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丽‘刺头’ 和谐家园”,马家寺社区群众朗诵活动暖意融融!

政务   2024-11-23 22:29   四川  

冬季的寒冷

阻挡不了相聚的热情

11月23日

一场别开生面的群众朗诵活动

正在我区九江街道马家寺社区绣花苑小区上演




活动以“美丽‘刺头’ 和谐家园”为主题,来自区内外的文学创作者、社区居民、学生代表们齐聚一堂,通过分享创作感受、诵读诗歌、文艺表演等为“刺头”的幸福生活而诵、为绣花苑和谐家园而歌。



活动现场

还有社区画家作画

“刺头”这一形象

生动、活泼的表现出来

跟随记者

一起去现场看看吧!





“刺头”是谁?

“刺头”是一棵生长在马家寺社区绣花苑小区的仙人掌。2011年,“刺头”和主人王洪木一起从老家四川遂宁来到绣花苑小区安家落户。2023年,因为老旧小区改造提升,“刺头”的去留问题在小区里掀起讨论。经过小区民主协商和投票,仙人掌被保留下来,成为小区基层治理、民主协商的动人故事。





《“刺头”搬家记》

背后映射出的善治精神

双流区融媒体中心深度报道工作室负责人、高级记者席秦岭在现场了分享了《“刺头”搬家记》融媒产品创作历程。去年11月,双流区融媒体中心记者走进绣花苑小区开展城乡融合蹲点调研时,发现了这棵仙人掌,将镜头对准这棵“刺头”,经过多次深入采访在今年8月推出了《“刺头”搬家记》融合报道产品,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中国作家协会会员、省作协创研室主任杨献平


“ 仙人掌花开,每一次都像雷霆,打开人心的风景······”在《写给双流绣花苑小区的仙人掌》的诗歌中,中国作家协会会员、省作协创研室主任杨献平这样写道,用诗咏礼赞仙人掌以及背后映射的善治精神。他在发言中表示,围绕这棵仙人掌展开的冲突和融合,正是当前社会治理过程中的一个生动案例,这体现着成都这座城市的包容、开放。


▲绣花苑小区居民王洪木先生(右一)


围绕《“刺头”搬家记》这篇报道,区融媒体中心设计制作了文创产品,并为“刺头”的主人、绣花苑小区居民王洪木先生一家拍摄、制作了全家福照片。活动现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华诗词学会创作委员会副主任蔡竞,双流区融媒体中心主任韩国梁特意向他赠送了这份礼物,也让他颇为感动。“感谢大家给予了这棵仙人掌第二次生命,也让我感受到了温暖和幸福。小区是我家,爱护靠大家。也希望大家一起来爱护和守护这个大家园!”




“刺头”的故事

温暖着每一位“蓉漂”

艺术来源于生活。发生在绣花苑小区的这个温暖的故事打动了众多作家和文学创作者,他们纷纷以“刺头”为主题,创作了大量诗歌、散文等文学作品,用文学的热情为双流这座城增添了幸福色彩。“我以前是一名军人,感觉仙人掌的性格跟我们的边防士兵很相似,无论生长到哪里,都能够扎根生长,所以知晓这个故事后我很受启发,创作了两首诗歌。从仙人掌身上,我们看到了社区治理和生态建设的融合,正是因为有了仙人掌这样的故事才有了今天的这场朗诵活动,才有了社区居民这样丰富的文化生活。”中国作家协会会员、省直(红星)作家协会副主席黄世海在分享创作感受时这样说道。


▲中国作家协会会员、省直(红星)作协副主席黄世海


在省直(红星)作协副主席罗薇看来,“蓉漂”仙人掌是一个充满世间温情而又特别的幸福故事,让每个人都充分感受到了社区治理的温度。“这株仙人掌的命运跌宕起伏,而我们有幸为它写诗,通过对它文学化的表达,我们看到的不仅仅是一个植物的故事,更是成都两千万人口城市的基层社区治理的一个缩影。我们希望通过这样一株仙人掌的故事,让更多的人了解马家寺社区的魅力,了解双流区在社区治理方面的智慧和温度。同时,我们也期待更多的人能够积极参与到社区治理中来,为社区治理,注入更多的活力与温暖。”



活动前,活动嘉宾还特意来到绣花苑老旧小区文化墙、一老一小活动空间、党群服务中心等进行参观,切实感受小区治理前后的变化。



双流融媒全媒体记者 | 赵雨娇 李炅伟 刘婷

编辑 | 丛姝玥

审核 | 王兴川 郭雪



双流发布
最权威的双流声音,最生动的双流故事!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1120200013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