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时事
民生
政务
教育
文化
科技
财富
体娱
健康
情感
更多
旅行
百科
职场
楼市
企业
乐活
学术
汽车
时尚
创业
美食
幽默
美体
文摘
中国工程院院士、华南理工大学校长唐洪武:“引水灌田”真正把研究成果转化为先进的生产力 | 卷首评论
教育
2024-12-20 11:07
北京
“引水灌田”真正把研究成果转化为先进的生产力
唐洪武
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发展新质生产力,对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提出了更为迫切的需求。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指出,“深化科技成果转化机制改革”“允许科技人员在科技成果转化收益分配上有更大自主权”,为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指明了前进方向。高校作为承载教育、科技及人才要素为一体的国家科技创新主体之一,要服务党和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以更高站位深刻理解科技成果转化的重大意义,从组织机制、成果转化机制和要素配置机制等维度发挥科技创新机制的带动作用,以有组织科研协同推进科技成果转化,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优化重大科技创新组织机制,为统筹强化关键核心技术攻关蓄势储能。高校应聚焦国家战略和世界科技前沿,把重大任务作为科教融汇的“发动机”,推动组建科研大团队,统筹开展关键核心技术跨学科、跨领域协同攻关,持续产出基础性、原创性、颠覆性科技创新成果,打造科技创新转化的“蓄水池”。重大原始创新成果往往萌发于深厚的基础研究,产生于学科交叉领域。只有加强基础研究,把源头和底层问题搞清楚,才能更好适应科技发展新趋势,促进交叉融合创新成果的产生。在科技发展和国家战略需求牵引下,组织若干学科来重点实施有组织的科研,在明确的任务方向中进行产学研合作,解决实际问题并形成技术创新,推动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要促进科研创新成果及时转化运用,“引水灌田”真正把研究成果转化为先进的生产力,培育形成新质生产力。
高校要完善科技成果转化机制,为加快推进现代产业体系建设培育强劲动能。科技成果转化是推动产业升级的关键引擎,机制保障和政策引导对充分释放科技成果转化新动能具有很强的价值驱动和战略牵引作用。随着国家的重视与投入,我国高校已经建立了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基本体制机制,但在科研评价、人才评价、资源配置与管理方面仍需持续开展制度创新、管理创新和模式创新。要坚持以科技创新质量、绩效、贡献为核心的科研评价导向,全面准确反映成果创新水平、转化应用绩效和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贡献,着力强化成果高质量供给与转化应用。要加快建立与有组织科研模式相适应的人才评价考核机制,提高成果转化成效应用在各评价指标中的权重,将转化收益奖励给科技成果完成者,鼓励广大科技工作者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要建立耐心和包容的创新文化,对科技成果转化给予长期支持,鼓励创新和试错,包容失败。进一步破除科技成果转化的国有资产管理障碍和藩篱,要深入推进职务科技成果单列管理,加速科技成果赋权改革,鼓励以开放许可、先试用后付费等方式把科技成果许可给中小微企业使用。
高校要完善创新要素配置机制,为着力建构创新资源充分涌动的创新生态集聚发展势能。高校要更好地汇聚创新资源要素,构建起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互通互用的创新生态格局,实现创新主体的密切协作、创新资源的加速聚集、科技成果的高效转化和创新生态的持续优化。高校应加快形成需求导向型科技创新模式,聚焦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及产业科技需求,着力强调“大需求+大平台+大团队+多学科”的有组织科研,通过企业“出题”、高校“答题”或者政府“选题”、校企联合“答题”等协同创新模式,在实践中研究问题并形成技术突破。积极搭建“政产研学
金”创新转化平台,推进以大学技术转移转化和产业界的有效结合,完善转化平台概念验证、中试验证、熟化孵化等功能,服务科技成果转化“最初一公里”至“最后一公里”。高校要加强与政府、产业、金融机构等在资源配置上的协作,联合政府、龙头企业或者金融机构设立天使投资基金和创业投资基金,完善长期资本投早、投小、投长期、投硬科技的支持政策。释放创新人才的带动作用,在科技创新与成果转化协同发展中激励人才、引进人才、培养人才,打造产教融合平台。
高校要心怀“国之大者”,立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以有组织科研协同推进科技成果转化,提升科技创新体系整体效能和服务经济产业高质量发展全局,为服务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人民幸福贡献力量。
【作者:中国工程院院士、华南理工大学校长】
(原载2024年第23期《中国高等教育》杂志)
责任编辑:万玉凤 郭乙妹
END
统筹:万玉凤
监制:黄 蔚
编辑、制作:
程 旭
欢迎订阅2025年《中国高等教育》,请点击下方二维码订阅
请点击上方图中二维码关注“中国高等教育”官方微信公众号
中国高等教育
《中国高等教育》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创办并主管的期刊,注重权威解读和方向引领,素有“高教第一刊”美誉。刊物始终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和学术导向,关注高教重点、难点、热点问题,是高教领域理论探究和工作交流的高端平台。
最新文章
薛其坤等:人工智能赋能高等教育创新发展的南科大“样本”分析 | 本期聚焦
欢迎订阅2025年《中国高等教育》
北京邮电大学校长徐坤:智能技术推动高校人才培养范式改革的思考与实践 | 本期聚焦
欢迎订阅2025年《中国高等教育》
中国工程院院士、西安交通大学校长张立群:人工智能赋能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的中国范式构建 | 本期聚焦
欢迎订阅2025年《中国高等教育》
浙江大学校长杜江峰:人工智能助力高等教育创新发展的路径探索 | 本期聚焦
欢迎订阅2025年《中国高等教育》
广西师范大学党委书记贺祖斌:肩负起新时代大学文化建设的新使命 | 卷首评论
欢迎订阅2025年《中国高等教育》
教育部党组举行2024年度民主生活会前专题学习会
国家主席习近平发表二〇二五年新年贺词
《中国高等教育》2024年第24期目录
欢迎订阅2025年《中国高等教育》
赵玉芳等:新时代大学生心理健康监测体系构建与实践进路
欢迎订阅2025年《中国高等教育》
骆郁廷等:新时代高校思政课教师公众形象塑造的三重维度
欢迎订阅2025年《中国高等教育》
林在勇等:做青年学生的“知心人、热心人、引路人”
欢迎订阅2025年《中国高等教育》
常婉茹等:发展应用型高校需要准确把握的几个关系
欢迎订阅2025年《中国高等教育》
教育部召开2024年全国教育数字化工作总结会
来兴平:识变、应变、求变:煤炭行业高校服务能源转型的思考与实践
欢迎订阅2025年《中国高等教育》
关于2024年度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研究专项重大课题攻关项目评审结果的公示
2024中国高校科技成果交易会开幕
国家大学生就业服务平台,上新5场招聘
党跃武等:大学生实践能力提升路径研究
欢迎订阅2025年《中国高等教育》
教育部召开2024年年终总结会
刘坤:高校工科学生实习实践制度完善对策
欢迎订阅2025年《中国高等教育》
青平等:新农科建设背景下强化大学生实习实践的三个维度
欢迎订阅2025年《中国高等教育》
和震等:新时代职业教育评价改革的价值取向分析 | 本期聚焦
欢迎订阅2025年《中国高等教育》
重庆市委教育工委书记、市教委主任刘宴兵:创新迭代构建新时代产教融合职业教育体系 | 本期聚焦
欢迎订阅2025年《中国高等教育》
教育部党组学习贯彻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精神、第28次全国高校党的建设工作会议精神
推动高校党建工作不断取得新进展新成效
欢迎订阅2025年《中国高等教育》
第二十八次全国高校党的建设工作会议在京召开 丁薛祥出席会议并讲话
中国工程院院士、华南理工大学校长唐洪武:“引水灌田”真正把研究成果转化为先进的生产力 | 卷首评论
欢迎订阅2025年《中国高等教育》
习近平考察澳门科技大学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农业大学党委书记钟登华:加快高等农林教育提质增效 奋力书写教育强国崭新篇章
欢迎订阅2025年《中国高等教育》
教育部公布2025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违法违规行为举报电话
董华青等:新一代人工智能赋能研究型大学发展的作用路径与实践方略
分类
时事
民生
政务
教育
文化
科技
财富
体娱
健康
情感
旅行
百科
职场
楼市
企业
乐活
学术
汽车
时尚
创业
美食
幽默
美体
文摘
原创标签
时事
社会
财经
军事
教育
体育
科技
汽车
科学
房产
搞笑
综艺
明星
音乐
动漫
游戏
时尚
健康
旅游
美食
生活
摄影
宠物
职场
育儿
情感
小说
曲艺
文化
历史
三农
文学
娱乐
电影
视频
图片
新闻
宗教
电视剧
纪录片
广告创意
壁纸头像
心灵鸡汤
星座命理
教育培训
艺术文化
金融财经
健康医疗
美妆时尚
餐饮美食
母婴育儿
社会新闻
工业农业
时事政治
星座占卜
幽默笑话
独立短篇
连载作品
文化历史
科技互联网
发布位置
广东
北京
山东
江苏
河南
浙江
山西
福建
河北
上海
四川
陕西
湖南
安徽
湖北
内蒙古
江西
云南
广西
甘肃
辽宁
黑龙江
贵州
新疆
重庆
吉林
天津
海南
青海
宁夏
西藏
香港
澳门
台湾
美国
加拿大
澳大利亚
日本
新加坡
英国
西班牙
新西兰
韩国
泰国
法国
德国
意大利
缅甸
菲律宾
马来西亚
越南
荷兰
柬埔寨
俄罗斯
巴西
智利
卢森堡
芬兰
瑞典
比利时
瑞士
土耳其
斐济
挪威
朝鲜
尼日利亚
阿根廷
匈牙利
爱尔兰
印度
老挝
葡萄牙
乌克兰
印度尼西亚
哈萨克斯坦
塔吉克斯坦
希腊
南非
蒙古
奥地利
肯尼亚
加纳
丹麦
津巴布韦
埃及
坦桑尼亚
捷克
阿联酋
安哥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