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玉芳等:新时代大学生心理健康监测体系构建与实践进路

教育   2024-12-31 14:02   北京  

新时代大学生心理健康监测体系构建与实践进路

赵玉芳  左有霞


◎摘  要  新时代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要立足为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服务。高校作为人才培养主阵地,肩负着大学生心理健康守护和建设重要职责。针对当前大学生心理健康特征和监测工作实际,探索更具科学性、协同性、有效性的心理监测体系,筑牢前端防线,提高问题发现可能,为心理育人工作创造更多空间,促进大学生整体心理健康发展。
◎关键词  大学生;心理健康;监测预警;心理育人
教育、科技、人才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我国已经建成世界最大规模且有质量的教育体系,为人才培养和科技创新提供了有力支撑,当前还处于教育强国建设的重要阶段。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指出:“建设教育强国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我们紧紧围绕立德树人这个根本任务,着眼于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坚持和运用系统观念,正确处理支撑国家战略和满足民生需求、知识学习和全面发展、培养人才和满足社会需要、规范有序和激发活力、扎根中国大地和借鉴国际经验等重大关系。”教育的核心是人才培养,人才培养的基础是确保人才身心健康发展。新时代以来,党和国家多次强调要重视心理健康和卫生教育。学生心理健康工作直接关乎国家人才培养大计,培养身心健康、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是实现教育高质量发展,助推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必然要求。2023年,教育部等十七部门联合发布了《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生心理健康工作专项行动计划(2023—2025年)》,提出要建立健康教育、监测预警、咨询服务、干预处置“四位一体”的学生心理健康工作体系[1]。其中,监测预警是有效发现问题苗头,应对危机、守护学生心理健康和生命安全的重要关口。本文基于新时代大学生心理健康特征和高校监测预警实践,认为要更准确地理解大学生心理健康的特征,构建更科学完善的监测指标体系和判断标准,提升监测预警实践进路的协同有效性。
准确理解新时代大学生心理健康特征
新时代以来,我国经济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科学技术的发展推动了各行业领域的迭代升级,带来更多现实挑战与潜在机遇,社会竞争压力随之加剧。普遍性精神和心理困扰在学生群体中呈现蔓延趋势,大学生群体心理健康也呈现出新的特征。
1.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多发
大学生心理问题呈多发态势,突出表现为焦虑、抑郁,觉知压力过大、睡眠质量差等。有研究对大学生心理问题进行归纳,认为主要集中于就业困扰、学业困难、家庭问题、人际冲突、情感困扰和自我探索等方面[2]。在心理问题发生率上,基于时间发展的大数据分析发现,从2010至2020年十年来大学生内化和外化心理问题都呈现出显著升高态势,焦虑、抑郁、睡眠问题等内化问题检出率为17.7%,极端行为等外化问题检出率为11.4%[3]。在研究生群体中,心理健康状况也不容乐观,抑郁、焦虑发生率甚至达到普通人群的6倍[4]。由心理问题引发的其他风险明显加剧,如因心理问题诱发的高校安全稳定问题,网络舆论问题,甚至是暴力犯罪问题。
2.大学生心理健康风险因素多元
随着工作、学习、生活和社交方式的深刻变革,影响学生心理“平衡”的潜在因素也日趋复杂。从宏观社会背景看,人工智能时代来临,社会变革更加复杂而剧烈,青年人面临自我价值实现的挑战和发展路径、模式选择的冲击,在“内卷”和“躺平”之间难以适从。从中观学校—家庭系统环境看,学历贬值、学业压力加剧,让学生群体陷入不得不卷的“被动成长”中;家庭教育主动或被动地服务于功利化内卷大流,呈现明显工具化、功利化教育,使得第一群体该有的情感支持等社会支持功能日益弱化。从微观关系互动层面看,因价值取向的偏差或者理想信念缺失而导致的“空心病”在大学生群体中凸显[5],受到“空心病”困扰的大学生即便生活条件优渥、能力突出,也常感到迷茫、无助甚至想要放弃生命。同时,作为网络虚拟空间的原住民,网络化生存给大学生带来的不仅仅是生活上的便利,还有随时可能失去现实与虚拟平衡的风险。大学生的网络依赖增加了现实与虚拟交互的人际关系摩擦,所催生的社交焦虑和孤独成为心理健康风险的放大器。这些不同层面的多元风险因素交互作用,被日益上升的“不确定”外部环境放大,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构成了严峻的现实挑战。
3.大学生自我心理成长不足
近年来,大学生可获得的心理健康教育资源增加,自主提升心理素质可能增强,但频发的心理问题表明大学生依然存在自我心理成长不足的问题。一是心理成长没有纳入个人“发展规划”。埃里克森的毕生发展观认为,人生每个阶段都有相应的心理发展任务,大学时期需要克服亲密和孤独的心理冲突,才能顺利进入下一心理发展阶段。大学生普遍关注的是个人的职业前景,他们会积极规划学业生涯、职业生涯,努力提高专业技能、综合素质以及职业成熟度,却往往忽略了心理发展,没有将心理成长纳入个人的发展规划和发展行动,导致心理发展不足,甚至出现低龄化,衍生出大学生“成人孩童化”现象[6]。二是大学生遇到心理问题时求助意识不强。当他们陷入心理困扰,甚至已经出现明显的症状时,却容易将其视作思想问题和对现实处境的心理感受,没有意识到自己需要心理专业帮助,甚至不知道可以寻求心理学专业支持。同时,心理求助的公众污名和自我污名都严重阻碍了对于寻求专业心理健康服务的看法及实际求助意向[7],导致出现心理困境大学生做出有意隐瞒行为,进而耽误了心理问题解决,甚至引发严重的健康危机。三是大学生难以获得有效的心理成长支持体系。一方面,当前高校心理健康队伍专业力量仍然处于建设阶段,很多学校尚未达到1∶4000的配备比例,心理育人的整体合力也有待加强,大学生在心理成长上能够获取的专业指导资源受限;另一方面,恋人、家庭、朋友和老师等都是大学生心理成长的重要来源,但这些支持在大学生发展阶段和特定发展主题上的关键性缺位或协调不足现象时常存在,难以为大学生行为改变提供支持力量,甚至可能使亲子关系、恋爱关系、人际关系和导学关系成为大学生困扰的来源,带来新的心理问题。
构建高效科学的大学生心理健康立体测评体系
心理健康监测主要是通过心理测评、评估等手段,对大学生的心理状态进行监测,借助科学的分析手段和方法、辨别发现问题苗头,达到前端预防和减少危机的作用。当前高校主要依托学校心理健康中心或学生发展中心构建纵贯学校—学院—班级—宿舍/个人的四级心理健康监测体系。此体系结构健全,但具体实践表明其在运行方面仍有很大的改进空间。一是监测手段、监测指标和监测方式单一。当前实践的监测机制主要是依靠自我报告的心理量表和问卷进行筛查,判断学生的心理状况,这种监测的方式单一,对大学生个体依赖过强,难以适应复杂的心理过程和特征,有效性不足。二是监测协同性欠佳。实践中高度依靠大学生自主报告或者辅导员报告,未能发挥多环境、多主体综合评估的优势。三是预警判断标准的不确定性。心理健康主体表征多元、环境风险多样,风险判断具有一定的模糊空间,极大地挑战了心理健康危机预警的时间、空间效果。科学明确清晰的预警标准仍然是提升监测预警质量的关节点。为此,要实现大学生心理健康有效的监测预警,可从监测指标、监测环境和判断模型上做深入探索。
1.完善多维身心表征测量指标体系
首先,增加敏感性和特异性的生理指标。应坚持“身心”一体综合监测的理念,不仅仅是由于大学生心理健康情况与其身体状况紧密相关,更是因为某些客观身体指标就是心理健康的原因或产物。大脑不同功能分区、神经递质和激素分泌等生理因素都会对个体激动、焦虑、忧郁、兴奋等情绪感知产生重要影响,也是人为采用药物和其他手段干预心理问题的重要介入点[8][9]。因此,可以尝试将血清素、内啡肽、催产素等相关神经递质或大脑化学物质信息,在常规体检中采集,作为心理健康监测指标。其次,丰富心理监测指标。综合考虑大学生知、情、行三个方面,纳入自我认知、情绪、人际交往、社会适应等认知、情绪和行为类指标,以及意义感、控制感、效能感、幸福感、获得感等综合指标,形成既有传统的用于筛查问题的症状指标,还有服务于学生积极发展的指标,依托全方位的信息实现个体心理精准“画像”。
2.构建多主体环境风险测量指标
基于环境变化和风险应对思维,以多主体环境指标测评大学生群体的心理健康。即考虑大学生学习生活圈层、场域,纳入不同环境、不同主体的评价,作为评价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参考指标。一是考虑大学生学业环境。学业困难、毕业困难和科研挫折是引发大学生心理问题的重要因素,可通过辅导员、导师评价以监测学生在学业环境中的潜在风险因素。二是考虑大学生交往环境。通过了解大学生恋爱关系、班级融入、寝室关系、师生关系等情况,了解重要朋辈他人对学生的评价,监测由重大事件和突发变化引起的心理问题。三是考虑大学生生活环境。通过家长对大学生家庭构成、亲子关系、经济生活条件和重大生活事件作综合评估,监测因生活环境改变带来的心理问题。
3.发展多指标科学评判模型
基于网络分析方法构建各维度、多类型指标与心理健康关系的模型,精准判断群体心理健康状况和个体心理健康的水平及特征。个体的心理健康既是由观察到的认知、情感、行为和生理过程相互作用的结果,也表现在可测量的认知、情感、行为和生理变化上。基于主体测评和风险因素测量的多维指标,将所有因素概念化为心理网络,通过分析网络中心性及周边特征,可揭示多维主体指标和风险因素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及对心理健康水平的预测力,从而获得具有确定性和生态性的风险预警判断标准。具体可采用诸如图模型选择算法对高斯图模型进行估计,以扩展贝叶斯法则选择最优网络模型。在风险预警判断标准形成的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心理健康特征与风险因素的复杂性、未知参数的个数和模型空间的复杂性,允许协变量的个数随样本量增大而增大,缩小正确选择率损失且严格控制错误发生率。当然,这些标准的敏感性可能因大学生群体差异(性别、地域、专业等)而异,也可能随着年级和届别而有所不同,应进行实时迭代以精准有效地判断群体和个体的心理健康,显著降低失真与遗漏。
大学生心理健康测评实践进路
基于新时代大学生心理健康特征,结合新形势下对学生心理健康工作的要求和学生身心发展的实际,参考大中小一体化心理育人趋势,从连续时间监测和空间平台拓展两个维度着手整合资源,探索大学生心理健康监测预警的实践进路,进一步提升心理监测预警的实效。
1.构建多时点测评,跨学段连续的心理监测机制
完善“定期评估+重点时段”测评制度。在学校层面,既可以学年为基本单位,实行全覆盖的心理测评,还可以根据学生学业关键时段特点以及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整体布局,进行重点时段测评。根据普测结果,增加专业性访谈评估,结合多主体评价,形成扩展性的学生心理“体检”电子档案和危机档案,并做好动态信息维护,心理测评的连续信息应在档案中做好分级保密。由于学生身心成长具有连续性、发展性,在某一学段出现的心理问题,仍然可能延续至下一学段。可基于心理发展连续性,探索试点大中小一体化的心理档案传输机制。基于数字化、信息化的大趋势,可以参考类似于高考电子档案投递的方式,进行心理档案的保密转移,实现跨学段心理健康信息的时空联通,克服大学生心理健康历史信息缺失的弊端。
2.构建多平台监测、多主体协同的心理监测体系
心理健康问题具有隐蔽性,尤其是内化性问题,在评估测试中可隐瞒甚至虚假反馈。为此,可以探索健全“管理式”“协作式”和“自助式”的监测机制,以多平台监测途径,搭建多主体协同合作的立体式监测体系,服务于更有效的预防和更及时的干预。
强化高校“管理式”的监测预警机制。一是加强学校心理健康中心的工作统筹。提高整体心理工作队伍的水平,进一步完善校—院—班—寝四级网格化的监测体系,加强二级学院心理健康分中心的建设,畅通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的信息报送机制。二是发挥好“两个阵地”作用。将心理健康教育渗透进学生课堂内外、校园学习、生活等多场域,以第一阵地的“心理健康课程+”体系进行基础知识普及和理念塑造;以第二课堂阵地活动实施以德育心、以智慧心、以体强心、以美润心、以劳健心,多渠道提高学生心理健康水平和求助意识,引导学生有意识自我觉察,主动反馈心理问题。三是提高心理健康工作的数字化、智能化、信息化程度。深入推行数字化贯通式的心理育人体系,从常态化心理教育、心理测评、咨询服务、危机报送到过程干预,全流程数字化服务,综合教务、助学、后勤等多平台信息数据资源,构建更精确的一生一档信息库。探索引入AI技术手段,利用更智能化的心理测评系统和方法,强化监测力度和效度。
加强家—校—医—社“协作式”的监测预警机制。巩固政府、学校、家庭、医疗卫生机构共同促进和保证学生心理健康的工作格局。加强针对家长的心理育人理念普及,引导家长树立孩子心理病情病史主动反馈意识,完善家校协同的监测和干预办法,强化并规范家长在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职责。学校主动和具备良好心理诊治水平的医院建立合作关系,畅通和便利转介渠道,确保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得到及时有效处置。针对严重心理问题和有生命危险的自主就诊学生,倡导医院建立专项信息库,以合法、合规、合理的方式寻求医校协作应对。建立学校—社区联系机制,加强社区心理服务,针对严重性(如有高自杀风险)和特殊性(孤儿等)心理问题的大学生,社区心理工作站可以适当的方式加强帮扶和监测,及时处置发生在社区的突发性心理危机事件。
逐步完善“自助式”心理健康问题发现和服务机制。建立和完善具有自主功能的心理健康监测预警和公共服务平台。由政府相关部门牵头,整合社会资源,基于数字化技术,构建心理服务的一体化或集成性的公共平台,将心理健康监测预警作为其中重要的功能模块。平台可实现学生自助式问题求助和反馈,并对应提供多类型有选择性的公益或者收费式心理服务,包括智能型的咨询服务、心理评估服务、紧急干预、心理调节和课程教育资源等。这类智能化平台的建构,不仅仅增加了社会力量来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提供了一种新的途径让大学阶段的心理健康教育、辅导和干预延伸到课堂之外、学校之外,使其更具有生态性和时效性,还将大学生心理健康的监测预警、学业发展乃至品格培养,纳入到高水平的社会建设系统工程之中。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指出,要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统筹推进育人方式、办学模式、管理体制、保障机制改革。完善立德树人机制,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改革创新,健全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体系,提升教师教书育人能力,健全师德师风建设长效机制,深化教育评价改革。守护并促进学生心理健康是教育发展的底线基础,也是长期目标。在深化教育综合改革的大背景之下,学生心理健康工作更是关系教育稳定、改革推进和教育质量提升的重要关注点。新时代、新形势下大学生心理健康工作要服务于党和国家人才培养的需求,顺应教育强国建设的要求,体现时代特色和健康底色,明确三阶建设目标:一是低阶目标,严守学生健康和生命底线;二是中阶目标,维持并建设学生心理健康状态;三是高阶目标,实现积极心理塑造,形成更加完善人格、积极心理品质,提高国民素质。而心理监测预警就是守好底层目标的关口,更是做好心理育人的基础,要不断根据大学生发展特点加以完善。
参考文献:

[1]教育部等十七部门联合印发《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生心理健康工作专项行动计划(2023—2025年)》[EB/OL].

[2023-4-27].https://it.sohu.com/a/673551055_121106832.

[2]高秀苹.基于扎根理论的大学生心理问题的表现、成因及应对[J].国际公关,2024(4).

[3]俞国良,黄潇潇.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检出率比较:元分析的证据[J].教育研究,2023,44(6). 

[4]徐璐璐,徐震,周圆,等.导学关系对上海市某高校医学研究生心理健康状况的影响[J].医学与社会,2024,37(4).

[5]崔欣玉.大学生“空心病”现象的反思与对策——基于价值虚无主义的视角[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8,34(3).

[6]胡光宇.大学生“成人孩童化”现象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9.

[7]张经纬,郝志红.公众污名对大学生心理求助态度的影响:自我怜悯和自我污名的链式中介作用[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19,27(6).

[8]冯攀,赵恒越,姜雨矇,等.催产素影响条件化恐惧情绪加工的认知机制及神经基础[J].心理科学进展,2024,32(4).

[9]袁正玮.抑郁障碍的生物节律紊乱与甲状腺激素水平之间的相关性研究[D].安徽医科大学,2023.

【作者单位:西南大学,赵玉芳为副校长】

(原载2024年第23期《中国高等教育》杂志)

责任编辑:王  瑶

END

统筹:万玉凤    
监制:黄   蔚   
编辑、制作:程  旭

欢迎订阅2025年《中国高等教育》,请点击下方二维码订阅


 


 请点击上方图中二维码关注“中国高等教育”官方微信公众号

中国高等教育
《中国高等教育》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创办并主管的期刊,注重权威解读和方向引领,素有“高教第一刊”美誉。刊物始终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和学术导向,关注高教重点、难点、热点问题,是高教领域理论探究和工作交流的高端平台。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