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翼起成长】不再孤单:残障人士的希望与温暖

文摘   2024-09-05 18:40   山东  

点击蓝字

关注我们

01

引言


在现代社会中,残障人士面临的挑战不仅仅来自身体上的限制,更来自于社会对他们的误解和不平等待遇。为了改变这一现状,我们的“翼起成长”项目应运而生。项目的核心目标是消除社会对残障人士的歧视,通过整合社会各界资源,致力于改善他们的生活环境和心理状态。我们相信,只有在更为平等和谐的社会氛围中,才能让每一位残障人士真正实现自我价值,过上有尊严的生活。


02

个案背景


服务对象丁刚(化名),56岁,脑瘫疾病使他自幼就无法和正常人接触,虽有家庭支持,但巨大的心理落差以及缺乏支持,使他对生活失去了信心,躺在床上一天一天的数着日子,与社会距离也越来越远,而家庭里的各项危机纷纷迫近,使服务对象愈发对生活无望,双眼无光。


03

需求分析


绪疏导与心理支持

丁刚自幼脑瘫无法控制身体,随着年龄增长,家人的离世和对外界生活的隔绝这些剧烈的生活变化让他感到极度的失落和看待生活态度的麻木。社工需要通过专业的情绪疏导,帮助他处理这些负面情绪,尝试发现自我潜能,提升自我价值感。

拓宽社会支持网络

长年累月的养护扶助使得服务对象家庭开始劳累和烦闷,而服务对象本身出行困难也让他与原本的朋友纷纷断绝联系,社会支持网络极为薄弱。社工需协助王刚建立新的社会联系,增强与外界的互动,拓展社会支持网络。

健康意识提升

丁刚的身体状况因脑瘫和其他疾病变得越来越差。情绪上的悲观消极使他忽视了身体健康,而家庭无力承担相关康健治疗使其也开始放弃。社工需要帮助他重新认识健康的重要性,纠正不合理的健康观念,鼓励他遵守治疗计划,以改善身体状况,起码达到能够独自外出处理微小事情的状态。

——社工了解服务对象基本情况


04

服务过程


社工首先通过叙事疗法理论,帮助王刚重新审视生活经历,以积极的态度面对挑战,拓宽支持网络,增强解决问题的能力与信心。而家庭氛围对于服务对象重拾信心也有着重大帮助,因此社工随后就与服务对象家人进行更多交流,询问需求,确定未来扶助物资和咨询服务类型。


建立信任关系,鼓励表达

丁刚自幼脑瘫无法控制身体,随着年龄增长,家人的离世和对外界生活的隔绝这些剧烈的生活变化让他感到极度的失落和看待生活态度的麻木。社工需要通过专业的情绪疏导,帮助他处理这些负面情绪,尝试发现自我潜能,提升自我价值感。

探讨个人故事,寻找力量

丁刚向社工分享了一个故事:丁刚自幼脑瘫,家里无力承担这一疾病的康健费用,只得自己一步步摸索,但始终无法做到正常生活,家庭虽有帮助,但他还是感到非常无力,最终只得躺在床上,为家里人减少麻烦,简单的过活。

这些故事揭示了丁刚的自我贬低和对生活的悲观态度。社工帮助他认识到,这些负面看法可能源于他过于悲观的想法和无法及时寻求外部帮助的影响,而非他自身的错。

外化问题,撕掉标签

丁刚在叙述过程中使用了“没用”、“扫把星”等贬低词汇。社工帮助他将问题外化,将其称为“厄运”,并引导他分析这些“厄运”如何影响了日常生活和人际关系。通过修正非理性信念,社工帮助丁刚认识到问题的根源不在于自己,而是意外和不幸,从而使他能够以更理性的视角看待问题,逐步走出困境。

发现积极面,重建信心

社工鼓励丁刚回忆生活中的积极时刻,发现以前生活中经常经历的快乐,有人与他交流时的充实感,他也讲述了以前坐轮椅在村子里走动时得到村民帮助的经历。在对话中,丁刚的眼神重新闪烁出光芒。社工还询问了丁刚关于亲友的情况,发现虽然服务对象家人平日里会有烦闷麻木,但面对丁刚时还依然给予他安慰。通过这些,丁刚逐渐重新审视自己的生活,找到积极因素和力量。

整合资源,续写生命故事

社工整合了多方面的资源,包括医疗、社会支持和社区服务。社工联系了医护人员上门进行基础检查,协调康复设备的使用,并安排了全面的身体检查。社工还了解相关福利政策,招募志愿者帮助打扫卫生。通过这些措施,丁刚的生活条件得到了显著改善,情绪也变得更加积极。






社会工作交流:13406333343




声明:发表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13406333343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社会工作师联盟
为有关单位社区家庭或个人提供专业社工服务,进行社会服务社工方面的专业培训;关为政府有部门提供决策参考意见建议;开展社区邻里互助和社会公益活动并提供咨询辅导心理咨询及推荐各类社工服务;承接政府有关部门委托的各类社工服务项目和其他任务。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