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晓平:写作需要有一股坐“冷板凳”精神

文化   2024-10-20 13:28   北京  

丁晓平

中国作家协会全国委员会委员、报告文学委员会委员

解放军出版社副总编辑、编审,大校

秉承“文学、历史、学术跨界,跨文体写作”,出版诗集、散文集、文学评论集、长篇小说、报告文学、传记文学等50余部,计1000余万字。


“看得见多远的过去,就能看得见多远的未来。”近日,丁晓平新作《大国转折:中国是这样走向开放的》由中共党史出版社出版。20多年来,丁晓平一直以“大主题、大视野、大人物”为鲜明的写作特色,称得上是一位极具辨识度的作家。日前,在接受《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记者采访时,丁晓平坦言,作为改革开放的亲历者、见证者,希望自己能够在这个伟大的新时代,为改革开放写一部作品,“让更多的读者朋友们清楚地看到我们的国家是如何从过去走到现在的,同时更清楚地知道我们又该如何走向期待中的未来,实现对生活更加美好的向往。”


一部反复打磨的作品


在创作了中国共产党的创建史《红船启航》、新中国的成立史《人民的胜利》两部长篇作品之后,作为党史写作爱好者的丁晓平开始把目光投向了改革开放史。


丁晓平在《大国转折》的后记中这么写道:“中国的改革开放,让世界瞪大了眼睛,让世界充满着好奇,让世界惊叹不已,创造了世界的奇迹!它开创了中国道路,展现了中国智慧,贡献了中国方案,凝聚了中国力量,凸显了中国精神,也铸就了伟大的改革开放精神。”


《大国转折》在2018年完成了第一稿,写了60多万字。当时,作品分为《徘徊中的抉择》《改革中的较量》《转折中的交锋》上、中、下三卷,每卷又分两章。但经过再三思考和斟酌,丁晓平决定重新编排结构,缩小“改革”的篇幅,完善“开放”的内容,使得作品的基调始终围绕“中国是这样走向开放的”这个主题而展开。


“今天,我们研究历史、回望历史、重述历史,不是为了过去,而是为了现在、为了未来。”丁晓平坦言,通过写作、回望和重述,我们与过去对话,重温历史,赢得未来。“这也是我写作《大国转折》这部书的目的。”同样,这也是他长期坚持重大革命历史题材报告文学写作的意义和价值。


历史写作需要“学与识”的积累


在坚持创作的道路上,丁晓平摸索出“文学、历史、学术跨界跨文体”的写作道路,并以“是这样”的关键词为标识,先后创作出版了《世界是这样知道毛泽东的》《世界是这样知道长征的》《人民的胜利:新中国是这样诞生的》。


20多年来,丁晓平始终遵循“真实、严谨、好看”的创作标准,坚持“文学、历史、学术跨界跨文体写作”。在他看来,文学就是语言和结构,保证作品的“好看”;历史就是史实和真相,保证作品的“真实”;学术就是思想和观点,保证作品的“严谨”。这就是丁晓平重大历史题材报告文学的特色和风格,也得到了广大读者和专家的认可。


丁晓平关注和书写的都是具有重大意义的题材——大历史、大时代、大人物、大事件。他坦言,“历史写作非常不轻松,是更需要思想、智慧和才情的写作。”


“写作需要有一股坐‘冷板凳’的精神,需要长年的积累,既要做写作的有心人,也要做生活的有心人。”总结多年创作心得,丁晓平感慨道,“历史写作,尤其是党史写作,都需要大量的阅读积累,这种积累不是简单的叠加,而是‘学’与‘识’的辩证法。古人讲格物致知,但仅仅‘致知’还不可以,我们历史写作的‘致知’所致的应该是‘良知’。”


写作要坚持“长期主义”


丁晓平在《大国转折》的创作手记《中国,把我给你》中说:“从来没有为写作一本书,内心如此纠结。因为我决心要写、现在终于写下的这本书,它讲述的中国故事,离我是如此的近——是我看得见、摸得着的历史,是我亲身经历、亲身见证的历史,或者说也是我的成长史和心灵史。”在《大国转折》中,丁晓平以自己个人的成长、家庭的变迁,由家及国,写出了感同身受的历史真情实感。


作为一名非专职作家,丁晓平的创作都是利用业余时间来完成的。20多年来,他专攻党史写作。这种坚持实属不易,但他坚持下来了,他坦言:“我必须在最好的创作年龄、最好的创作时间里完成自己创作的梦想,为人民抒写、为人民抒情、为人民抒怀。”


身为一位经验丰富的编辑,丁晓平还荣获过中国出版政府奖优秀出版人物奖、“全国新闻出版行业领军人才”称号。正是因为他有着一手编辑、一手创作的“两栖”能力,为他的创作赋予了更辽阔的视野和高端的平台。


近来,他已经采访创作完成了两部长篇作品,一部现实题材《秦山里的中国》,完整讲述了中国独立自主设计建造的第一座核电站——秦山核电站提升核电新质生产力的故事;一部是历史题材《靠什么团结,凭什么胜利:中共七大启示录》,完整讲述了中共七大召开的台前幕后及其历史启示。


对于未来的创作计划,作为一名军旅作家,丁晓平已经把创作方向锚定在庆祝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100周年上,构思创作相关历史文学作品。



编辑:刘一文

审核:韩阳
 “书香长江”阅读周启动仪式在武汉举行


最近更新了微信版本的人,大家很难在杂乱的消息列表里找到我!
其实只要简单的几步操作,将我置顶起来——






中国新闻出版传媒集团微信矩阵

↓看看更有针对性的细分领域↓

版话儿

版人版语

传媒瞭望

发行观察

广电家

好书品读

印业独家

中国农家书屋

中国出版

↑喜欢我,就点开二维码图片并识别我吧↑

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
发布广播电视、新闻出版、版权管理部门、图书、报纸、期刊、数字出版、音像制品等行业资讯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