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商环境
是市场经营主体发展之基
也是活力之源
双流在推动“高效办成一件事”
优化政务服务
提升营商环境方面
还有哪些亮点工作
↓↓↓
为解决企业生产经营中遇到的各类问题,以政务服务体系建设促进产业发展,双流区坚持将稳基础与谋创新相结合,在优化提升基本政务服务便捷化基础上统筹政府、市场、社会三方资源,围绕企业全生命周期、产业全链条拓展更广范围、更深层次的项目、法治、政策、知识产权、科创、金融、人才等增值化服务,促进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政策链五链深度融合,构建形成精准、便捷、优质、高效的个性化、多方位为企服务新场景。
聚焦企业生命周期
推进营商环境升级
好的营商环境是生产力、竞争力,更是吸引力。为此,双流区深入实施水电气网报装“一件事”改革,在企业办理施工许可阶段提前介入,主动对接获取项目报装需求、做好业务指导。依托四川省政务服务网集成报装申请事项,设置线上线下水电气网联合报装综合窗口,与涉及外线工程部门协同开展联合踏勘、联合审批、联合验收,实现用水、用电、用气、用网等多个报装事项“一表申请、一窗受理、联动办理、协同接入”。
通过搭建中小企业金融服务中心,对拟上市企业、中小微企业进行动态走访,及时推送惠企政策及惠商条件,精准帮助企业寻找适配银行完成融资。截至目前,中心累计对接企业500余家,出具融资可行性方案67份,为区内企业累计投放8653笔融资、放款63.29亿元。
全新开发的人才综合服务平台集成人才政策、人才资讯、人才服务、人才交流、人才招引、人才揭榜、人才现状7大功能,推出人才政策计算器,集成各级人才政策79条。今年以来,依托人才综合服务平台,双流区共发布人才需求8963名、引进急需紧缺产业人才1789人、办理职称1546人、接收社会人才档案7286卷、受理人才政策申报330人次、为高层次人才提供各类服务12000余人次。
优化法治服务环境
“园区+企业”推进科技成果转化
今年,双流区政务服务管理和行政审批局与区司法局协同联动,在政务服务大厅打造“法律服务专窗”,安排援助中心工作人员和青年律师志愿者开展坐班服务,为遇到法律问题的企业群众提供专业、优质、免费的司法公证、法律援助、法律咨询等法律服务。截至目前,先后组织开展各类现场协调会及第三方评议会40余次、调解工资纠纷问题4399起,涉及22180人次、金额约3.4亿元。
在推进科技成果转化方面,通过搭建线上线下交流渠道,促进技术、产业、人才、资金和政策等要素集聚联动,推进成都芯谷科技创新成果转化、赋能产业提质增效。今年以来,共挖掘企业技术需求140项、梳理科研成果6567项、建设专家库4427位、促成技术研发合作26项、促成技术合同登记成交额92.85亿元、引进建设成果转化工作站/分中心5个。
布局产业集群成链
打造“一对一”企业服务
“以前企业公积金相关业务都要往区上跑,现在园区就能直接办理,非常方便。”园区某企业人力资源专员刘女士说。
为满足园区企业办事需求,双流区联合成都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二分中心,在成都天府国际生物城园区政务服务中心设立全市重点片区中首个入园业务窗口,也是全市公积金“精准服务模式改革”政策示范窗口。同时在园区政务服务中心申请设立生物城工作站,为园区企业提供行政审批事项受理前咨询、产品注册和生产准入政策指导,对重要品种、重点项目开展“研审同步”“一对一”跟踪服务,为企业开辟审评、审批、检验检测绿色通道,降低企业时间成本。
新设置的产业服务窗口为园区企业提供产业政策咨询、申报等服务,进一步打造出国内首个生物医药产业个性化“免申即享”政策服务体系。截至目前,成都天府国际生物城园区累计落户项目300个、上规企业35家、总投资超1200亿元,聚集诺奖团队5个、国家级院士团队4个、高层次人才团队51个、产业人才超过18000人。
双流区通过持续深化政务服务增值化改革,全力打造更优营商环境,为企业发展赋能增效,连续4年在成都市营商环境评价中获评“优秀”等次,连续4年荣获“中国营商环境百佳示范县市”,获评“2024企业家幸福感最强市(区)”。同时,成都天府国际生物城园区政务服务中心获评2023年省级“园区示范政务服务中心”、入选四川省政务服务增值化改革试点产业园区。
双流融媒全媒体记者丨赵印
编辑丨郑雪婷 郭本初(实习)
审核丨蒋松涛 郭雪
来源丨成都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