嗨,你好,我是小象,在呼和浩特经营着一家借阅书房。
年过完了,可以吐槽老公了吧?🤣
结婚这么多年,不细想真没发现,我每一年在婆家都生过气。
第一年,刚进门的媳妇儿女婿,需要去双方长辈家拜年,认认亲戚。人家亲戚都疼爱晚辈,不灌酒,龙哥duang duang喝,关键是喝了酒不能开车呀!于是我这破烂驾驶技术被迫用上,亲戚家拜完年,他就失踪了,几天未知,杳无音信。
第二年,更加放得开,因为我已经无法长时间出门,孩子需要母乳,龙哥落得清净,只要过年一回到家,他就自动成为失踪人口。
之后就是疫情,原本没啥争议的事情,疫情期间不提倡走亲访友。
他不行,非得和哥们儿见面,19年冬天我正好去过武汉,本来就人心惶惶。
他一个哥们儿家媳妇儿又刚生孩子,所以我好说歹说不让他去前旗喝酒,屡劝不听,吵架也不行,最后还是哥们儿没聚他才没去,隔着屏幕在厨房喝酒,此情此景,我也是醉了。
解封以后的每一年,总是会上演同样的戏码,仿佛总是喝的喝烂醉如泥就是亲、就是爱,真正的为对方着想就是灌醉彼此或者是自己灌醉自己?
我一般在婆家待在初三就是极限了。
婆家在乌拉山,距离前旗也就是二十分钟车程。
我期待我们可以去老家附近景点转一转,带孩子可以玩儿一玩儿,旗县过年期间电影院爆满,我还是想着带孩子抢上几张票,看看电影也行。
龙哥坚持电影院小,观影不舒服,说是回去呼市再看。
然后他开上车去喝酒……
是,在他看来,看电影不舒服,喝酒舒服。
初三之后,很多亲子游玩儿的地方也都营业了,人家也想要这波流量。
他是喝酒喝酒一直喝酒。
关键他喝酒,他还得把车开走,我们出行就非常不方便。
于是我们就像被养在家里的闲散人员,吃了睡,睡了吃。
孩子们无聊极了,在这寒冬天气竟然抓了两天七星瓢虫!
(你能想象大过年的我们在抓瓢虫🐞吗?)
今年我本打算去个山东海边地方去过年,带上两个孩子看看海,换换大脑。
龙哥再三劝我亲情重要,父母重要,一年就相聚一次。
我回来了,他每天喝酒🤣亲情在哪里?
今天就又和我大吵一架。
早晨人家通知我:“我去前旗喝酒呀!”
我目瞪口呆,都这么勇了么?连个不好意思都没了么?
我叹口气,说:“我实在憋的不行了,我想回呼市。”
龙哥说:“那你回去吧!”
我……
行,于是我张罗着带着两个孩子回。
这时候婆婆急了。
我婆婆算是明事理的一个婆婆,但是我们也不要奢望任何婆婆能站在儿媳的立场上考虑问题。
婆婆觉得是我这个儿媳不懂事,大过年的干嘛不高兴,本来就是休息的时候,龙哥想干点啥就干点啥。
我说:“这么好的时间,我每天窝在家里,吃了睡,睡了吃,孩子们也没个地方玩儿,去了呼市正值假期,很多景点可以逛,交通也方便,我自己就可以带着孩子们去。再说书房里还有一堆活儿呢,我去了最起码有事干。我每年过年,都是在他醉酒中过的,我觉得这样的年过得没意义,我在这里躺着也是躺着,我为啥不去呼市躺着呢?”
龙哥说:“没意义你明年就别回来了。”
听闻此言,我错愕了:“真爷们儿,说的硬气。我明年要是过年再回来的话,我就是个怂包!”
我此刻更文,那是因为人家龙哥照常把车开走喝酒去了,我现在考虑坐火车回呼市,从线上买票,因为我的身份证在呼市,所以还需要去车站补办一个临时证明。
我以前可能觉得,一个家的和睦全在女人,因为夫妻关系好了,其他的关系就简单了。
可是我现在越来越肯定,一个家的和睦不在于女人会忍,女人可以不忍,一个家的和睦全在于女人是否独立。
比如车这个事儿,我自己的车我自己做主,一个家两辆车回来过年,老娘不想迁就了直接开车走人!
比如房子的事儿。大多数的家庭都是女人在收拾家,会把家布置的相对温馨。我家爷们儿年底说是收拾家呢,我还挺欣喜。
结果下班我回到家愣是看不出一点收拾过的痕迹,他只是把他的部分衣服用洗衣机洗了而已……
所以,女人拼命努力,也要自己给自己折腾一个小窝,闲人免进。
过年了,咱们不想每天被扔在家里,带上父母旅行去。
大家都说过年南下是高峰期,挤挤挤,我明白得很,如果资金到位,能有多挤?
所以接下来一年,用心工作,不生闲气,努力搞钱,练练车技,拥有说走就走的勇气和能力,也要有不被道德绑架的魄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