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作事者必于东南,收功实者常于西北”

文摘   2024-09-02 00:01   北京  

《史记》:夫作事者必于东南,收功实者常于西北。

三个关键词——地方主义、打破、经过原则。


新号

在《毛选》中经常看到地方主义,以及打破地方主义的教导。《史记》里面的这句话,本质上还是打破地方主义的意思。


证明一

起于东南,一路往西北,这一路上需要打破各个地方主义、吸纳地方上的人才,如果能发展起来,那么自己就必然是个全国性的势力了——自己的队伍里包含了全国各地的人了、以此就可以联系全国范围的人才了。

毛主席:党的组织已经从狭小的圈子中走了出来,变成了全国性的大党。

长征之后,经过短短三年时间,就成了全国性的大党。


如果不能包含全国各地的人,那么就不能被全国各地的人了解、也就不能成为全国性的势力。


证明二

要在西北呆了下来,就必须依靠西北的人,如果不能依靠西北的人,那么就不能成事。

毛主席:我有个亲身体验,当年在陕北的时候,遇事就和高岗商量,听取他的意见。……对于陕北是我的学问高呢,还是高岗的学问高?当然是高岗的学问高。所以,遇事我就和高岗商量。他到东北去以前,我告诉他我的这个经验,他到东北后把这个话忘记了。

当在西北呆了下来的过程中,就再次证明自己是没有地方主义的,而只有没有地方主义的人,才能获得其他地方的人的拥护和支持——各地机会均等——各个地方的人都有立功受禄的机会,否则就是无功不受禄,否则天下各地豪杰不能归心——也就不能统一全国。


这再次证明了这个创业队伍是没有地方主义的了。


证明三

不论是沿路的,还是西北的立足,这就说明能把地方性的人力培养成人才。


破除地方主义的根本——经过原则——必须经过当地人。

毛主席:就一般情形说来,凡属外来干部负责领导责任的地方,如果和本地干部的关系弄得不好,那末,这个责任主要地应该放在外来干部的身上。

这是在考核上,就向地方干部倾斜,可见让地方干部立功、成事的重要性。


而刘邦有句口头禅——“如之奈何”,这是经过群臣的原则——也即依靠各个地方的原则。


而,

毛主席:同个别人,同十几人,同二十几人反复交换,多次交换,从而得出比较正确观点、政策。

既起到经过原则的效果,又以之完善自己的观点和政策。


而刘邦在用了韩信这个外地人之后——开坛拜大将,不再局限于自己家乡人了——这是一个巨大的信号.,终于突飞猛进了——获得了能够角逐天下的地位。从此天下归心刘家。


反之,楚霸王项羽攻占咸阳后,有人劝他定都关中,关中地区较为富饶,有朝一日必定霸业有成。但项羽思念家乡,急于东归。反倒说:“富贵不归故乡,如衣绣夜行,谁知之者! ”


项羽明显是一个地方主义者,天下豪杰不能归心。


容人,就是能经过对方。能经过对方,就破除了地方主义,能经过对方,就实现了对事不对人,能经过对方,就是对对方有了权力,能经过对方,就实现了机会的最大均等。


绕过对方,则正好相关。


虎妞儿读书
哲学为引,实践为师,先行后知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