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述视频为有限空间警示教育片
一、作业前先审批
有限空间作业前必须履行严格的审批程序,这是整个作业流程安全保障的重要开端。审批的目的在于让相关管理部门和负责人全面了解作业的具体情况,包括作业地点、作业内容、作业时间、拟采取的安全措施等信息,从而进行风险评估并判断作业是否具备可行性和安全性。
例如,在一个化工企业要对地下污水池进行清理作业(属于有限空间作业),作业人员需要向企业的安全管理部门提交详细的作业申请,说明污水池内可能存在的有毒有害气体(如硫化氢、甲烷等)、作业人员的资质情况、计划配备的通风设备和防护用具等内容。安全管理部门接到申请后,会组织专业人员对这些信息进行审核,结合现场实际情况评估风险。只有审批通过后,作业才能正式开展,这一环节能有效避免盲目作业,从源头上把控安全风险。
二、做好通风换气
通风换气是有限空间作业中至关重要的安全措施。有限空间往往相对封闭,空气流通不畅,容易积聚大量的有毒有害气体,像在化粪池内,会产生高浓度的硫化氢气体,而在粮仓中则可能积聚二氧化碳等气体,这些气体一旦浓度超标,作业人员进入后短时间内就可能中毒、窒息,危及生命。
所以在作业前,要采用有效的通风设备,如防爆型通风机等,持续对有限空间进行通风,确保将内部的污浊空气排出,置换为新鲜空气。而且通风作业不能仅仅是作业前进行,在整个作业过程中都要保持通风状态不间断,这样才能随时维持有限空间内良好的空气质量,保障作业人员的呼吸安全。
三、检测气体浓度
在通风后以及作业过程中,需要定时对有限空间内的气体浓度进行检测,这是精准判断作业环境安全性的关键手段。要检测的气体通常包括氧气含量(正常应在 19.5% - 23.5% 之间)、可燃气体浓度(如甲烷等,防止爆炸危险)以及有毒气体浓度(如硫化氢、一氧化碳等)。
使用专业的气体检测仪器,按照规定的检测方法和频次,在有限空间的不同部位、不同高度进行多点检测,确保全面掌握内部气体情况。例如,在一个密闭的工业反应釜内作业,由于物料反应残留等原因,不同位置的气体成分和浓度可能有差异,所以要在釜体上部、中部、底部等多处检测。如果检测发现气体浓度超标,必须立即停止作业,继续通风换气,直至气体浓度符合安全标准后,方可继续作业,绝不能心存侥幸贸然进入。
四、配备个人防护用品
作业人员进入有限空间作业时,正确配备和使用个人防护用品是保障自身安全的最后一道防线。防护用品要根据有限空间内存在的具体风险来选择,比如存在有毒气体时,要佩戴防毒面具,其滤毒罐要针对相应的有毒气体类型进行匹配;如果空间内氧气含量不足,则需携带氧气呼吸器;面对可能发生的物体打击等风险,要佩戴安全帽等防护装备。
而且,防护用品要确保质量合格、穿戴正确。例如防毒面具,要检查面罩的密封性,确保与面部贴合紧密,防止有毒气体从缝隙处进入;氧气呼吸器要提前检查氧气储量、呼吸阀门等部件是否正常工作。只有防护到位,才能在意外发生时最大限度地保护作业人员的安全。
五、设置警示标识
在有限空间作业现场周围设置明显的警示标识,是为了提醒其他无关人员此处正在进行危险作业,避免误闯导致意外发生。警示标识要清晰醒目,内容应包含有限空间作业的危险性提示(如 “有限空间,危险勿入” 等字样)、禁止无关人员靠近的标识图案等。
比如在城市的地下污水管网维修作业现场,在井口周边以及通往作业区域的通道上都要设置好警示标识,而且最好采用反光材料制作,在白天和夜晚都能起到良好的警示作用,让过往行人、车辆等能清楚识别,保持安全距离,防止因不知情而靠近有限空间作业区域,干扰作业或陷入危险之中。
六、安排专人监护
有限空间作业时,安排专人在作业空间外进行监护是必不可少的。监护人员的职责重大,要时刻关注作业人员的状态、有限空间内的情况以及周边环境变化等。在作业人员进入有限空间前,监护人与作业人员要约定好联络信号,比如通过拉拽安全绳、敲击管道或者使用对讲机等方式保持沟通。
一旦监护人员发现作业人员出现异常情况(如长时间没有回应、身体不适等)或者有限空间内出现危险迹象(如有毒气体泄漏的气味、异常声响等),要立即启动应急预案,采取相应的救援措施,如呼叫救援力量、使用救援设备将作业人员拉出等,确保作业人员能及时得到救助,防止事故扩大化。
七、制定应急预案
尽管采取了诸多预防措施,但有限空间作业仍存在一定的不可预测性,所以制定完善的应急预案非常关键。应急预案要涵盖可能出现的各种突发情况,比如作业人员中毒、窒息、火灾、爆炸等,明确在不同情况下各救援人员的职责、救援流程以及所需的救援设备和物资等。
例如,预案中应规定在接到作业人员中毒报告后,现场的医疗急救人员如何快速到达现场、采用何种急救方法(如心肺复苏、解毒剂的使用等)对中毒人员进行抢救;同时要明确如何组织其他人员疏散周边群众、封锁现场等,以保障救援工作有序开展,最大限度降低事故损失。而且应急预案要定期进行演练,确保相关人员熟悉应急处置流程,在实际发生事故时能够迅速、有效地响应。
八、严禁盲目施救
在有限空间作业中,如果发生意外情况,严禁其他人员盲目进入施救,这是因为有限空间内的危险情况往往比较复杂,盲目进入不仅救不了被困人员,反而可能导致更多人陷入危险之中。比如,当一名作业人员因硫化氢中毒晕倒在污水池内,其他人员未经任何防护和准备就贸然下去施救,很可能也会因同样的原因中毒,造成伤亡人数的增加。
正确的做法是,发现异常后,监护人员要第一时间呼叫专业救援力量,如企业内部的应急救援队伍、消防部门等,同时在有限空间外采取一些力所能及的救援措施(如使用安全绳尝试提拉被困人员等),等待专业人员携带专业设备(如空气呼吸器、担架等)赶来后,按照科学的救援方法进行施救,确保救援行动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九、作业结束检查
当有限空间作业完成后,不能立即撤离现场,还需要进行全面的检查工作。要检查作业现场是否有遗留的工具、材料等物品,防止这些物品在有限空间内留下隐患,比如遗留的金属工具可能会在后续有限空间再次启用时引发碰撞火花等危险情况。
同时,还要再次检测有限空间内的气体浓度等环境指标,确认恢复到正常状态,并且对通风设备、照明设备等使用过的设施进行检查,确保其能正常关闭,没有损坏等情况。只有完成这些检查工作,才能确保有限空间后续处于安全的状态,避免因作业结束后的疏忽引发后续的安全问题。
十、作业人员培训
从事有限空间作业的人员必须经过专业的培训,掌握有限空间作业相关的安全知识、操作技能以及应急处置方法等。培训内容包括有限空间的危险特性识别、安全操作规程、个人防护用品的使用、气体检测方法、应急预案流程等多个方面。
通过理论授课、现场实操演练等多种培训方式,让作业人员深刻认识到有限空间作业的危险性,熟悉每一个操作环节的安全要求,并且能够在实际作业和突发情况中正确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例如,经过培训的作业人员在面对气体检测仪器时,能熟练操作进行检测并准确解读检测结果,在遇到紧急情况时知道如何正确逃生和等待救援,从而保障自身安全,提高有限空间作业的整体安全性。
有限空间作业的这 10 条注意事项,每一条都关乎着作业人员的生命安全和作业的顺利进行,必须严格遵守、认真落实,才能有效预防事故发生,确保有限空间作业的安全开展。
需要上述视频加微信进群领取:微信:wjs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