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祝新中国成立75周年献礼图书 同绘时代崭新篇章

文化   2024-10-01 09:03   北京  

75年风雨兼程,75年砥砺前行。新中国成立75年来,神州大地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在各方面取得辉煌成就。一系列献礼图书让我们看到伟大祖国的壮美恢宏,看到举世瞩目的中国力量。


缅怀先辈 致敬人民


一纸家书,藏历史风云,集万千情怀。先辈们当年无意中留下的文字,如今成为我们认识历史、理解现在、感知未来的路径。《家书里的新中国》(广西人民出版社)精选新中国成立前后30余封家书,其中部分家书为首次公开,用不同群体为新中国付出汗水乃至鲜血的故事,娓娓讲述建立新中国、建设新中国的鲜活历史。


《家书里的新中国》

广西人民出版社


作为中国人民大学家书博物馆副馆长,家书文化研究中心主任,张丁20年来投身家书的抢救、收集工作,将一封封映照时代的家书收集起来,精心保存,尝试着讲述每一封家书背后的岁月故事与时代记忆。


新中国成立前夕许英给母亲写信说“我想你”;宋云亮给恋人胡玉华写信说“今天北平已经是人民的城市了”;王振乾给弟弟写信说“要长久保持内心的火热”……一封封家书在纸短情长间流露柔情、豪迈、坚守……一段段朴实、真挚的情感诉说着一个个感人肺腑的故事。书中每一篇目由作者简介、家书原文、家书背景三个部分构成,穿插人物照片、家书图片。在这些家书中,为新中国的诞生所付出的热情、热血如此真实,让我们对“家国情怀”有了更深的理解。


拿起这本书仔细端详,你会发现书脊自然展露。该书运用传统的裸脊锁线装订,就好像一叠精心整理的信件,静待着读者开启,而护封被设计成立体信封的样子,加上两枚邮戳图案和烫镭射红金的书名,与图书内容相呼应。值得一提的是,书中加入融媒体阅读服务,通过沉浸式体验,让内容变得更加生动、立体且富有情感。


阅读家书,可以走进家书作者的内心世界,在收获满满感动的同时,读者能照见自己的影子,内心积聚起昂扬向上的力量,奔向充满希望的未来。


赤子之心 报国之情


“要学就学最新的,学国内没有的。”这是“七一勋章”获得者、两院院士陆元九出国学习选择专业时的想法。而在他学成归国,面对美国人一再阻挠时,他坦诚地说,我是中国人,得回去给中国人做点儿事情。在《吾家吾国》(中信出版集团)这本书中,我们读到了“国之大家”们给出的答案——不负家国,不负此生。



《吾家吾国》

中信出版集团


该书源于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出品的纪实采访节目《吾家吾国》,记录了一群“90后”“00后”的故事。只不过,这些数字指代的不是出生年代,而是他们的年龄。从立志到成才,再到燃烧一生,他们把个人命运、家运、国运紧紧系在一起。这些“宝藏老人”将美好的青春和滚烫的人生都献给了为国为民的壮丽事业。


央视主持人王宁选取了10位在不同领域作出杰出贡献的老人,对他们的成长经历、专业贡献和生活智慧进行记录,展现了一个个鲜活而深刻的人生故事。书中不仅有对这些老人专业成就的记录,更有对他们生活态度的深刻描绘。


做事情,他们奋力拼搏、一丝不苟;做人,他们真实坦诚,哪怕已至高龄,依然在以十分质朴的方式,带着少年般的追寻与热情,坚持工作、学习,培育晚辈,奉献余热,始终以自己的独立思考和智慧造福于大家和小家。《吾家吾国》不仅是一部人生答案之书,更是一部“国家人物志”,是对时代榜样的记录,更是对时代精神的传承,让读者看到这些“国之大家”矢志不渝的坚守,也理解了“家”为底色,“国”为根本的赤子情怀。


民族危亡时刻,科学救国与革命救国交织成中国科技事业的主旋律。老一辈科学家以身许国,秉持报国初心,立下誓言加入中国共产党,从此与科学共进、与祖国同行。《百名院士的入党心声》(人民邮电出版社)系统梳理100名院士的入党材料,反映老一辈和新一代科学家的入党心声,回望杰出院士党员的奋斗历程,回眸优秀科技工作者的初心与理想,讲述他们为国为民奉献一生,扎根基层、甘坐冷板凳,怀抱梦想又脚踏实地、敢想敢为又善作善成的动人事迹,从而展现自信自强、勇攀高峰、蓬勃向上的中国科技力量。



《百名院士的入党心声》

人民邮电出版社


《百名院士的入党心声》由科技日报社编写,书中细节丰富,见微知著,生动诠释了以爱国主义为底色的科学家精神,鼓励当代科技人才勇当创新主力军,助力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建设科技强国,推动当今中国科技界弘扬科学家精神、涵养优良学风、营造创新氛围。正如中国科学院院士徐冠华为该书所撰写的序言中写到的,“我国科技事业取得的历史性成就,是一代又一代矢志报国的科学家前赴后继、接续奋斗的结果。他们埋头做事,默默奉献,他们的身上有文人的风骨,也承载着科学家精神。科学家精神这个宝贵的基因如能代代相传,更多优秀的人才接续前行,我国科技事业就永远有希望。”


书页之间 山川之美


142座国家历史文化名城、312个名镇、487个名村、8155个传统村落、1274片历史文化街区、6.72万处历史建筑……一连串的数字背后是中华大地上的一颗颗璀璨明珠、一道道灿烂风景,是我们梦寐以求的远方,也是我们正在建设的家园。在“这里是中国”系列(中信出版集团)中,我们可以看到中华大地上的壮美山河,也可以悟到中华文明的博大精深。



“这里是中国”系列

中信出版集团


该系列图书以科普的视角,还原鲜为人知的中国风景,回顾我们未曾亲历的华夏史诗,记录我们正在经历的中国崛起,被读者称为“书架上的中国纪录片”。该系列的第一本从空间的角度,讲述中国广阔地域和自然之美,以“中国地势三级阶梯”的架构,展现中国从西到东的地理环境变化。第二本从时间的角度,讲述百年来中国的建设和发展,记录近代、现代及当代以来中国的地理变迁,呈现建设之美。


《这里是中国3》聚焦于中华文明,集中体现中华文明极富想象力的创造,为读者铺开波澜壮阔的长卷,带领读者去见证那些让中华文明可见、可感、可知的创造,理解中华文明的生生不息。如同走进一座纸上博物馆,读者可以打卡18个史诗级文明现场,近距离感受考古第一现场,领略古代建筑的古风古韵,穿越良渚、三星堆、二里头、徽州、南京、丽江、泉州、莫高窟……30余张原创复原图,带领读者沉浸式体验全新还原的历史场景,饱览博物馆之外的文明景观。《这里是中国3》讲述万年前农业起源后,中华五千年文明的生长历程与种种创举,呈现文明之美。


《品读中国:风物与人文》(中华书局 科学出版社)一书旨在以学者笔触展示广袤中华大地上的自然风物和人文创造,述说大江大河所孕育的厚重文明,呈现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世界和深蕴其中的生生不息的文化基因。书中20篇文章作者均为历史学、地理学和文学领域的知名专家学者,文章注重学术性、知识性和可读性相统一,向读者呈现出一幅“学术中的中国画卷”,深入浅出地揭示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世界和生生不息的文化基因。



《品读中国:风物与人文》

中华书局 科学出版社



针对大众读者,《品读中国:风物与人文》一书采用大家写小文的方式,在30万字以内的篇幅以普及性的语言勾勒出了中国地理的基础概念和中国历史演进的规律性知识,让普通读者通过阅读此书对中华文明的形成和演进形成基本认知。具体而言,该书由前言、自然编、人文编和中外编四部分组成。前言以“何以中国”为题,由复旦大学文科资深教授葛剑雄撰写。该文从“中国”一词的由来入手,在万余字的篇幅内提纲挈领地讲述了中华民族的形成、中华文明的演进、长城的修筑与交通的拓展。



编辑:刘一文

审核:韩阳
 庆祝新中国成立75周年  各地印刷人向祖国献礼


最近更新了微信版本的人,大家很难在杂乱的消息列表里找到我!
其实只要简单的几步操作,将我置顶起来——




中国新闻出版传媒集团微信矩阵

↓看看更有针对性的细分领域↓

版话儿

版人版语

传媒瞭望

发行观察

广电家

好书品读

印业独家

中国农家书屋

中国出版

↑喜欢我,就点开二维码图片并识别我吧↑

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
发布广播电视、新闻出版、版权管理部门、图书、报纸、期刊、数字出版、音像制品等行业资讯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