,觉得它太过于狂妄。
在无数质疑声中,谁也想不到,星越L却笑到了最后。也交出了一份实打实的成绩单:上市以来累计销量已突破 42 万辆,单月销量屡创新高,最高单月突破 2 万辆。
02
吉利两大板斧,国内外通杀
毕竟,作为一台紧凑型SUV,星越L的尺寸可一点都不“紧凑”,4770mm的车身长度配上2845mm的轴距,有人称这个数据已经超越了不少B级SUV。
而且在当时车机还并不算普及的时候,星越L就率先在车上放了三块12.3英寸的液晶屏幕组合,搭载高通骁龙8155芯片的银河OS 2.0系统。
这些堪称30多万车才会有的配置,却在15万价位段出现,的确也是“真香”。
其实不止是星越L,星瑞等燃油车销量也相当不错,完全不输合资车。今年前9月,A级燃油轿车下跌23%,A级燃油SUV下跌10%,而星瑞逆势增长39%,星越L大涨43%,两者双位数的增长,打了很多燃油老大哥的脸。
但在背后,其实是吉利的两大板斧,让“中国星”越来越能打。
第一,是用新能源思维造油车。
很多新能源之所以能快速崛起,就是靠足够颠覆创新。而星越L也完全不像油车,新能源有的功能设计,星越L也要有,比如溜背设计外观独具魅力,给人以时尚、动感的视觉效果。
吉利其他的油车也是如此。以星瑞为例,在星瑞东方曜车内,中央手扶箱一眼见方的位置,吉利的设计师造了个“戏韵芳华”IP压印。
同时,与同级别合资车型、或者新能源相比,配置也不能弱。比如星越L最大的一个点在于它的动力系统,2.0T的动力用在紧凑型SUV上,直接颠覆了很多人对油车的刻板印象。
很多细节上,星越L同样走在同级车型的前列。它搭载了同级首个CCD可变阻尼悬架,面对复杂路况时也能享受稳定、平顺的操控体验,还配备了首个后排电动调节功能,这些创新功能,很难想象一个油车能做到。
第二板斧,是用豪华车思维造亲民车。
很多星越L车主都有一个感受,就是很多体验上也不逊于外国豪车。座椅通风、Bose音响、72色氛围灯、主动降噪、交通识别等。
在这背后,吉利收购沃尔沃以后,通过整合全球资源,成为拥有世界级模块化架构的中国车企,落到造车上的细节,就是让它有了很多豪华车的质感。甚至有车主说比特斯拉的体验还好。
03
合资新能源,要向吉利学什么?
但星越L的逆袭,甚至在韩国逐渐站稳脚跟,说明了一件事:汽车的竞争,不再是简单的价格竞争,而是技术、设计、用户体验的全方位的卷。
一方面,是加快填补空白市场,覆盖更多的细分市场。
这个细分不是说要做多少品类,而是在用户可感知的细节上下功夫。比如吉利产品定价重叠度较高,星越L和星瑞、海景和远景、帝豪EC7和帝豪GL、远景SUV和帝豪GS,不断加快推新,小步快跑试错。在外观、尺寸以及内饰等各方面都存在着较大差异,也能占据更多市场。
另一方面,是深度满足中国人的需求。
其实无论油车还是电车,归根结底都是满足最基本的驾驶功能。谁能挖掘更多的痛点,谁就能获得用户认可。
所以,哪怕在电动化时代,合资与国产的交锋不止电车,燃油车也是更加激烈的战场。
国际智能运载科技协会秘书长张翔表示:“国产燃油车主要的优势在于成本,加上国产燃油车是在中国本土研发和设计的,更加了解中国消费者的购车需求,庞大的中国汽车消费市场也有利于国产燃油车的发展。”
不得不说,对于国产燃油车而言,要想成为市场的主流,与其自怨自艾,不如积极发展核心技术,提升产品质量才是根本。
就像星越L能在新能源竞争如此激烈的环境下逆流而上,其成功的核心必然是产品本身。
吊打同行的背后,永远不是投机取巧。
作者 | 南宫问天 审校 | 琪琪
视觉 |世博 轮值主编 | 茴香拿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