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关于卫生巾缩水的报道不少,导致有关部门开始考虑起草卫生巾新国标来标准产品的规格。
但其实,缩水的岂止是卫生巾?
很久前就发现,我们家用的各种纸品都在慢慢缩水。同款卷纸同样价格纸卷会变小一点。普通人都不太注意这些细小的变化,但疫情期间我把两次买的纸放在一起储存,看到变矮的卷纸,以后就不再买那个品牌了。
但这么缩水的不仅是一个品牌,后来改买得宝纸品,这是1929年的老牌德国产品,2009年进入内地市场。纸质很厚,量也充足。但用过一段时间发现得宝纸巾的细节有点变化,后来才知道变成了维达代工,于是对于纸巾缩水也就彻底无语了。
缩水缩的不只是尺寸,还有质量。很多是消费者任凭火眼金睛也无法分辨的。
近来又有曝光孩子冬季校服缩水的,说是羽绒服,其实一根儿羽毛也没有。更有直播间货不对板,看着是充绒,买来一点绒也没有。成年人的羽绒服估计也缩水严重,要是较真一回,把自己买的羽绒服称重和验一下含绒量,大跌眼镜的就不是一两个人了。
所以卫生巾缩水被大声疾呼和声讨商家,继而引发对于产品国标的重新起草和认定,不仅是女性消费者维权成功,也引发很多日用消费品缩水的问题被提出和质疑。
特别不善维权不爱投诉和基本不退换货的我,是不合格的消费者。这样的人应该越少越好。如果大家都较真,好些缩水不会大行其道。
而现在能做的只是:看好标签再下单。
但悲催的是,据说一个假标签一两块钱就可以拿下,呜呜,这么骗人不商量太TM缺德了。
小东西缩水,大地产也缩水。关于房子面积和质量缩水的事不是特例,总会有类似的事情被曝光,谁摊上谁倒霉就是了。
与住房相关的还有缩水的物业。我们住的小区经常垃圾箱爆满,尤其节假日,垃圾箱外面堆满了垃圾袋。似我等息事宁人,会想:大家都过节去了,物业也是有家有业的啊。
其实,这是不职业的老太太怜悯心吧?
交了物业费,契约就在了,按约定做事只是基本,不是过分的要求。
至于其它物品的缩水,比如汽车比如充电电池比如电器等等,都已经被抱怨过了。
济南昨天一场雨,温度就要进入零下。
冬天最关心的是温度。
仔细看看羽绒服有没有缩水,家里暖气的温度是否达标?买来的食物质量数量怎样?
对于日用品的各种缩水,应该锱铢必较。毕竟,近年来不少人收入缩水,开源无途径时,节流是一定的。日用品和食品大范围缩水,日子还是能感觉出来的。
看到有网友说,购买生活用纸需要数学能力,要算克重还要看尺寸并且还有层次(两层三层四层不等),几项相加再得出性价比。
看笑了我,因为在买牛奶瓶装水等物品的时候,经常会用到计算器,看看多少毫升、配料表、保质期等等之后,才能下单。并且早就发现,不少牛奶缩水,不,是缩奶很明显,如果拿起盒装瓶装袋装就买,一定会被缩水或缩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