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城万里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礼让文化诠释者六尺巷

文摘   2024-11-23 11:16   北京  

1.什么是六尺巷?

六尺巷位于桐城市市中心,直来直去不过百米,没有胡同那般蜿蜒深邃,巷宽六尺,装不下热闹的商铺。青砖黛瓦碎石路,头顶连天香樟树,几乎是它的全部。

六尺巷,建于康熙年间。巷道两端立有石牌坊,牌坊上镌刻着“礼让”二字。

"六尺巷"在中国传统文化里也许是被"和"字哲学充盈得最宽阔的街巷之一了。它的"宽"不是宽在"六尺"上,而是"宽"在人们的心灵境界与和睦礼让精神上。

2.传为美谈的“让墙诗”

“一纸书来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长城万里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这就是被后世传为美谈的让墙诗”。

这首让墙诗”的作者张英,字敦复,号乐圃,安徽桐城人,清朝康熙年间官员,时任文华殿大学士兼礼部尚书。

包容和睦,平等待人,作为一项美德,自古以来就源远流长。心胸宽广、谦逊礼让的人历来受到世人的尊敬。

3.为什么小巷里面有乾坤?

1956年,毛泽东会见苏联驻华大使尤金时,曾说过一句诗:"长城万里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这首诗的来源,就出自张英的让墙诗”,与安徽桐城的"六尺巷"有关。

话说当年文华殿大学士兼礼部尚书张英的老家人与邻居吴家在宅基的问题上发生了争执,两家大院的宅地都是祖上的产业,时间久远了,本来就是一笔糊涂账。想占便宜的人是不怕算糊涂账的,他们往往过分相信自己的铁算盘。两家的争执顿起,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谁也不肯相让一丝一毫。由于牵涉到尚书大人,官府和旁人都不愿沾惹是非,纠纷越闹越大,张家人只好把这件事告诉张英。家人飞书京城,让张英打招呼“摆平”吴家。
张英大人阅过来信,只是释然一笑,旁边的人面面相觑,莫名其妙。只见张大人挥起大笔,一首诗一挥而就。诗曰:“千里家书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长城万里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
。”交给来人,命快速带回老家。家里人一见书信回来,喜不自禁,以为张英一定有一个强硬的办法,或者有一条锦囊妙计,但家人看到的是一首打油诗,败兴得很。后来一合计,确实也只有“让”这唯一的办法,房地产是很可贵的家产,但争之不来,不如让三尺看看。于是立即动员将垣墙拆让三尺,大家交口称赞张英和他家人的旷达态度。

张英的行为正应了那句古话:“宰相肚里能撑船。”尚书一家的忍让行为,感动得邻居一家人热泪盈眶,全家一致同意也把围墙向后退三尺。两家人的争端很快平息了,两家之间,空了一条巷子,有六尺宽,有张家的一半,也有吴家的一半,这条几十丈长的巷子虽短,留给人们的思索却很长。于是两家的院墙之间有一条宽六尺的巷子。村民们可以由此自由通过。六尺巷由此得名。

六尺巷的故事之所以被广泛传诵,乃因小巷里面有乾坤,六尺巷里天地宽,至今依然带给人不尽的思索与启示,。

一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故事中的张英以身作则,通过自己的行为影响家人和邻居,体现了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理念。这也提醒我们,做官先做人,做人先修身。

二是礼让和和睦六尺巷的故事告诉我们,做人要和睦、包容忍让、平等待人。在面对矛盾和冲突时,采取退让的态度,可以化解纠纷,促进和谐。

三是清廉为官张英身为一朝宰辅,却不恃权压邻,律己从严、舍利求义,权不为己所用,身以德服天下。这在今天仍有重要的借鉴意义,特别是对于官员来说,应该廉洁自律,公正无私。

四是谦逊宽容张英的谦逊宽容不仅是个人品质的体现,也是对后人的教化。通过小事练习忍让,可以在更大范围内促进社会的和谐与进步。

五是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六尺巷的故事还告诉我们,当遇到问题时,应该寻求和平、理智的解决方式。通过沟通和理解,往往能够找到双赢的解决方案。

六尺巷的故事不仅仅是一段历史佳话,更是一种生活智慧和道德准则的体现。它教会我们在面对冲突时,应该保持宽容和理解,通过退让和协商来解决问题,共同创造一个和谐的社会环境。


(欢迎点亮在看+点赞+关注+星标)


八楼听风
长按二维码,关注我的号


八楼听风
八楼徐步听风,波澜坐看思源,一体两面三层次,拨开云雾见真章,为您把脉时代,关注民生,解析政策。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