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前三季度,欧盟纯电新车注册量同步下降5.8%,市场份额从14%降低至13.1%,欧盟似乎把这样的结果归因于中国纯电汽车的入侵。
10月29日,欧盟对中国纯电动汽车征收反补贴税的条例正式生效,为期5年。其中,欧洲电车销量最高的品牌特斯拉,其在中国上海工厂产、出口至欧洲的新车加征7.8%关税。中国本土企业面临的关税更重:比亚迪加征税率为17%、吉利为18.8%、上汽集团为35.3%。这四家外,其他合作企业为20.7%,未合作企业一律为35.3%。也就是说,一辆中国自主品牌生产的电动汽车,若想进入欧洲市场销售,至多将被征收45.3%的关税,这无疑是个毁灭性数额。这个条例在中欧两个地区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反对。在欧盟27个成员国的投票中,5个国家明确投出反对票,其中包含汽车工业大国德国,以及中国车企在欧建厂的窗口国匈牙利。奔驰董事会主席对外表示,反补贴税会伤害整个欧洲纯电汽车的发展环境。果然,条例生效一个月不到,惩罚性关税计划就出现变数。11月23日,欧洲议会国际贸易委员会主席贝恩德·朗格在接受德国新闻电视台的采访时透露:“我们正在继续与中方就电动汽车进行谈判,接近与中国达成取消关税的决定。我们即将达成协议:中国可以承诺在欧盟至少以最低价格提供电动汽车”。中欧双方在传达一份积极信号——欧盟似乎要对中国电动车松口了。行业人士告诉36氪,“实际上还有很多不确定”。纵然欧洲车企需要中国纯电汽车共同带动欧洲市场的消费热情,但控制中国品牌进入欧洲的速度、保护本土企业利益也是欧盟的基本责任。
根据市场调研机构EU-EVS的数据,今年10月,上汽旗下名爵MG4 EV在欧洲销量为2193辆,在欧洲纯电销量榜上排名14,是中国本土车企在欧销量的翘楚。这款国内起售价仅为12.98万元的车型,在欧洲定价为3.199万欧元,折合人民币将近25万元。这样的价格差异下,名爵MG4 EV仍然在欧洲收获了消费者喜爱。与其售价和定位相似的大众ID.3,同月销量为3455辆。对于在欧洲已小有口碑的名爵品牌而言,假如关税在原有基础上继续减免,MG4 EV销量的进一步增长便并不是空想。对大众汽车而言,关税政策会影响其旗下纯电汽车的市场竞争力,但也不是全无好处。有大众人士告诉36氪,大众集团在欧洲推出的高性能子品牌Cupra,旗下全新车型Terramar便是在大众安徽位于合肥的工厂生产,“这个车型就是从中国出口到欧盟的”。关税会直接影响Cupra品牌的定价,以及大众汽车收获的利润水平。Terramar是大众汽车在华生产、出口欧盟的开始,关税政策的变化,也影响着这家德国车企的全球化命运。对于初踏欧洲市场的新势力品牌而言,由于在欧销售业务处于早期,加征关税对其造成的伤害尚且不大。小鹏汽车西欧总经理便曾公开表示,小鹏汽车的短期目标是在欧洲站稳脚跟,不追求销量,而是致力于树立品牌的形象。“但关税减免,对我们来说肯定是好事”,另一位在新势力车企负责出海业务的人士向36氪表示,“不过现在消息太多,实际上还有很多不确定”。结果未揭晓之前,车企们只能选择“等待”。
「关税壁垒下,中国车企出路在哪?」
燃油车时代,中国车企在全球范围内竞争力的确有限。但随着中国市场新能源车渗透率不断提升,自主品牌的三电技术经历了消费市场的反复验证。其中,在电池方面,中国企业在全球范围内占据着领先位置。一方面,国产电池的能量密度不断得到优化,电池安全性、整车热管理都在稳步提升。另一方面,由于中国电动汽车增速快总量大,中国企业的规模化效应也更加明显。这也就意味着,假如欧洲消费者需要一辆装载更大电池的汽车,那么中国企业将会迎来新的机会。2024年的前三季度,丰田凭借第五代混动技术,在欧洲大杀四方,进一步巩固了其仅次于大众汽车的销量第二位置。从极小容量的镍氢电池,到18.8kWh的锂电池,大电池混动技术深得欧洲消费者青睐。其中,全新的C-HR销量卖出9.7万辆,成为丰田在欧洲第四热卖的车型。C-HR同步推出的PHEV版本,让丰田插电式混动车型在欧洲的销量同比暴涨93%。同样体积下,容量更大的锂电池,能减少混动汽车碳排放、创造更长的纯电续航里程,以及为车内更多需要耗电的娱乐设施提供电源。今年1-8月,插电式混动汽车,在中国市场的销量同比涨幅达到85.4%,总量为278.6万辆。并且这样的趋势还在继续,中国自主品牌正在继续加大混动车型的电池容量。比亚迪今年推出的汉DM-p四驱旗舰型,纯电续航已经达到202km。宁德时代更是在10月发布了一款专门针对混动车型开发的骁遥电池,这是全球首款实现纯电续航超400km的混动电池。沃尔沃、捷豹路虎、丰田等企业纷纷表示,将迎合市场对大电池混动车型的需求,投入新一代PHEV插电式混合动力车型的开发。丰田社长佐藤恒治表示,丰田新一代PHEV车型,纯电续航里程将至少在200公里以上。在大电池混动车型的技术与产品发展上,中国企业的确领先于其他地区,能否抓住欧洲市场正在发育的消费需求,将成为中国车企出海欧洲的关键之一。行业人士告诉36氪,英国是欧洲对中国车接受度最高的地区之一,“英国人懂车,并且思想也不死板,部分中国品牌在欧洲销量最好的地区就是英国”。由于不受欧盟条例限制,英国将更有可能成为支撑中国汽车在欧销量的主要阵地。这样的市场还有匈牙利。这是欧洲华商最密集的国家,目前华人总数已超6万人,华为、比亚迪、宁德时代等中国企业均在匈牙利有投资,比亚迪在匈牙利更是已经拥有一座新能源巴士工厂。“中国电动车进军欧洲,首要解决的问题还是品牌力的建设”,行业人士告诉36氪。但相较于欧洲消费者,华人显然更容易接受中国自主品牌的汽车。借助华人力量,快速打开欧洲市场,增加自主品牌车辆在欧洲的保有量。再通过用户与口碑,首先在华人聚集的区域拥有品牌影响力,再逐步扩散至区域、国家、乃至整个欧盟、欧洲地区,“这会是更切实可行的路径”。在汽车文化发源地欧洲,高昂关税必然会加大中国车企进入难度,但关税政策的向下调整也仅仅降低门槛。中国品牌的欧洲出海路,注定漫长且艰难。封面来源 | 视觉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