峡谷之美不在于山势的俊俏雄奇,也没有云和山、虚与实的缥缈魅惑,而是在于细节和质地。旷日持久的地层,随着板块推挤、刻画出走势与肌理,就像是杜勒的笔触一样,层层叠叠的夯垒出厚实细腻的体积。
岩层里富含铁的衍生成分,因而生出玫瑰、粉红、赤橘色的基调,从略带粉色的柔和土黄色、剧烈氧化而成鲜艳的红砖色、铁分子浓度较高的则是红棕色、与不明微生物作用后则转为铁黑色。而植物,也因为被炽阳烧烤,大多带有一些褐色的焦黄,所以放眼望去,除了天空的饱和,就是一幕像素描一样的单色风景。
每颗砂石都有不同等级的颜色,阳光投射之下又让它们转化出万千阴影明暗,整个峡谷就像是这些无尽的色调所点描、生成的空间。最奇幻的部份在于,在这里,"空气远近法"能够产生最贴合概念的观察和印证。因为视野无边无际,空气中毫无水汽,所以目光真能清楚地接触到每一层岩层,它们的的确确、就是如同理论所述那般,向后慢慢、一点一点的变化。
它们不像是像是水墨画的"深远"– 直至云深不知处而不知怎么地变模糊而逐渐消失了。无论多远,它们依旧实在、依旧清晰、依旧充满细节,然而只是对比越来越减低,直到后退到好远好远的地方,眼睛已经失去辨识为止...
*
Aref El Rayess(或称 Aref Rayess, 1928 - 2005)出生于贝鲁特,是一位黎巴嫩画家和雕塑家。他是一位多产且兼收并蓄的阿拉伯现代主义者。
El Rayess 在黎巴嫩大学任教多年,但随着黎巴嫩内战爆发,他和家人决定移居沙乌地阿拉伯。在那里,他受到了阿拉伯政府的委托,创作了几件雕塑。其中最为特别的是一件将真主阿拉的名字,转化为28公尺高的铝制大型雕塑,最终被矗立在巴勒斯坦广场上。(这件雕塑也出现在他的某幅画作中。)
在 El Rayess 最后的《沙漠》系列中,沙漠景观、沙丘和结构从色彩中浮现出来,像是一段话语从风中显现。我们看着他的画作,仿佛置身峡谷之中,从无数的细节以及细节的缺失中,目睹到自然的神性。神的名字在沙漠中如光线或热气般盘旋和回荡,在沙漠里,没有宗教,只有朦胧和席卷一切的自然,她依照生命的物理法则演化,那就是神的本来面貌。
他作品中的自然让人联想到Caspar David Friedrich 那派的德国浪漫主义,但没有「人定胜天」– 那种西方典型的夸大而空洞的激情,他也不将自然象征为人类终极意志的扭曲或做作。El Rayess 笔下的自然,朴素而实在,像是晨昏定省的日课、晚课,不澎湃也不响亮,但却从未间断。
沙漠、生命、死亡,风、尘、土、日夜、四季... 无论是否存在任何眼睛去赞美、有任何心智去惊叹,它们始终运行如常,犹如一场波澜不惊、无始无终的致密颂祷。
✤
9 月15-19 威尼斯双年展艺术文旅
威尼斯双年展两大主展厅 + 国家馆 + 格拉西宫 + 海关大楼美术馆 + Prada 基金会以及其他备选优质展览... 一路详尽讲解,没有看不懂👀只有看不够!
有关展览的内容一直持续更新,非常丰富、水都威尼斯也非常浪漫🩷🩵💛,邀请感兴趣朋友加入,四人成行!亲朋好友想看展览就揪起来,可以依照需要订制喔!
报名私讯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