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作者电影
形成于20世纪50年代法国电影界的一种创作派别。又称作者论。
法国评论家C-E.玛格尼认为电影已越来越接近“和小说一样明确地、无保留地归功于一位作者”的时代,而作者“希望把影片拍成一部能准确表现自己意图的作品”。同时,《法国银幕》第144期发表A.阿斯特吕克的《新先锋派的诞生:摄影机——自来水笔》一文,主张“电影创作家要像作家用自己的笔写作那样,用自己的摄影机去写作”。1954年1月,巴黎《电影手册》发表F.特吕弗的论文《法国电影的一种倾向》,提出“导演应该而且希望对他们表现的剧本和对话负责”的“作者电影”概念。他认为,一部影片的真正作者是导演;影片应当明显体现导演的个性;导演要像作家一样,通过他的所有作品表现他对生活的观点;一个导演的作品的价值是由他一贯表现出的思想和艺术特征所决定的。法国著名评论家A.巴赞在《关于作者论》(1957)一文中认为,“所谓作者论无非是把一个在其他艺术中被广泛承认的理论应用到电影上”。“作者论”的观点对于法国电影新浪潮以及各国现代电影都产生了重大影响。
来源:中国大百科全书(第三版)
“作者电影”(Auteur System,也称作“作者理论”或“Auteur Theory”)是一种电影批评理论,起源于法国电影评论和新浪潮运动,特别是在1950年代由法国电影杂志《电影手册》(Cahiers du Cin)的评论家(如弗朗索瓦·特吕弗和让-吕克·戈达尔)提出并倡导。这一理论认为,电影导演是电影的主要创作力量,是电影的“作者”(auteur),类似于文学作品中的作家。这种观点强调导演个人的创作风格、艺术表达和独特视角在电影中的核心地位。
根据“作者电影”的理念,优秀的导演能够将自己的个人风格和创作特征体现在电影作品中,使得其作品带有鲜明的个体特色。这种独特性可以通过叙事方式、视觉风格、主题表达等多方面表现出来。因此,导演的作品通常能够形成某种连续性,观众可以从中辨别出导演的风格印记。导演如同作者,具有自己的“签名”或艺术标签,作品中传达的思想、审美和风格都带有强烈的个人印记。
例如,阿尔弗雷德·希区柯克、斯坦利·库布里克、费德里科·费里尼、黑泽明、英格玛·伯格曼、王家卫等人都被视为典型的“作者导演”。他们的电影无论在内容还是风格上,都体现出鲜明的个人特色和艺术追求。例如,希区柯克的悬疑和心理惊悚元素、库布里克对视觉构图的精密控制、王家卫在色彩和情感表达上的独特方式,都使他们的作品具有强烈的个人风格。
“作者电影”的兴起标志着电影艺术从一种集体创作逐渐向更强调个体创造性的方向转变。尽管电影制作本质上是一个团队合作的过程,但“作者理论”认为导演的艺术意图在其中占据主导地位,他们对电影的把控决定了作品的艺术价值和独特性。
不过,“作者电影”的概念也引起了一些争议。批评者指出,电影的完成往往依赖于编剧、摄影、剪辑、演员等多个环节的协作,把全部创作成就归功于导演可能会忽略其他艺术家的贡献。此外,在一些电影类型(如好莱坞的大制作商业电影)中,导演的创作自由可能受到制片人、公司高层的干涉,从而使导演无法完全作为电影的“作者”。
尽管如此,“作者理论”对电影史的发展具有重要影响,特别是它使得导演的身份从幕后走到台前,成为一种独立的艺术表达形式。这种对导演个性的强调,推动了电影从娱乐媒介向更为深刻和个性化的艺术形式发展。
撰文:一木。
长按识别下图二维码,进一步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