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雪,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20个节气,冬季第2个节气。小雪之名,因“雪”是寒冷天气的产物,这个节气期间的气候寒未深且降水未大,故用“小雪”来比喻这个节气期间的气候特征。
(2024年11月22日、农历2024年10月22日)
《孝经纬》说:“(立冬)后十五日,斗指亥,为小雪。天地积阴,温则为雨,寒则为雪。时言小者,寒未深而雪未大也。”小雪节气是一个气候概念,它代表的是小雪节气期间的气候特征。气候要素包括降水、气温、光照等,其中降水是气候一个重要要素。小雪是反映气温与降水变化趋势的节气。气象上将雨、雪、雹等从天空下降到地面的水汽凝结物,都称为“降水”。小雪之名,因“雪”是寒冷天气的产物,这个节气期间的气候寒未深且降水未大,故用“小雪”来比喻这个节气期间的气候特征。小雪节气的到来,意味着天气越来越冷,降水量增多。
中国古人将小雪分为三候:一候虹藏不见;二候天气上升地气下降;三候闭塞而成冬。
进入小雪节气,降水减少,雨也会转变为雪,天上不再下雨,彩虹也就不再出现。
天为阳,地为阴,到了小雪节气开始,阳气上升阴气下沉,阴阳不再相交,天地间出现一片死寂。
由于天空中的阳气上升,地中的阴气下降,导致天地不通,阴阳不交,所以万物失去生机,天地闭塞而转入严寒的冬天。
俗语云:“小雪腌菜,大雪腌肉。”小雪节气的习俗包括腌咸菜、品尝糍粑、晒鱼干、吃刨汤、酿小雪酒等。小雪腌菜,主要是北方腌雪里蕻,渍酸菜。在南方某些地方,在小雪前后还有吃糍粑的习俗。吃“刨汤”是土家族的风俗习惯,是用新鲜猪肉精心烹饪而成的美食。小雪酒是在小雪后,用新粮食酿酒,所谓“十月获稻,为此春酒,以介眉寿”。
民间有:“冬腊风腌,蓄以御冬”的习俗。小雪时节气温急剧下降,天气变得干燥,是加工腊肉的好时候。一些农家开始动手做香肠、腊肉,把多余的肉类用传统方法储备起来,等到春节时正好享受美食。很多地方都有冬季吃腊肉的习俗,尤其是南方城市,更是对腊味情有独钟。广州人最喜欢用腊味来做腊味萝卜糕、腊味煮香芋,还有腊肠炒蜜豆。
在南方某些地方,还有农历十月吃糍粑的习俗。糍粑是用糯米蒸熟捣烂后所制成的一种食品,是中国南方一些地区流行的美食。古时,糍粑是南方地区传统的节日祭品,最早是农民用来祭牛神的供品。有俗语“十月朝,糍粑禄禄烧”,就是指的祭祀事件。
小雪时台湾中南部海边的渔民们会开始晒鱼干、储存乾粮。乌鱼群会在小雪前后来到台湾海峡,另外还有旗鱼、沙鱼等。台湾俗谚:十月豆,肥到不见头,是指在嘉义县布袋一带,到了农历十月可以捕到“豆仔鱼”。
小雪前后,土家族群众又开始了一年一度的“杀年猪,迎新年”民俗活动,给寒冷的冬天增添了热烈的气氛。吃“刨汤”,是土家族的风俗习惯;在“杀年猪,迎新年”民俗活动中,用热气尚存的上等新鲜猪肉,精心烹饪而成的美食称为“刨汤”。
小雪轻落,人间向寒。酒,在这时便登场了,或浓或淡的酒香,氤氲在空气里。白酒的烈,黄酒的醇,皆融入了这节气的韵味中,每一口都是对冬的敬意,对生活的细品。
我们都知道,节气指的是二十四时节和气候,是中国古代定立的一种用来指导农事的补充历法,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长期经验的积累和智慧的结晶。却不知道二十四节气的天文变化也关系着我们的生活,关系着三天之内什么事情可以做,什么事情不能做!
• 保暖防寒:天气寒冷,要注意增添衣物,尤其护好头、颈、脚、腰腹等部位,避免受寒引发疾病.
• 饮食调理:可适当进食羊肉、桂圆等温补食物,但要避免吃生姜、辣椒等辛辣食物以及凉性瓜类,以防上火或肠胃不适;同时,啤酒等冷饮也应少喝.
• 起居作息:宜早睡晚起,保证充足睡眠,避免熬夜损伤阳气;注意室内通风换气,保持空气清新.
• 运动养生:选择如八段锦、太极拳等温和的有氧运动,运动强度以微微出汗为宜,避免大汗淋漓导致阳气外泄.
• 情志调节:天气阴冷,可多晒太阳、参加户外活动,或通过听音乐、与亲友聊天等方式,预防情绪抑郁低落.
• 疾病预防:此时是呼吸道疾病多发季,要保持良好个人卫生习惯,增强体质,减少与患者接触,必要时接种疫苗.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平台立场,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涉及版权请联系识别下方二维码小编将及时删除!)资源共享,合作共赢,优势互补,了解更多欢迎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