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蓝字关注
不断加大经费投入是疾控体系生存和发展的基本物质保障。2020年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发生后,各级财政部门加大对公共卫生的投入力度,不断补齐公共卫生的短板,但还需要建立稳定长效的经费保障机制。疾控机构实施“公益一类保障、二类绩效管理”是在受不同区域经济水平影响,一些地方财政,尤其是县(区)级财政困难,机构人员经费保障不足、薪酬待遇水平不高的情况下探索的改革策略。它可以提高疾控机构的服务能力,激发疾控机构运行活力,但是也需要进行更加广泛的研究运用和实践,以防范疾控机构为提高待遇滋生逐利思想,削弱自身公益一类属性,违背国家对公益一类事业单位发展定位的初衷。
加强投入和保障,落实公益一类保障政策
坚持疾控机构公益一类的事业单位属性,充分发挥疾控机构的公益性职能,并实施公益一类足额保障。落实投入保障的主体责任,建立健全经费的长效投入机制,提高公共卫生特别是疾控工作经费占医疗卫生总投入的比例,确保对各级疾控机构履行公益职能的全额投入。同时,形成与地方经常性财政支出增长水平相适应的增长机制,以增加投入经费总量。
一方面,疾病预防控制事业发展必备的建设支出应由财政预算足额安排;另一方面,应优化财政投入结构,确保机构所需的人员、公用和业务经费根据人员编制、定额标准、工作目标绩效考核情况予以足额安排并适当倾斜,此外,还应拓宽职工教育培训、能力提高、实验室能力维持以及公共卫生科研等方面的经费投入渠道,以增强机构软实力。
落实“两个允许”要求,实施二类绩效管理
①创新机制,通过科研实践激发内生动力。在有效履行疾控中心主要职责的前提下,省、市级疾控机构可利用人才优势、学科优势、装备优势,开展科学研究和有偿科技活动,以增强学科建设和科研能力,提升专业服务层次和水平,从而保持和提高机构的技术能力和业务水平。鼓励通过科研实践提高收入水平,科技成果转化活动和专利中的收益全部留归单位,科技成果处置收入不上缴国库,纳入单位预算管理。科技成果转化的奖励和报酬支出计入单位当年工资总额,不受当年工资总额限制,不纳入单位工资总额基数。
②扩大技术服务范围,开展有偿社会服务。鼓励和支持各级疾控机构在完成公共卫生任务和公益性服务工作的前提下,利用检验、检测、疫苗评价等开展与主业有关的技术服务或承担企业、其他社会组织委托的横向项目,以技术、实验室和人才为资源,开展横向合作,推动协同创新,依法依规获得技术服务收入。完善配套政策,落实相关税收优惠政策,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对疾控机构中的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按照简易计税方法计算疾控机构应缴纳的增值税。
③落实和完善绩效工资政策,合理确定机构绩效工资水平。按照“允许医疗卫生机构突破现行事业单位工资水平,允许医疗服务收入扣除成本并按规定提取各项基金后主要用于人员奖励”要求,综合考虑公益目标任务完成情况、人员结构、事业发展、经费来源、绩效考核结果等因素,合理确定疾控机构绩效工资水平,适当提高机构人员绩效工资总额。允许从上年度的收支结余中自主提取绩效工资,允许基础性、奖励性绩效工资的比例和分配方案由单位自主制定,提高奖励性绩效工资比例,绩效工资分配要向承担疾病防治、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置与救治、实验室工作等任务的岗位倾斜,切实发挥绩效工资分配的激励导向作用。
优绩优酬,改革完善激励机制
为加快推进疾控机构“公益一类保障、二类绩效管理”改革,建立和完善疾控机构薪酬体系和激励机制十分必要。这包括制定绩效工资评价激励制度,坚持问题导向,针对机制不活、动力不足等问题,进一步完善内部管理机制。同时,需要创新机构人事管理、薪酬分配、绩效考核等机制,合理确定人员薪酬,体现多劳多得的原则,做到优绩优酬,激发人员活力,提高工作积极性,不断增强工作动力,稳定疾控工作队伍。
试点先行,稳妥推进
在确保疾控机构公益性的前提下,应积极探索并先行先试。选择各市、县(区)不同类型地区公共卫生工作基础好、财政保障到位和服务能力相对较强的疾控机构作为试点,开展“公益一类保障、二类绩效管理”的试点工作。通过以点带面创新政策措施,优化服务模式,着力解决公共卫生机构普遍存在的体制机制不活,职工积极性不高、专业技术人才流失严重、职能发挥不足等问题,同时,及时总结典型案例、先进经验和有效做法,逐步全面推广“公益一类保障、二类绩效管理”。【整理自陆梅。疾控机构实施“公益一类保障、二类绩效管理”的思考。会计师2024】