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抹浅色“路桥蓝”
清点各工作面的工人人数。
晨光熹微,大地还未从黑夜的怀抱中解放出来,陆君涛已经麻利地骑上小电车从项目部匆匆出发了,他要赶着在第一缕阳光洒下前到达施工现场。
为避开中午闷热的天气,工人一般六点半开始施工,而他对自己的要求是——比工人更早。
时至7月,项目进入了最后的冲刺阶段,全力以赴向月底的竣工验收目标发起冲刺。施工现场,一幅繁忙而有序的画面跃然眼前,安装不锈钢栏杆、铺设瓷砖、砌筑围墙、浇筑混凝土……十几项分项工程在陆君涛的精心调度下,有条不紊地向前推进。
南方的太阳升起即毒辣,给陆君涛古铜色的脸庞又刻下几道岁月的痕迹,他深邃的眼睛里透露出坚毅和睿智,紧锁的眉头似乎在默默诉说着工程的重量。而他的目光始终敏锐专注,像一只雄鹰快速甄别潜在的隐患。
他说:“这是一项关乎民生的工程,受到全社会的高度关注,这所学校承载着孩子们的未来,容不得半点疏忽。”
陆君涛与工人沟通。
在进度与质量的双重考验下,陆君涛选择向质量要进度,坚守质量底线,精益求精。
有一次,他向工人指出,有块瓷砖砖缝偏大,不够平整,要求返工时,工人却不服气,认为瓷砖接缝高低差在规范要求内,不格外留意也没什么大影响。
陆君涛听后眉头紧皱,严厉地说:“现在认为没影响,等小孩们来这里读书了,要是因为这点砖缝被绊倒,崴到脚,你就知道要不要紧了!”
见工人不吭声,他语气又缓和些许,“李工,我记得你小孩也准备读小学,都是最爱跑跑跳跳的年纪,要是他也在这样的教室上课,你会放心吗?处理砖缝只要个把小时,学校可是要用上几十年的啊!”
没几分钟,工人便意识到错误,立马招呼其他工友利索地返工了。从那以后,项目瓷砖铺设质量得到显著提升。
当预埋水管的速度落后于场地硬化进程时,陆君涛焦急万分,立即联系劳务队负责人,要求增派水电工人。他向班组下达明确指令:“调整施工顺序,预留空间,先完成其他部分,决不能让预埋水管成为整体进度的瓶颈。”
深夜12点的工地灯火通明,他仍在施工现场督战。黑夜包裹了他黝黑的肤色,却无法淹没那件泛白的工装。
七里第二小学。
陆君涛的付出赢得了广泛的尊敬与赞赏。七里小学校长对其工作给予了高度评价,誉之为学校建设的中流砥柱;七里村支书亦对他充满感激,每次现场考察,陆君涛详尽的讲解让他深刻感受到学校未来的美好愿景;项目领导班子更是对其工作表现给予了充分认可,连续数月将其评为优秀员工。
陆君涛深知,七里第二小学的建设凝聚着平陆运河沿线居民对优质教育资源的渴望。在这历史性的画卷中,学校将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在他心里,自己只是一位以“路桥蓝”为画卷添彩的无名之辈。
面对荣誉与赞美,他始终保持谦逊的态度:“我只是完成了自己的本职工作,能参与到平陆运河工程中,为教育事业贡献绵薄之力,我感到无比荣幸。”
一抹浅色“路桥蓝”,蕴含着他对工作的无限热情与对职责的深刻理解。在未来的日子里,陆君涛将继续以智慧为笔,以汗水为墨,书写属于乡村基础教育的生动注脚。
供稿:周德志
编辑:谭 珺
审核:王景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