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服务社会,文化普及大众。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落实河南省委省政府“文化强省”战略,在中国开封第42届菊花文化节期间,河南大学音乐学院与开封市博物馆联合策划举办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系列公益活动”。11月2日至3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公益普及讲座”在开封博物馆学术报告厅举行。河南大学音乐学院副院长王新、开封博物馆副馆长郑海涛、本期讲座主讲嘉宾、河南大学音乐学院陈文革教授、李法桢副教授、薛培副教授,以及开封文旅系统部分职工、在汴高校师生以及市民观众参加了讲座活动。
音乐学院副院长王新首先向现场观众介绍了在习近平文化思想指引下,馆校联合举办公益普及讲座的目的和意义。本期系列活动既是开封博物馆发挥公共文化服务功能的具体体现,也是河南大学音乐学院发挥学科专业优势,服务精神文化需求、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实际行动。他代表河南大学音乐学院对开封市博物馆的领导和员工对本次活动的大力支持表达感谢,对河南大学音乐学院各位主讲嘉宾的精心准备致以敬意,对广大热心观众的积极参与表示欢迎和感谢。
✦
•
✦
11月2日上午,河南省特聘教授、河南大学音乐学院博士生导师陈文革教授做题为“北宋京城‘天汉桥’的前世今生:七夕节、魔合罗与戏曲的形成”的专题讲座。讲座由四个部分组成,陈文革教授首先介绍了北宋时期汴京州桥遗址天汉桥的考古发掘情况和历史文献中关于天汉桥的记载,并分享了自己在杭州考察南宋临安御街众安桥与孩儿巷的田野调查经历。通过对两宋时期有关桥的命名方式变化以及古人“仰以观天文,俯以察地理”的世界观,阐释了两宋七夕节与摩合罗相关的民俗仪式“过桥”和“售卖泥孩儿”的历史意蕴。陈教授以摩合罗的形制与历史为线索,展示了南方各个地区现存“孩儿桥”的图片,向观众介绍宋代七夕节丰富多彩的“走桥”文化。
✦
•
✦
讲座的第二部分,陈教授从汉代人的天象观出发,介绍了汉武帝刘彻的第八个年号“天汉”以及“天汉桥”名称的由来。通过为大家讲解汉画像中与“桥”有关的故事场景,从牛郎织女鹊桥相会的传说,解释汉代人对于“桥”在仪式和信仰上的理解。陈教授进一步引述汉代壁画与文献,指出汉代的桥不仅有“鹊桥”的寓意,还通过山东兰陵汉墓前室“上渭桥”画像中“天上有天汉桥,地上有渭桥”等信息,阐释了接通生死、过关的象征意义。
讲座的第三部分,陈教授介绍了天汉桥在戏曲文化起源中的影响,分析了“过关戏”“麻婆子”“耍孩儿”等北宋时期的傀儡戏等民俗活动如何促进了戏曲的萌芽与形成,揭示了宋人七夕节于天汉桥举行过桥仪、售卖泥孩儿演变为宋代戏曲的重要程式。
讲座的第四部分,陈教授从全球视野讲述了古希腊文明、苏美尔文明中与“过桥”“过关”类似的神话传说和仪式,古希腊的阿多尼斯神话、苏美尔文明中伊南娜从地狱“复活”故事的关联。通过中西文明比较,陈教授认为,中国与西方文明交流的发生年代比我们通常认知的更早,诸如西王母、牛郎织女这些神话故事,与西方的神话传说有相近的精神内核。中华文明从古至今有着鲜明的主体意识,通过北宋“天汉桥”的历史变迁和发展演变,从中反映出中华文明连续性、创新性、统一性、包容性、和平性的突出特性。
11月2日下午,河南大学音乐学院宋代音乐研究所所长、硕士生导师李法桢副教授做题为“质厚之德,圣人贵焉:从开封博物馆馆藏尉氏桐刘陶埙说开去”的学术讲座。讲座以考古文物、传世文献为基础,系统梳理了开封尉氏桐刘遗址出土陶埙的历史流变。
讲座的第一部分,李法桢老师从考古、器形、测音等方面进行考证认为,尉氏桐刘陶埙主要分布于龙山文化时期黄河中下游的中部,在形制、音乐性能上略优于其他同时期周边出土的陶埙,说明在原始社会末期至夏商时期,开封地区促进了该时期主流音乐文化的建构,对中国陶埙文化的发展发挥了积极影响。
讲座的第二部分,李老师向观众介绍了中国陶埙形制的演变。他通过列举出土于全国各地的异形陶埙、商代卵形陶埙等典型代表性陶埙的实物图片,结合对《宋史•乐志》《周礼•小师》等文献中的相关记载认为,商代陶埙已发展到成熟阶段,商周以后的陶埙在音响上虽有变化,但基本上未超出正声调、下徵调的音阶范围。
在讲解了陶埙形制演变历程的基础上,李老师对陶埙的文化内涵进行了深入阐释。他从陶埙的发明者、陶埙的音响效果、陶埙的文化内涵、埙在古代的音乐实践等方面展开论述。通过对《世本》《乐书》《乐记》《诗经》《释名》等文献中记载的时间、字词含义、音响描述、乐器内涵、演绎实践等内容进行细致考究后认为,陶埙在中国古代乐器中属于雅颂之器,其“中正平和”的音响和精神境界,体现出儒家“中声”的音乐观和“德音”的审美范畴。
讲座的尾声,李老师介绍了陶埙的后续发展。在乐器的形制和音响方面,陶埙的音孔渐多,材质形制趋于多样,音域范围得到扩展,音乐表现力增强。但是与其他民族乐器相比,陶埙的艺术专业化程度和文化功能出现式微。在文化价值方面,陶埙作为中国音乐文化的重要载体,对于后人了解古人的审美与道德观念,了解中国古典文化精神仍然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
•
✦
11月3日上午,河南大学音乐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薛培博士做题为“一眼千年:从文物看宋代社会音乐生活”的专题讲座。薛培老师首先从宋代政治、经济、文化等多维视角,对宋代音乐文化繁荣的社会背景进行了概述。然后她以图文并茂的形式,从宫廷礼乐、民间音乐、宗教音乐和文人雅乐等四个方面对宋代的社会音乐生活进行详细介绍。
✦
•
✦
关于宫廷礼乐代表性乐器大晟编钟,薛培老师从开封博物馆馆藏大晟“夷则”钟讲起,为观众梳理了宋代雅乐改革始末,从编钟制作、定律、铭文等方面阐述了大晟编钟的文化内涵。整套编钟每编28件,达12编之多,总共336件,规模宏大,贯穿徽宗朝治史前后及宫廷内外的礼乐活动,是“崇宁新政”的重要组成部分。大晟乐及其乐器的变迁发展反映了科技进步、经济繁荣,以及礼乐多变、社会思潮各呈异彩的世风。
在民间音乐方面,薛培老师从伎乐砖雕入手,向观众展示了河南出土杂剧砖雕中末泥色、副净色、副末色及装孤色等戏曲形象;吹筚篥、击拍板、大鼓、腰鼓等散乐伴奏形象,参照史料指出伶人作戏的娱乐、鉴戒、讽喻、礼仪等作用。对出土壁画、石刻及传世画作中的说唱音乐、宗教音乐等不同艺术形式加以梳理和讲解,并与其他区域考古发现相结合,从“大宋史”的视角,一方面实证宋代多民族音乐文化的交流、交往、交融;另一方面再现宋代汴京茶楼酒肆、瓦子勾栏、市井里巷中歌舞、伎乐、杂耍等音乐内容,笙箫竞奏,百戏鼎沸。
✦
•
✦
在古琴音乐文化方面,薛培老师通过相关文献记载讲述了古琴的形制及演化,指出宋代作为古琴发展史上的高峰期,在宫廷、僧院、文人府邸有着广泛且深远的影响,并根据《宋画全集》中涉及古琴的图像,论述了宋代文人墨客间以琴为媒的赋诗、吟唱活动,揭示其平和、淡雅、旷达的内心世界。
讲座的尾声,薛老师对宋代音乐文物的内容和特征进行总结。她认为宋代音乐文物不仅生动展示了宋代社会丰富多彩的音乐生活,而且反映出宋人独特的审美趣味。广大音乐考古工作者和研究学者对宋代音乐文物的发掘和研究,不仅是考察和再现历史的重要途径,亦是对现存宋代文献著述中宋代音乐文化生活相关记载的佐证、补充与完善。
三场文化普及讲座内容丰富、见解深刻,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和文化普及功能,对帮助广大市民公众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文化价值和古城开封的历史文化底蕴起到了良好的指导作用,对在读研究生今后进行论文选题、开展学术研究提供了有益的启发和示范。在每场讲座的互动交流环节,观众们都会积极向主讲嘉宾提问请教,增进了对讲座内容的理解和拓展。
本期三场文化普及讲座在观众中引起热烈反响。在开封图书馆和开封博物馆担任义务讲解员的王老师表示,河南大学音乐学院的专家学者们的讲解,深入浅出,生动有趣,反映出大学教授的治学严谨和深厚学养。在开封某高校工作的李老师带着自己的儿子参加了两场讲座,她兴奋地说,在博物馆听专家学者的普及讲座,给开封市民和游客朋友带来了新的文化体验,也为孩子们的周末生活增添了新的选项。希望今后能有更多的文化普及讲座,为广大市民,特别是青少年朋友们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供平台和窗口。
END
来源:河南大学音乐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