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健康中国重要论述,着眼解决新时代卫生健康事业改革发展面临的实际问题,不断回答卫生健康领域中国之问、世界之问、人民之问、时代之问。重要论述的形成,离不开我国所处在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和世界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全球背景。
一、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的时代强音。
习近平总书记深情地说,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美好生活凝结的是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憧憬,表达的是一种更加幸福、更加安康的生活状态。美好生活的“美”主要体现在外界环境“美”和心理环境“美”。外界环境通常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自然环境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随着保护环境作为我国的基本国策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成为大众所倡导的发展方式。我国生态环境得到明显改善,生态文明建设取得重大成就,为国民获得更好的发展保驾护航。社会环境主要包括政治环境、经济环境、法制环境、科技环境、文化环境等,是人类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发展的重要标志。“不美“的社会环境主要表现为不同地区之间发展的不平衡不充分和同一地区城乡之间发展的不平衡不充分。心理环境通常是指人们所感知到、理解到的环境,是带有主观倾向的心理印象。心理环境的“美”需要健康的身体、积极的心理、良好的社会关系为支撑,其中强壮的身体是心理环境“美”的基本前提,为积极的心理、良好社会关系的构成提供支撑。因此不“美”的生活主要体现为外界环境与心理环境之间产生偏差,难以发生共鸣。健康的身体是外界环境与心理环境达成和谐的重要指标。
美好生活的“好”体现在人的“身”和“心”两个方面,人的身心作为生活的创造者和体验者,其健康的发展是改造世界和体验生活的根基。首先,“身”表现为身体,健康的状态是人的基本需求之一,如果失去身体健康,正常的劳动生活无法开展,社会关系无法拓展,自由个性无法发挥。因此对于个体而言,自身利益和美好生活目标的实现都必须保持健康的身体。其次,“心”则侧重于心理健康,健康的心理是上文中提到的心理环境“美”的直接表现。显而易见的是,心理健康,人民才能获得长久的幸福感,而持续的幸福感、稳定的幸福感是美好生活的必要条件。因此,健康的心理与健康的身体对美好生活的实现同等重要,生命由身体和精神来维持,实现美好生活由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来支撑。
“美好”是一个价值判断,与主体需要密切相关,对个体而言,“美好”呈现出较大的差异性。“美好生活”呈现以下特点:
首先,美好生活具有动态性,在不同的历史条件下,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定义是不同的。按照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美好生活随着个体的认识发展、理解加深等呈现出不断变化的不同内容。
其次,美好生活具有主观性,受个体成长环境、教育、家庭等因素的影响,不同的主体对同一种生活的感受也呈现出千差万别。本文中的“美好生活”更多是从“社会人”的共同需要出发,并对其给予时间上的界定,即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变化以来的美好生活需要。
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就包含对健康生活的需要,没有健康就没有美好生活。卫生健康事业发展的目的和归宿是为了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健康需要和向往。健康是实现美好生活的基本前提,对“美好生活”起着基础性作用。一个健康水平不断提高的社会,人民健康不断得到保障和改善的社会,才是值得向往的“美好生活”的组成部分。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现实需求。
伴随改革开放和经济社会发展,我国卫生健康事业改革不断深化,取得了重大成就。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为绝大多数农民提供基本的医疗保障,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改革使得资源得到优化配置,服务可及性不断提高。但社会生产力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使得当前我国卫生健康事业面临严峻挑战。首先,人民的卫生健康观念在发生变化。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其它因素的影响,人民对健康的重视程度显著提高。不再满足于传统的生理健康诊疗,对疾病预防、诊疗、康复等方面提出高层次、多样化需求。此外,改革开放步伐的快速推进使得我国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相对落后。卫生体制改革进入深水区,健康给予与健康公平问题亟待解决。
习近平总书记及时洞察这一问题,指出“人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都离不开健康”。当前,由于工业化、城镇化、人口老龄化,由于疾病谱、生态环境、生活方式不断变化,我国仍然面临多重疾病威胁并存、多种健康影响因素交织的复杂局面,我们既面对着发达国家面临的卫生与健康问题,也面对着发展中国家面临的卫生与健康问题。人民健康还面临一些体制机制障碍和实际困难,人民日益增长的健康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发展之间的矛盾依然突出,既存在卫生与健康事业发展不平衡、健康服务与健康需求发展不平衡的问题,又存在卫生与健康事业发展不充分、健康服务能力发展不充分的问题。
没有健康,美好生活就无从谈起。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都离不开健康。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随着人民生活水平正从小康富裕向共同迈进,人民群众更加重视生命质量和健康安全,群众健康素养不断提高,居民消费从物质型向服务型结构升级,群众健康需求不断增长并呈现多样化、差异化等特点。人民群众不但要求看得上病、看得好病,更希望不得病、少得病,看病更舒心、服务更体贴,对政府保障人民健康、提供基本卫生与健康服务寄予更高期望。
人民群众对健康美好生活的新期待、新期盼,不仅会始终伴随我国从全面小康向共同富裕迈进的过程中,也必将带来更高层次、覆盖范围更广的全民健康需求。这就要求必须着眼于提高人民健康水平,优先发展健康事业,推动健康事业实现更加充分、更加均衡的发展。更加有效对接人民健康新需要、新追求、新期盼,加快全面推进健康中国建设,加快建立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卫生健康制度,提升健康领域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为不断提高人民健康水平提供制度和能力保障;充分发挥政府保障基本健康公共服务和市场配置健康资源作用,推动医疗卫生和健康资源下沉,引导社会力量参与,创新健康服务提供模式,更加有效对接人民健康新需要、新追求、新期盼,为人民群众提供多元化、多层次、个性化健康服务。
三、建设健康中国的社会动力。
人民健康是社会文明进步的基础,是民族昌盛和国家富强的重要标志。建设健康中国既是人民幸福的需要,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的需要。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着眼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从九个方面确定了2035年我国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愿景,其中之一就是把我国建设成为文化强国、教育强国、人才强国、体育强国、健康中国。
健康中国需要健康公民,健康公民需要健康保障,习近平总书记紧紧围绕“以人民为中心”这一根本立场,强调把人民健康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坚持“以基层为重点、以改革创新为动力、预防为主、中西医并用,把健康融入所有政策,共建共享”的卫生健康工作方针,坚持基本医疗卫生事业的公益性质,发出建设健康中国的伟大号召,保障人民健康和医疗公平,为实现健康中国而不懈努力。紧紧围绕影响人民健康的经济、社会、制度等因素入手,确定健康中国建设的战略目标,从强化财政责任、抑制医疗费用上涨、鼓励中医药事业发展、加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理能力等出发,切实提高人民健康水平,基本建立起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卫生健康体系。
1.提高人民幸福感需要建设健康中国。所谓幸福感是建立在物质与精神生活在得到满足基础之上的,是人民群众在对富裕物质生活追求的同时,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精神层面的富足。健康是人民幸福的基础,建设健康中国势不可挡。中国共产党自成立起就把人民拥不拥护、赞不赞成、高不高兴、答不答应”作为一切工作得失的根本标准。党的十九大提出实施健康中国战略,落实新时代健康中国建设的具体方案,提高人民健康水平,促进人民健康发展,切实增强人民幸福感。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离不开理论的指导,理论在实践的过程中不断优化,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结合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实际、卫生医疗体制改革现状,提出习近平总书记卫生健康重要论述,指导我国健康中国建设实践。
2.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需要以健康中国为支撑。我国站在两个一百年历史交汇点上,正在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经济重心由大西洋两岸向太平洋两岸转移、世界政治格局在发生变化、全球化进程加剧等。百局促进变革,挑战便是机遇,我国于变局中育先机,在危机中开新局,率先控制疫情,赢得经济发展先机。同时疫情时代背景下,健康成为国民关注的焦点,也成为国家努力的方向。健康中国的国家战略推动医疗卫生系统的完善,全民健康的健康理念助推健康产业的发展,我国医疗体制改革、医药、医保等公共医疗服务系统加快推进。
一是建设健康中国就必须织牢织密全民基本医保网,建立大病保险制度,覆盖城乡、多层衔接,使发展成果真正做到由全体人民共享,为人人病有所医。
二是建设健康中国就必须完善覆盖城乡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加强农村基本医疗服务,构建城乡医疗服务网络,有序推进分级诊疗。满足人民群众多元化健康需求,多样化诊疗体系。
三是建设健康中国需要提升人民健康福祉。卫生健康事业发展的最终目标是让人民群众得实惠,保障人民健康,实现全面健康。解决人民群众“看病难、就医难“的问题,降低居民看医就医负担,让公共卫生服务惠及千万家庭,彰显我国社会主义医疗卫生制度的优越性。
四是建设健康中国离不开个体健康的生活理念和正常的生活方式,更离不开国家的健康保障和有效的健康引导。
只有不断加快健康中国建设,我国医药卫生体系才能够经受考验,维护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健康力量。习近平总书记健康中国重要论述,加深了中国共产党人对卫生健康事业发展和工作规律性的认识,是全面推进健康中国建设,加快推动新时代我国卫生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的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对于全方位全周期保障人民健康,为实现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健康强国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具有十分重要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