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电池厂商,如宁德时代等公司,大多使用卷绕工艺和方壳规格,他们在这条路上已经走到了极致,不管是良率还是效率,都成熟且稳定。
蜂巢能源想要换道超车,势必要走叠片路线,这是一个新兴的、差异化明显的工艺。还需要一提的是,未来的全固态电池只能用叠片来生产,虽然现在卷绕仍是主流。
当然,蜂巢能源的第三代飞叠产线,已经做到了0.125s一片,是电池行业中叠片工艺的最高效率。
越来越多的车企正在转向短刀叠片电池,吉利、小米、蔚来、小鹏、零跑等都在使用这种产品,比亚迪在仰望U7上搭载的新型刀片电池也是短刀形状。
展望明年,还会有越来越多的公司加入这一领域,杨红新十分欢迎,他很有信心,“如果大家都做短刀,我肯定做得更好。”
杨红新的2025规划是:形成更清晰的产品竞争策略,找到更精准的细分市场,在价格战里走出来。
他分享道,“我们会推出纯电的短刀,插混的短刀,2C、3C、4C的短刀,还有CTP、CTB的短刀,会打造成一个系列。”
目标订单也已就位,就蜂巢最擅长的增混市场而言,“单车45-50度电已经有明确的订单跟客户,明年年中量产,60度电以上也有一个订单,用的就是龙鳞甲电池,明年下半年量产。”
当然,价格战也在不可避免的持续,每一家公司都会有产品进入其中厮杀。
飞叠产线的效率,给了蜂巢打价格战的实力。杨红新预测,明年通用型电芯的价格会降到每瓦时0.3元左右,降幅会相对缓和一些。
如同汽车行业的NIO Day一样,蜂巢能源每年也会举办电池日,今年的电池日很快就要到来,蜂巢能源对明年乃至此后数年的规划会再度更新,杨红新对36氪提前剧透了一些内容:
“越野专属电池系统,叠片的下一代,短刀的下一代,还有储能的新品牌。”
以下是36氪与蜂巢能源董事长兼CEO杨红新的访谈,经编辑:
「市场波动后,走出低潮期」
36氪:18年正好是整个新能源车爆发的前夜,蜂巢此时独立,是不是已经有一些意向订单?
杨红新:18年我们刚刚开始开发产品的时候,主要是两个客户的输入,一个是长城,一个是宝马。18年宝马就提了需求,就是我们现在给光束供货的高镍硅负极这个产品。
依托于这两个客户初始的项目、订单需求,我们开发了很多款产品,有纯电的,有HEV的,有PHEV,有高镍的。2020年刚刚量产的时候,当时有采购订单的只有长城。
后来到了21年,整个电池供应特别紧张,21年跟22年。我们抓住了一个机遇,成功地拿到了吉利的订单,也拿到了Stellantis的订单,一下子就把外部客户市场打开了。
吉利跟Stellantis的示范作用是非常强的,他们都用了以后,打消了很多整车厂的顾虑,所以后来我们又拓展了像合众、零跑、理想、岚图、小鹏这些客户。
到了去年下半年跟今年,海外客户开始量产,宝马mini,Stellantis开始交货,这样进一步增强了我们订单的稳定性和客户的信心,再去拿新订单的时候,就有了一个很好的背书。
36氪:2021年,蜂巢第一次做到了全球排名第十,国内排名第六,只用了三年时间就做到了这个成绩,是不是对后来的预期非常乐观?
杨红新:因为21年、22年都是供不应求,整车厂给我们输入的订单需求很大,我们潜在的机会比较多,就很乐观,做了很大的扩产。
但23年只有比亚迪特别成功,理想和问界比较成功,其他客户成功的都不多,尤其传统车企,导致我们很多订单都没有达到预期,整体产能利用率不高,成本比较高,损失比较大。当时整个市场都在调整期。
到了今年,发生最大的变化就是很多整车厂吸取了22年、23年的教训,在做新车市场定位的时候特别精准,几乎发一款成功一款,像吉利、长城,包括长安这些传统车企都是这样。
另外高阶智驾的出现,也形成了一定的竞争力。很多传统车企的车也都上了高阶智驾,整体上成功的概率大大提高。
但是这又出现另外一个问题,因为前一年很多新车是不成功的,导致今年的新车在做销量预测的时候,他们自己也没信心,供货商也没信心。但没想到都还卖的特别好,就造成了短时间内供货紧张,市场欠单的问题。
36氪:所以四季度就出现了电池厂产能利用率集体拉升的情况?
杨红新:对。整个行业其实还不是很成熟,还在不断地发展。
36氪:从18年到现在,去年是您创业中最难得阶段吗?
杨红新:肯定是,因为22年的时候做了非常充分的准备,建了很多产线,备了很多货,排了很多产,招了很多人,但是没想到23年很多订单远不达预期。而且碳酸锂剧烈波动,给我们造成了非常大的影响。
尤其是22年底23年初的时候,我们并没有安排减产,也没有安排减人,因为客户给的订单预测很大,我们自己也没有做深刻独立的市场研究,就按照客户的订单招了人,开了线,排了产。
但没想到23年一开年,销量快速的下滑,导致了大量的存货,这些存货没办法快速处理,产生了大量的减值,造成了很大的负担,所以这块是我们对资金占用,对利润影响都是非常大的。
其次就是客户,整个23年上半年到今年三季度,新的车型还没投产,老的车型都在换代,都在减量,严重的青黄不接。所以我们最低的时候一个月0.2GWh的装机量,非常低。
23年下半年,银河的L6、L7,还有长城的坦克开始投产了,订单才有了一些恢复。到了24年,光束量产,宝马mini,斯特兰蒂斯也量产了,吉利又出了好几款新车,零跑、理想也卖的很好,又给岚图也供了很多货,集中把量又拉回来了。
36氪:总体行业也是比较乐观的趋势,开始在低潮期走出来了?
杨红新:是的。我们现在大部分短刀产线都接近满产,总体四季度订单量比我们预期的要大一些。不光四季度,明年一季度可能比往年也要好。
「商品策略与降本机会」
36氪:现在公司里什么事情会占用您更多的时间,降本吗?还是保供?
杨红新:我们公司最早第一阶段是明确战略,把产品干出来。产品出来了,就搞定客户。
现在这个阶段到了要抓内部运营的阶段,内部运营就是降本,抓质量,提OEE,提产出和订单的保供,所以现在内部的运营交付这一大块占了我大概一半的时间,包括降本、交付、质量。
另外,还得把精力放在下一代的产品规划上,我们叫商品战略的策划。如果2025年不能完成一个更清晰的产品竞争策略的话,就会在一直陷在价格战里边出不来。
所以怎么用商品差异化给客户带来不一样的感知,找到一些细分市场,也要花很多精力。
比如说我们通过这两年跟客户的合作,我们觉得越野车的电池可以成为一个新的品类。其实新能源越野正成为一个增速很快,和溢价较高的市场。但是以前并没有电池公司为这个领域打造专属电池。
我们今年跟明年的重点,要打造越野专属电池,这是我们的一个主要方向,我们要成为这个领域的专家和领导者。
36氪:您提到商品策略,未来几年我们会逐渐把产线都切换成短刀吗,做标准化的生产?
杨红新:我们下半年的交付里边有60%是短刀。明年也差不多是这个比例,我们会把短刀作为最核心的一个主打方向,在这个基础上,我们会推出短刀的纯电,插混的短刀,2C、3C、4C的短刀,还有CTP、CTB的短刀,都会打造成一个系列。
后边我们会区分45度电以上的增混,用三元去做,这个暂时不用短刀,还是用VDA去做,因为它又要800伏,电量又大,能量密度要求又高。45度电以下的增混全部用短刀覆盖。
从电量的角度来讲,80度以上的纯电我们用三元VDA去做,80度以下的纯电,我们用短刀的磷酸铁锂去做。
当然45度电以上的增混,未来是增速最快的,占比肯定没有45度电以下的占比大,但是它的溢价会好,所以要追求高端、高溢价,我们要扩大这块市场。
同时,45度电以下的增混,我们要用短刀热复合飞叠的工艺,做出成本优势来,这个领域不可避免要打价格战,我们就要用第三代飞叠的产线去参与价格战。
36氪:明年市场上会有很多45度电以上的增混新车,我们有没有一些预期的新订单?
杨红新:有,45度到50度电的已经有明确的订单跟客户,明年年中量产。50度到60度电的增混已经量产了。60度电以上的,我们现在已经有一个订单了,用的就是龙鳞甲电池,在明年的下半年量产。
36氪:明年电池的价格会比今年还要更低吗?
杨红新:明年都会降价。
36氪:现在的价格已经比较极限了,接下来怎么降?
杨红新:明年的降幅肯定不会像今年这样,会相对缓和一些。降本的主要方向,第一要靠产品的升级换代,靠设计降本。第二要靠制造降本,这两个是最主要的方向,设计降本是最主要的。
两年前设计的产品,什么都不改,只是硬降,这是很难降的。我们现在设计一个电池包,跟两年前的设计相比,光设计维度的降本,一个包能降1000块钱。
再比如说我们新一代的产品快充2.2C,以前是1.2C、1.6C,升级到2.2C以后,电池的成本还下降了,这也是设计带来的,所以最终还得靠产品升级换代、技术创新实现降本。
36氪:行业里面电芯BOM成本最低已经降到2毛以下,明年电芯的价格会不会逼近3毛这个线?
杨红新:差不多,比较通用型的电芯产品会在3毛左右。越通用型的越不挣钱,想赚钱的还得是差异化,深度绑定客户,提供不一样的产品跟服务,也能给整车厂带来溢价,像神盾短刀就是吉利一直在宣传的,是很好的一个卖点,能支撑它的品牌跟销量。
36氪:如果单纯从制造效率上来看,我们有没有算过?制造效率翻一倍的话,成本会降低多少?
杨红新:就单纯的制费也会降低一半,建新工厂的时候,可以做24、48PPM的产线,已经投产的,只能够通过良率,甚至BOM降本来实现。
总体来说降本的空间还是很多的,电池包PACK在降本,BMS也在降本,BMS两年前2000块,现在1000,马上800块钱了。像我们新工厂还有折旧,过几年也没折旧了,折旧在制造费里占20%,纯制费在成本里占20%。
「做叠片里的“宁德时代”」
36氪:现在做短刀的越来越多,对我们应该是利好?这个品类越来越多,我们换型也方便
杨红新:对,我们当然希望把这个品类跟市场做大,我们是这个领域的领导者,肯定希望这样。但实际上真正做的,形成有效产能的并不多,只是大家都想做,想用。当然,如果大家都做短刀,我肯定比它干得好,我就依靠热复合飞叠可以干得更好。
36氪:可能是因为大家发现,做方形卷绕的话根本做不过宁德,只能另辟蹊径,转到叠片这个阵营里。
杨红新:转到这个阵营也有问题,毕竟做的时间短,做得少,还有很多knowhow的。不像卷绕都做了那么多年。短刀叠片我们摸索了这么多年,迭代到第三代产线了,才达到一个比较好的平衡点,前两代产线都有各自的问题。
另外,它的效率、成本跟质量必须靠工艺、设备的创新来解决,如果我们没有热复合叠片、没有飞叠的话,成本还是高。
所以其他公司来做叠片的话,如果不能在工艺上有重大突破,还是会遇到瓶颈。像传统的都是Z叠,三工位,还有四工位,只能靠机器增加工位来提高整个产线的效率,没有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36氪:增加机器好像也不是特别现实,因为要更大的厂房面积,更高的成本。
杨红新:对,增加机器工位其实还是在增加成本,但我们的飞叠是从根本上去解决问题。
36氪:我们第一批0.125秒的叠片机多少钱一台?
杨红新:500多万一台,买了50多台。现在来看也不是很贵,因为Z叠一台三工位的也要200来万,但是我一台顶四台,综合算下来成本还是低的,投资还是低的,关键占地面积减少了一半,能耗也减少一半,人员也减少一半。
36氪:现在飞叠已经是行业内效率最高的叠片效率,但是跟卷绕相比还是有一定差距,宁德的卷绕已经可以做到60PPM,我们未来还可以怎样提升效率呢?
杨红新:卷绕也看大小,小的肯定快,你要搞200多Ah肯定卷不了这么快。但现在卷绕的速度已经逼近极限了。叠片因为刚开始做,还远没到它的上限。我们今天早上开了一个会,飞叠的3.5代,在现有的效率还能提高17%,4代会提高更多。
我们通过提高时间嫁动率、性能嫁动率来提效。现在我们一个极卷用完了以后,要停下来换,耽误10分钟。我们3.5代能做到不停机换卷,继续生产,类似于这样的改进,可以让效率提高很多。4代效率就更高了。
36氪:第四代产线会在几年内使用?
杨红新:第四代产线研发已经定型了,投产得有新产线才会投,这个会根据订单情况来选择。第四代叠片机可以做到一分钟800片,这样一台叠片机,就可以做1个多GWh。
36氪:叠片的技术路线也没有完全确定,咱们是热复合,但其他也有切叠、Z叠。我们怎么看待这种技术分歧?
杨红新:他们就是为了图省事,切叠、Z叠都成熟,买来就用,自己研发得走多少弯路?
像我们第三代叠片机不是说设备的升级,工艺上也做出了颠覆性的变化,负极做热复合,再把单独的正极片放上去,每一个极片还要单独测电压,这不是单纯一个设备变了,而是把工艺改了。
做热复合,那么高的速度,要把隔膜加热,还要涉及到隔膜的调整,所以我们隔膜全部是自研的。光这个隔膜,我们就研发了一年。
另外整个AI算法,我们产线上一台设备有67个CCD,都涉及到大量的算法,极片表面有个划痕,有个头发丝,多长、多深,叫不良品,什么又叫良品,都是靠庞大的AI算法在支撑这个产线的正常生产。这个也是我们自研的。
36氪:现在整个产业链都很成熟,其他电池厂开始做叠片的话,速度会不会稍微快一点?
杨红新:这个我们一点也不担心,我们的电芯设计、工艺、算法都做了很大的调整,设备都是我们的专利,原材料也要调整,整个链条全要做颠覆,不是说单纯换台设备就能干的,没那么简单。
所以我们领先行业最少一、两年的时间。其次,他们一旦追赶上来了,那我们的3.5代,第4代也出来了,他们又没有研发3.5代跟第4代,第3代还有很多问题的。
36氪:其实我们这个路线有点像宁德最开始做卷绕的时候,产线一直领先大家一代。
杨红新:对。国内像我们这么干的只有一家,我们全是自己开发的,付出了很大的努力,我们拍了一个纪录片,叫《叠战》,都是真人真事,一点都不夸张。
36氪:今年的电池日有可以剧透的吗?
封面来源 | 企业官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